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加件检验规范

机加件检验规范

机加件检验规范
1 包装检验
1.1 目的
确保外包装能有效保护产品,避免在运输、搬运等过程中造成表面损伤,同时确保来料产品易于识别和追溯;
1.2 范围
适用于钣金、机加件包装检验管理;
1.3 检验条件
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产品30-50mm处目视观测。

1.4 检验内容
1.4.1 包装
1.4.1.1 所有物料均必须符号产品相应包装标准,以免在运输过程遭到破坏,包括使用相应垫料、间隔物、填充物等;
1.4.1.2 外包装必具有足够的抗外力强度以便能保护内部包装物;
1.4.2 标示
1.4.
2.1 包装箱或包装外表干净整齐,无破损;统一使用我公司规范标签,标签须填写完整,正确,内外标签数量一致;
1.4.
2.2 包装箱上物料标签记录完整、准确,附有品质检验标示或检验报告;
1.4.
2.3 零数箱或尾数件数须有尾数标识标签;
1.4.
2.4 送货须附《送货单》,必须注明采购订单相关信息;
2.0 素材检验
2.1 目的
明确来料五金素材件质量检验要求,确保五金素材件满足产品需要;
2.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种五金素材件的检验;
2.3 检验条件
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产品25-50cm处目测,观察角度45°-135°。

2.4 检验内容
2.4.1 素材不能有尖角、飞边(锐边)、毛刺,平面上不得有明显凹陷和凸起及显露底缺陷;
2.4.2 无虚焊和明显焊缝;
2.4.3 尺寸参考工程图纸要求;
2.4.4 材料参考技术参数要求,具体由供应商提供材料检验报告或SGS报告;
2.4.5 素材表面不能有刮伤、裂痕、氧化、变形色点、凹凸痕等现象;
3.0 阳极、电镀检验
3.1 目的
明确来料阳极、电镀等质量要求,确保阳极、电镀等产品满足客户需要;
3.2 范围
适用于所有阳极、电镀类产品的来料检验;
3.3 检验条件
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观察角度45°或135°距产品25-50cm处目视。

3.4 检验内容
3.4.1 加工后的表面无粗糙、灰暗、起泡、脱落、刮伤或有条纹、钝化膜疏松和钝化液迹;
3.4.1 镀层厚度符合产品标准要求,物品表面颜色与样板颜色一致;
3.4.2 附着力要求:镀层后任何方向能弯曲一定角度且弯曲的外径没有脱落现象;
4.0 喷涂件检验
4.1 目的
明确喷涂件质量要求,确保喷涂件产品满足客户需要;
4.2 范围
适用于所有喷涂件产品的进料检验;
4.3 检验条件
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产品30-50cm处目视。

产品倾斜角度45°-135°。

4.4 检验内容
4.4.1 颜色、图案、光泽度与样板相符合,同批产品色差保持一致;
4.4.2 涂层表面光滑、平整、均匀,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
4.4.2.1 不干返粘:表面干,实际未干透,表面有(或易产生)纹印,粘有织物绒毛现象;
4.4.2.2 流挂:表面有液体流淌状的突起,顶端呈圆珠状;
4.4.2.3 颗粒:表面呈砂粒状,用手摸有阻滞感;
4.4.2.4 桔皮:外观呈现如桔皮般凹凸不平,不规则波纹;
4.4.2.5 漏底:表面透青,露出底材颜色;
4.4.2.6 麻点:表面因收缩而呈现小孔(麻点),亦称针孔;
4.4.2.7 发花:表面颜色深浅不一,呈花纹状;
4.4.2.8 起皱:局部堆积凸起,呈皱纹状(皱纹粉除外);
4.4.2.9 夹杂:涂层中夹有杂物;
4.4.2.10 机械损伤:外力所致的划伤、刮花、磨损、碰伤、目视;
4.4.2.11 无粉化、起泡、开裂、剥落等异常现象
4.4.2.12 塑性变形:漆膜表面永久的压痕,但没有内聚破坏;
4.4.2.13 内聚破坏:漆膜表面存在可见的擦伤或刮伤;
4.4.2.14 附着力:用胶带贴于涂层表面,用橡皮擦拭、压实,手持胶纸垂直于涂层表面将胶纸迅速拉起,涂层表面应无粘脱、损伤。

