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主任工作中的“严”与“爱”

班主任工作中的“严”与“爱”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严”与“爱”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严格;关爱;后进生;荣誉感;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g6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都是“严”“爱”相生,刚柔并济。

严,即班主任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不放松,不迁就;爱,是对学生真诚宽容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了爱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

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愤怒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

究竟如何处理好班主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严”与“爱”,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话题。

世界上的爱多种多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这种爱表现在班主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心和耐心,谁就获得成功。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对学生的爱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爱而不溺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不是溺爱,不是偏爱,不是滥爱。


为溺爱有失理智,偏爱有失公正,滥爱有失原则。

超过基线,爱是会变味的。

实践证明,班主任在工作中真正用爱滋润学生心田,就能赢得学生永远的尊敬和爱戴。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有学生感觉到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爱不失衡
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爱优生是人,爱差生是神。

”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可能都一样,来学校接受教育不应当受到歧视或者忽略。

我们相信,没有本质坏的学生,永远相信每个学生都渴望成为好学生。

我们往往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先入为主,理解不够,缺乏沟通,每当他们犯错误时,面对的多数是斥责与惩罚。

爱的天平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或者老师个人的喜好而有所偏转,这是对学生最大的不公。

三、爱要可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与表扬,不要放过每一个爱心的举动,不要错过每一个与学生促膝长谈的机会。

其实,在谈话的过程中,老师的表情和举动,学生都能从中体会出老师对于自己的爱。

让学生在忠告和批评中,体会到教师的爱心与严格,消除了惶惑不安的心理,缩短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距离,学生会欣然接受教诲,承认错误,达到了艺术教育的效果。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严”在教育工作中被简单化、单一化、程序化。

“严”成了声色俱厉的指责与训斥;“严”成了冷峻无情的挖苦与谩骂;“严”
成了体罚与变相体罚的借口。

这种“严”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创伤,心理被压抑,久而久之将形成视“师”如仇人的逆反心理。

如何将对于学生的关爱融入班级的严格管理之中,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班主任管理要严而有度。

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格不能超过一定范围,严要有分寸。

光爱不严,师生关系极其融洽,打打闹闹,嘻嘻哈哈,推翻了班主任最基本的尊严,挑战了班主任的权威,将会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终将影响到一个健全的富有正气的班集体的形成。

严格过度,表面上看学生非常听话,甚至做得很好,学生也能遵守各项制度,是一个不错的班集体,但时间长了,学生见了班主任就像老鼠见了老猫一样,有的只是害怕与恐惧,根本谈不上理解与关爱。

这样的班集体是不和谐的班集体,是不适合新形式下的班集体。

学生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被动压抑之中,将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厌学、退学、逃学、辍学等现象的发生。

二、班主任管理要严而有方。

班主任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能只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

要知道,鞭挞学生,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

“棍棒”只能造就奴隶,不能造就人才。

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是班主任最头疼的,如何做好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工作是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

后进生转化好了,
班级管理得心应手,班级干部的工作也会很好的开展。

后进生转化不好,班级管理后患无穷,班主任以后的操心是难免的。

我认为,班主任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比如篮球赛、踢毽子比赛、接力赛跑等,充分发挥后进生的特长,有意让他们大显身手。

一般来说,后进生都有一技之长,班主任要努力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荣誉感,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班主任管理要严而有恒。

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要保持相对稳定,经常督促检查,经常指点,常督促,勤检查,把要求落到实处。

对学生的要求最忌时紧时松,断断续续,如此的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要利用每周班会的机会向学生不厌其烦的讲述学校和班级常规管理的有关规定。

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一定不能做,学生要乱熟于心。

“规矩”一旦形成,班主任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

不管是纪律、卫生还是学习方面,违纪现象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姑息,让学生时刻保持一种紧迫感,不能掉以轻心。

四、班主任管理要严中求细。

在平时班级管理上,坚持从小事抓起,从平时学生的一行一语中抓起,不好高骛远。

虽然对学生的细微生活的关注会占用较多的时间,使本来繁重的教学工作又增添了许多负担,但通过对学生细微生活的关注,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使班主任的工作质量大大大提升。

班主任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的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尤其是后进生,爱得深切,才能唤起他
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

五、班主任管理要严中有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

很多学生的思想作风、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都深受老师的影响,特别是班主任,是教师中接触学生最多,影响最深刻的。

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具有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质,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除此,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道德修养和认知能力,以便使自己日臻完善,做好榜样示范作用。

总而言之,“严”和“爱”是我们教育学生的永恒主题,对学生的教育要“严”“爱”并济,“严”“爱”并施,“严”和“爱”要和谐统一,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

我们要永远记住一句话:“不是锤子的敲打,而是水的抚摸,才使石子变得如此光滑剔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