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进度表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进度表

单片机实验、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进度安排(供2010级电科专业使用,刘玉宏编制)目录单片机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任务书 (2)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2)二、任务与要求 (2)1、实验部分 (2)实验内容: (2)实验一参考程序: (9)实验三参考程序: (10)2、课程设计部分 (12)课程设计内容: (12)题目一:定时闹钟 (12)题目二:八音盒 (12)题目三:模拟电话键盘 (13)题目四:零件计数器 (13)题目五:双机通讯 (13)三、项目工作流程: (13)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3)实验箱电路说明 (16)烧写软件使用说明 (23)串口调试助手使用说明 (25)Keil上机指南 (26)特别提醒1、注意各个工作的时间安排!!按时到指定地点工作!2、仔细阅读此任务书,内含所有用到的器件和软件说明3、项目流程:写源程序――通过KeiL C编译为机器代码――烧写入单片机――调运行试4、课程设计报告每人一份,可手书,亦可双面打印,不得抄袭,否则分数为0。

5、本任务书的3-8页作为课内实验报告,按时上交,不得抄袭,否则分数为0,此分计入平时成绩和考卷分数综合为课程分数。

单片机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单片机》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教学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不论理论学习还是实际应用,都离不开实验课教学。

如果不在切实认真地抓好学生的实践技能的锻炼上下功夫,单凭课堂理论课学习,势必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习与应用脱节的局面。

《单片机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小系统的设计,使学生不但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焊接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能够独立进行某些传感器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任务与要求1、实验部分时间:1月5日-1月6日,同学预习和设计实验时间,把老师给的材料仔细阅读,并把源程序输入并存盘,等待上机验证。

1月7日上午上机实验,地点:306,3071月7日下午实验验收,地点:306,307实验报告于20周五下班前,由班长统一收后交老师。

成绩记为平时成绩。

分组:每人1组,一台仪器实验内容:实验1两级中断,使用实验箱电路B、C、F、H部分,含参考程序。

实验2定时器实验,使用实验箱电路B、D、C部分,无参考程序。

实验3 串口通讯,使用实验箱电路B、G部分,含参考程序。

具体实验内容见下页,电路见实验箱电路说明部分。

实验报告和要求见下页把此页四、五、六的内容补充完整做为实验报告上交。

把此页四、五、六的内容补充完整做为实验报告上交。

把此页四、五的内容补充完整做为实验报告上交。

实验一参考程序:#include <REGX51.H>void delay(void){unsigned int j;for(j=0;j<32000;j++);}void int0()interrupt 0 /* 外部中断0服务子程序*/ {unsigned char i;unsigned char j;TCON = TCON & 0xfd;i = 0x01;for (j=0;j<8;j++){P0 = i;i = i << 1;delay();}}void int1()interrupt 2 /* 外部中断1服务子程序*/ {unsigned char i;unsigned char j;TCON = TCON & 0xf7;i = 0x80;for (j=0;j<8;j++){P0 = i;i = i >> 1;delay();}}void main (void){unsigned char i,j;IE=0x85;IP=0x04;TCON |=0x05;while(1){P0=0xff;delay();P0=0x00;delay();}}实验三参考程序:#include <REGX51.H> #define SPEAK RD void delay(void){unsigned int j;for(j=0;j<32000;j++); }void sint()interrupt 4 {unsigned char temp;if(RI == 1) RI = 0;temp = SBUF;SBUF = temp+1;while(!TI);TI=0;SPEAK=0;P0=0xff;delay();SPEAK=1;P0=0;delay();}void main (void){TMOD |=0x20;TL1=0xfd;TH1=0xfd; //9600SCON=0x50;PCON=0x00;TR1=1;EA=1;ES=1;while(1);}2、课程设计部分时间:学校课表安排的时间是:20周,共5天老师的安排:周一前,学生选题分组,并构思课程设计内容。

周一上午8:00全体306集合,上报选题和分组结果。

实验部分上机验收。

周二、周三上机调试课程设计内容答疑。

周四上午,第一批上机验收课程设计内容,下午,第二批上机验收课程设计内容,地点A615。

周五,扫尾工作在周五下班前,无法完成课程设计内容的,可以在业余时间继续设计和修改课程设计内容,答疑到办公室找老师,但必须在21周周三下班前完成所有工作21周三前,交课程设计报告,统一由班长收交给老师。

