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大学语文》(课程代码04729)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都江堰》所写到的器物中,象征为民造福的是(C )•A.金杖•B.长锸•C.铁戟•D.钢锤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的象征意义是(C )•A.古老中国负重前行•B.祖祖辈辈希望失落•C.新时期中国如日东升•D.新时期青年热血沸腾3、《吃饭》中,从吃饭想到结婚、想到政治,这种联想方式的基础是( C)• A.时间统一性• B.地点统一性• C.相似性• D.对比性4、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宗教感情”,指的是(A)• A.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着追求• B.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C.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 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B )• A.背诵《汉书》• B.为国让贤• C.拔刀断指• D.抽矢射塔6、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作家是(A )•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杜甫7、《我与地坛》中,让读者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精神的景物是(D )•A.“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B.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C.忧郁而镇静的苍黑古柏•D.“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8、《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D )•A.山水诗•B.送别诗•C.悼亡诗•D.爱情诗9、《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B )•A.正面刻画•B.侧面烘托•C.对比反衬•D.类比彰显10、李白《行路难》中情感流程的特点是(C )•A.逐层递进•B.逐层减退•C.起伏跌宕•D.平缓舒展11、《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C)• A.语言描写• B.细节描写• C.行为描写• D.肖像描写12、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使用了排比句式的是( D)• A.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 B.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 C.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 D.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13、《秋夜》所写的形象中,象征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是(B)• A.小青虫• B.小粉红花• C.蝴蝶• D.蜜蜂14、下列文章中,主要采用今昔对比写作方法的是( B)•A.《哭小弟》•B.《香市》•C.《纪念傅雷》•D.《都江堰》15、《秋兴八首》(其一)中对偶极为精当工稳的两联是(B)• A.首联与颔联• B.颔联与颈联• C.颈联与尾联• D.首联与尾联16、柳永《八声甘州》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B )• A.贫困潦倒之愁• B.羁旅行役之苦• C.报国无门之悲• D.家破人亡之痛17、李清照《声声慢》中引发词人故乡之思的景物是( B)• A.晚风• B.过雁• C.黄花• D.细雨18、戴望舒《雨巷》的写作背景是( D)• A.五四运动高潮时• B.五四运动低潮时• C.大革命高潮时• D.大革命失败时19、《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B)• A.满招损,谦得益• B.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0、《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既肯定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又批评“求学为升官发财”的腐败风气,这种论证方法是(D)• A.演绎法• B.例证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21、在写议论文时,选择和使用论据的标准是( C)• A.是否具有表现力• B.是否具有感染力•C.是否具有说服力 •D.是否具有穿透力22、《香市》的主要特点是(C )•A.层层深入 •B.夹叙夹议•C.即小见大•D.因人见我23、《纪念傅雷》:“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
”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D)• A.肖像描写 • B.行为描写 • C.心理描写 • D.细节描写24、《哭小弟》中使主题升华的要害转折句是( C )• A.他虽无可以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却有一个普通人的认真的、勤奋的一生• B.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 C.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 •D.历史正是由这些人写成的25、下列作品,属于楚辞体的是(B)•A.《蒹葭》 •B.《湘夫人》 •C.《饮酒》(其五) •D.《行路难》(其一)26、《陌上桑》中,拒绝使君“共载”所表现的罗敷性格特征是(B)• A.机智 • B.坚贞 • C.善良 • D.温柔27、“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情景交融方式属于(B)• A.自然天成 •B.融情入景•C.移情于景•D.因情造景28、《长恨歌》的诗句中,描绘杨玉环“闻道汉家天子使”时情态的是(B )• A.回眸一笑百媚生• B.梨花一枝春带雨• C.雪肤花貌参差是• D.芙蓉如面柳如眉29、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隐含家破人亡之痛的词句是( C)•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30、下列诗篇,表达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情怀的是( A)• A.闻一多《一句话》• B.徐志摩《再别康桥》• C.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 D.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31、戴望舒《雨巷》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 A.象征• B.烘托• C.对比• D.类比32、《宝黛吵架》中,宝玉“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