5.0 丝印检验
5.1 目的
明确来料丝印质量要求,确保丝印符合客户需要;
5.2 范围
适用于所有丝印件产品的进料检验;
5.3 检验条件
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产品25-50cm处目测,观察角度45°-135°。

5.4 检验内容
5.4.1 颜色与样板相符合,同批产品无色差;
5.4.2 丝印位置、图案及字体大小与图纸及签样产品一致;
5.4.3 丝印内容清晰、完整,图案无毛边、缺损、拖尾、污染、起泡、起皱、针孔现象;
5.4.4 机械损伤:不允许外力所致的划伤、刮花、磨损、碰伤;
5.4.5 附着力:用胶带贴于丝印部位,用橡皮擦拭、压实,手持胶纸垂直于丝印面将胶纸迅速拉起,丝印应无粘脱、损伤;
5.4.6 耐摩擦:绘图橡皮擦100次以上,不漏底色,具体可依供应商标准;
6.0 拉丝检验
6.1 目的
明确拉丝产品的表面量要求,确保拉丝符合客户需要;
6.2 范围
适用于所有拉丝产品表面质量的进料检验;
6.3 检验条件
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产品25-50cm处观目测,观察角度45°-135°。

6.4 检验方法:
6.4.1 双手带作业手套握持抛光件;
6.4.2 产品水平放置,目测该面,检查完后,以两手为轴旋转到相邻的一面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

6.4.3 上一方向目测完工后,旋转90度,变为南北方向,先上下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

6.5 检验内容
6.5.1 产品表面不能有漏拉丝、少拉丝缺陷;
6.5.2 拉丝纹理清晰一致,拉丝方向匀称一致;
6.5.3 拉丝表面不可以有刮花、擦伤痕迹出现;
6.5.4 拉丝表面要求平整,不可以有凹凸痕;
6.5.5 表面不能有焊点、色点、绒线等现象;
6.5.6 产品加工后不可有裂痕、氧化、变形、色差等不良现象;
7涂层附着力检验(检测方法:百格试验)
7.1试验方法
对涂层表面进行百格试验,试验方法如下:
用锋利的刀片在涂层表面纵横方向各划间距为2㎜的平行直线11条,构成100个边长为2㎜的方格(注:①划格时刀片应与被划平面垂直②划格时须用直尺③划痕应穿透涂层),用普通封箱胶纸贴于划格区域,压实并挤出空气,停滞10秒钟,手持胶纸端部,与被试工件表面呈45°方向,将胶纸迅速拉起,检查方格涂层粘脱、损伤情况;
7.2 评定方法:
0级:应无任何脱落现象(含交叉处);
1级:交叉处小于5%的脱落;
2级:交叉处大于5%小于15%的脱落;
3级:交叉处大于15%小于25%的脱落;
4级:交叉处大于25%小于35%的脱落;
5级:交叉处大于35%的脱落(含交叉处);
7.3判定:
7.3.1涂层厚度小于40μm时,方格边长不大于1㎜,满足2级合格;
7.3.2涂层厚度大于40μm小于90μm时,方格边长大于1㎜小于2㎜,满足3级合格;
7.3.3涂层厚度大于90μm小于12 0μm时,方格边长为2㎜,满足4级合格;
7.3.4 涂层厚度大于120μm时,附着力会有所下降,一般要求涂层厚度不超过120μm,此时判定标准暂定为:有完整方格脱落为不合格。

7.4涂层抗酒精熔剂性检验
用白色棉布醮酒精在涂层表面反复擦拭(不用大力按压)10次,棉布上应无可见的涂层脱落现象;待酒精完全挥发后,被擦拭部位与未擦拭部位应无颜色和光泽差异
7.5 压铆螺母、螺钉、螺纹孔经喷涂检验须保证螺杆、螺母、攻丝孔经喷涂后螺纹良好,装配顺利为合格。

扭力测试标准为:
8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光源标准、附着力检测、质量等级分类等与“喷涂外观检验标准”的相关条款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