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教师之心

以教师之心

以教师之心 伴孩子成长
“爱我所做,得我所爱。

”从事班主任工作一直是我向往和热衷的,和孩子们在一起,陪着他们一起学习和成长,就如同自己也在一次次经历和进化。

我今天讲的小故事发生在一个金风送爽的秋天。

我们刚刚学完《秋姑娘的信》。

孩子们很喜欢这篇美文: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书上美丽的秋姑娘,乘着徐徐秋风,在天空中来回飘荡,手中的火红枫叶,也不断洒落,送给每一位好朋友,给他们带去温暖的问候。

恰逢金秋,校园里的枫叶也在秋姑娘的抚摸下变得火红,一树一树的,远远望去像极了傍晚停留在天边红霞,煞是惹眼。

真可谓“霜叶红于二月花”呀!下了课,免不了好奇的孩子们去围观,自然也少不了我们班的小调皮们。

到了中午,有些小家伙,见到我后,纷纷神秘兮兮的伸出自己握住的小拳头,脸上还有掩不住的笑意,羞涩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当看到手中拿着的一个个“小手掌”后,明白了他们是要送我枫叶。

“坏了,难道这些家伙跑到枫树上摘叶子?这是破坏公物啊!是不是要教育一下。

”我第一个闪现的念头很快出现在我的脑中。

也不能怪,这一年级的孩子很多时候,大人不说的事情,他们就不知道那是不对的。

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我又仔细的观察了他们手上的叶子。

发现这些叶子似乎不是那样的火红,有些叶尖上还有枯黄得卷起角来的,还有的叶儿干脆已经有裂痕。

我随即问:“这些叶子从哪来的?”其中一个嘴甜的说:“李老师,这些是我们在树下捡的。

”见我满脸笑意,
又说:“我们知道树上的叶子不能捡,他们是有生命的。

”听了孩子天真的话语,我不觉脸上一红,原来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孩子之腹了。

这个小故事,虽然只是平日里的一件小事,但一些由它引发的疑问就像一粒种子在我心中渐渐的发芽,壮大:到底我们教师应该用怎样的心去对待这些孩子们?记得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提出了对教师的几点希望,其中第一条就是希望广大教师真心关爱学生,这是做教师的基本要求。

多年来,我始终与学生平等相处,真诚相待,捧着一颗真心对待每位学生。

总结下来,我找到了班主任工作中必要的四颗心,即“爱心”、“诚心”“耐心”和“童心”。

1、班主任要有爱心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

要像慈母一样爱学生,“母爱”是伟大的,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为班主任对学生应该具有这种爱,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学生,当学生需要的时候更不惜地倾注。

多年来我时常提醒自己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

生活中要时时关心学生,在他们玩累时用纸巾帮他们擦一擦汗,脱一件衣服;帮女孩子将弄散的辫子重新扎起来;在他们口干舌燥和生病时倒上一杯水;跌伤、摔破的事偶有发生,我及时把他们带到医院治疗……这些不经意的小事,让孩子对自己越来越亲近,师生也能很快的从陌生到熟悉。

2、班主任要有诚心
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得到学生的信任、理解和爱戴,就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当今的小学生思想活跃,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更希望老师能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真诚地与他们交往。

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课余时间我会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征求学生对班干部及老师工作的看法,请学生就如何抓好班风出谋划策,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老师就象自己的朋友一样。

这样,他们乐于接近老师,心中有话敢对老师说,犯了错误敢在老师面前承认。

我们班的班级之星、班干部的选拔,都由我们班所有成员来参与其中。

这样真诚的付出换来了学生对我加倍的回报,也赢得了学生对我的尊重、理解和爱戴。

3、班主任要有耐心
一个班级体几十名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的影响,思想、行为学习习惯也各不相同,要使班级体的整体水平提高,不仅要做面上的工作,更要重视个别学生的转化工作,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目标。

首先发现“闪光点”,扬长避短,平等的对待后进生。

帮助他们找出“落伍”的根源,便于对症下药。

其次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正面引导,利用其“长”,以唤起其自信心,上进心。

作为班主任对后进生更要注重爱心,多给温暖,致使达到感化的效应。

当然做到已上几点还远远不够,还学要班主任能持之以恒,在深度上下功夫。

后进生的转化,并不是靠一、两次工作就能见成效的,
因为他们的自控能力弱,自觉性差,不能持之以恒。

所以班主任对待“差”生,要有耐心,要有恒心。

4、班主任要有童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童心使我们能够和孩子融为一体。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变做小孩子。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做了更为详细的解释,他认为:“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刻也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

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为了真正理解学生,每个班主任都应有一颗“童心”。

一个具有“童心”的人,肯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道理非常简单,一颗朝气蓬勃的心灵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共鸣。

相反,总是不苟言笑、严肃呆板的面孔,婆婆妈妈的说教和老气横秋的夫子气味,又怎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呢?
教师的童心还要拥有儿童般的兴趣.学生喜欢看的书,和学生一块做游戏,带领孩子去郊游……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

我们的大课间,是由班主任自由组织的,我们的场地上经常加油声不断。

每天不同的比赛项目,有时比蛙跳,有时比跳绳,有时比跑步。

我参与其中,有时是裁判,有时也是选手,被学生包围,和他们一起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在与学生的嬉戏中,孩子们把你当作他们的朋友,这时学生对你有一种亲近感,学生尊敬你,佩服你,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听从你的教诲。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班主任爱心、诚心、耐心和童心去充实,我相信在
我们的精心护理下,这些稚嫩的花朵们一定能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