’”属于( D)•A.语言描写•B.行为描写•C.肖像描写• D.心理描写33、下列作品,体现“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的是( B)•A.《苦恼》•B.《麦琪的礼物》• C.《婴宁》•D.《哦,香雪》34、《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有“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句话的抒情方法属于 ( B)• A.因情造景• B.移情于景• C.自然天成•D.借比喻抒情35、《宝黛吵架》与《红楼梦》其他章节的最大差别是( C)• A.以行为来刻画人物性格和情节• B.以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和情节• C.采用了直接心理描写方法•D.引用了大量古典诗词来增添文章意境36、在《秋水》中,作者在文章开头所描写的河水与海景的作用是 ( B)•A.表现秋天河水的洪大和令人心喜的美丽•B.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C.表现大海的广阔无边一眼看不到头•D.表现河伯初次见到大海不禁被它所陶醉37、下面属于史论的文章的是( C)• A.《容忍与自由》• B.《赵武灵王胡服骑射》•C.《五代史伶官传序》•D.《马伶传》 38、在《吃饭》这篇文章中,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 )•A.类比论证• B.对比论证•C.概括法•D.演绎法 39、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最能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是( D)•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40、下列作品,属于托物言志的是( D )•A.《蒹葭》•B.《陌上桑》 •C.《饮酒》•D.《早雁》41、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红衰翠减”的修辞手法是( C )• A.比喻 •B.拟人 •C.借代•D.拟物42、诗歌《蒹葭》中,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唏”,又到“白露未已”,这最能体现出( C)• A.追求空间的难以琢磨• B.追寻对象自然流露的凄婉之意 • C.追求时间的漫长与追求者的执著 •D.迫寻对象的飘忽难觅43、《香市》中,重兴香市的发起人是 ( B)• A.城里的工业家• B.镇上的小商人 • C.国外的大商人 •D.镇上的农民44、施蛰存在《纪念傅雷》中认为对傅雷最好的纪念是 ( A)•A.他的这种精神“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B.永远记住他的“怒” •C.写文章对他表示纪念•D.在纪念之日表示哀悼45、在《都江堰》第一部分中,作者写道“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这里主要运用的叙述手法是 ( B)•A.类比手法•B.对比手法 •C.借代手法 •D.夸张手法46、在《我与地坛》中,描写了古园中那“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古柏、夏雨秋风,这些象征性地体现了 (A )•A.作者的倔强“心魂” •B.母亲的伟大 •C.母爱的深沉 •D.古园历史的悠久47、《前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客”的主要情感倾向是(C )•A.功名难就•B.乐观旷达•C.人生无常•D.适意自然48、《陌上桑》中,那位居心叵测的太守对罗敷不怀好意,罗敷斥退他的方式是C•A.“怒斥”•B.“夸父”•C.“夸夫”•D.“退避”49、《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诗属于(C )• A.直接抒情• B.自然天成• C.移情于景• D.借比喻抒情50、诗歌《早雁》“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中的“长门”实际上是指( A)• A.长安的宫殿• B.潇湘的远门• C.边关的大门• D.塞外的边门51、诗歌《湘夫人》中,“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属于 ( A)• A.因情造景• B.移情于景• C.融情人景• D.自然天成52、散文《秋夜》中,象征“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是 (D )• A.枣树• B.天空• C.小青虫• D.小粉红花53、庄子《秋水》(节选)的主旨是(C )• A.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 B.阐述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 C.阐析人的熟悉有限的思想• D.阐明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54、《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强调大学宗旨时所批评的不良风气是(B)• A.不正当娱乐泛滥• B.求学为升官发财•C.不尊重师长学友 •D.不注意购置书籍55、《吃饭》中,用音乐与烹调来阐发“和而不同”的治国道理,这种联想方式是( D)• A.时间统一性联想 • B.对比联想• C.地点统一性联想• D.相似联想56、《冯谖客孟尝君》中写到冯谖“弹铗”,孟尝君“左右”“皆笑之”“皆恶之”,这对刻画冯谖形象的作用是(A )•A.对比反托•B.侧面映衬•C.类比显现 •D.象征暗示57、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南霁云“抽矢射佛寺浮图”的原因是 A•A.贺兰进明不肯出师相救•B.南霁云想显示箭法高超•C.上面藏有敌军将领• D.当时正在比试射箭58、宋朝时期遭到弹劾被捕入狱,卷入到“乌台诗案”的文人是 (C )•A.曾巩 •B.王安石 •C.苏轼 •D.欧阳修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1、下列《长恨歌》中的诗句,属于融情入景的有(DCDE )•A.夜雨闻铃肠断声 •B.耿耿星河欲曙天 •C.秋雨梧桐叶落时 •D.春风桃李花开日 •E.迟迟钟鼓初长夜2、下列以“居士”为别号的人物,属于唐代的有(AC )•A.青莲居士 •B.六一居士•C.香山居士 •D.东坡居士 •E.易安居士3、《我愿是一条急流》中互相对应的比喻意象有( ABC)•A.急流与小鱼•B.荒林与小鸟•C.废墟与常青藤•D.小草棚与炉火•E.云朵与破碎的大旗4、《哦,香雪》以“哦,香雪!香雪!”的反复呼告收结,所表现的复杂情感有(ABCD )•A.对贫穷落后的怜悯•B.对现代文明的召唤•C.对质朴心灵的赞叹•D.对这质朴美可能被现代文明吞没的担忧• E.对现代文明改变质朴美的企盼5、下列《香市》的语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有(CE )•A.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 B.这香市就是农村的“狂欢节”• C.灿如繁星的“烛山”• D.那不是无名的“江湖班”•E.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6、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象征南宋国势衰微的景物有( AE)• A.落红• B.芳草• C.蛛网• D.飞絮• E.斜阳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具有(ABCD)• A.深厚的情感蕴涵• B.鲜明的对比色彩• C.新奇的意象群落• D.清楚的情感逻辑• E.古朴的语言风格8、下列《断魂枪》的语句中,属于孙老者肖像描写的有( CDE)• A.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 B.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 C.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 D.黑眼珠更深更小了,像两个香火头• E.嘴上几根细黄胡9、下列议论文,善于运用类比论证方法的有( ABD)•A.庄子《秋水》(节选) •B.梁启超《论毅力》 •C.胡适《容忍与自由》 •D.钱钟书《吃饭》•E.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10、《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的性格特征有(ABC )•A.不甘屈居人下 •B.衷心报效知己 •C.深谋远虑 •D.礼贤下士 •E.宽容大度11、诗歌《行路难》(其一)中借典故抒情的诗句有CD• A.拔剑四顾心茫然 • B.欲渡黄河冰塞川• C.闲来垂钓碧溪上• D.忽复乘舟梦日边•E.行路难,行路,多歧路,今安在12、在《秋水》这篇文章中,北海若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