分组:同实验分组。

成绩:需要评优同学需做答辩。

课程设计内容:所有课程设计内容均采用实验板上基础电路部分实现,同学们无需自搭电路,主要考虑软件结构即可。

电路见实验箱电路说明部分。

题目一:定时闹钟要求:利用动态数码管作为显示器,K20-K27作为输入按键,蜂鸣器作为声音输出制作一个定时闹钟。

要求:1、正确显示时分。

2、可以利用按钮调整时间和设定闹钟时间。

3、当时间到达设定的闹钟时间时,蜂鸣器发出嘀、嘀、嘀的报警声。

提示:利用定时器作为时间的基准。

提高:通过串口在PC上设定时间和闹钟。

题目二:八音盒利用蜂鸣器和K20-K27制作一个八音盒,内存八首乐曲,当按下不同的按键时,奏出不同的乐曲。

其中《茉莉花》是必选曲目,其他任意。

例如:按下K20奏出《茉莉花》。

提示:利用定时器产生不同的音调,需要查do、re、mi等音调的频率。

提高:把其他按键当作琴键,可以弹奏乐曲。

题目三:模拟电话键盘把S207、S206、S205;S217、S216、S215;S227、S226、S225;S237、S236、S235;按键分别当作电话按键的123456789*0#。

当拨打电话时,电话号码显示在动态LED上(相当于手机的显示屏)。

当按下S204键Call电话时,电话号码通过串口发送到PC上,通过串口调试助手可以观察。

(相当于把号码发给基站)提示:掌握动态led显示和逐行扫描键盘原理。

提高:模拟电话不同时,每隔1分钟自动重拨一次。

题目四:零件计数器把接在INT0上的单稳信号当作零件信号,每来一个零件,单片机计数一次,当计满10次时,蜂鸣器发出一声警告音,并使继电器闭合一次,产生零件打包动作。

要求LED上显示当前一共生产了多少零件。

提示:主要掌握外部中断和动态显示的应用。

提高:实时通过串口把零件数量发送给PC。

题目五:双机通讯●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串行通讯或单片机与另一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讯●开机握手:由PC机发一个数据,单片机接受后显示在LED数码管上并立即回送刚才接收的数据●任务部分:按动键盘或拨动摇头开关,将按键数据或摇头开关状态发送给PC机并显示在数码管上●PC端软件使用“串口调试助手”三、项目工作流程:编写源程序――通过KeiL C编译为机器代码――烧写入单片机――调运行试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整个报告包括:●封面●摘要●关键字●目录●正文●系统设计●实验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附录封面包括题目、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学校名称摘要以最简洁的文字来表达这篇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构架,300字以内为宜,主要方便参阅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其内容,因此文字的使用必需简洁有力。

一般包括以下部分:1.课程设计动机2.主要问题所在3.解决该问题使用的方法4.重要的结果关键字:本篇内容非常重要的3-5词正文:分章节论述主要包含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

系统设计整篇报告的核心部分,一般包括:要求的目标及总体方案1.使用的主要组件及特殊零件功能说明2.电路方框图及说明3.电路设计及说明4.软件方框图及流程图说明实验结果及讨论完整记录实验的结果,并对结果进一步的分析及讨论,包含以下部分:1.实际电路设计及程序设计2.记录实际的数据及测试所用设备3.实验测量的波形、数据记录4.对实验数据做分析及讨论结论对整篇报告做一总结,包括:1.本课程设计的特点2.本课程设计的主要贡献3.评估结果4.改善建议5.自我体会参考文献本设计用到的参考资源,列出资料的出处,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页码、发行日期标准参考文献写法:例:①专著类:作者名.著作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②期刊类:作者名.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文献起止页码.附录整篇设计中可以陈述的记录却未放入报告的部分,包括:1.硬件电路零件列表2.软件程序清单及说明3.特殊零件技术数据4.特殊仪器的规格数据实验箱电路说明实验电路共分为A、B、C、D、E、F、G、H、I、J,10个部分,每部分各完成一个基本功能。

现对各个部分进行说明。

A部分由一个8位琴健开关(U11)和8个LED (D00-D07)组成。

连在P1口上完成基本输入输出功能。

输入功能:当某开关闭合后,对应P1口线上输入0,同时相应的LED点亮。

否则,对应P1口线上输入1,同时相应的LED熄灭。

例如:第一位开关闭合,D10点亮,同时P1.0输入0。

LED可以做为开关是否闭合的直观指示。

输出功能:当某开关打开时,对得用P1口线可以做为输出引脚使用。

当输出1时,相应的LED熄灭,当输出0时,相应的LED点亮。

当某开关闭合时,无法做输出功能使用。

B部分是单片机的最小系统部分,只有这部分电路正常,整个系统才能工作。

单片机为内含8K FLASH程序存储器的STC89C52RC,EA接高电平;各并行口都加了10K的上拉电阻;晶振为11.0592M。

设置了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电路。

S1为手动复位按钮。

C部分电路由4位一体的数码管LED1、单个数码管LED2和8个独立发光二极管L1-L7组成。

这3个部分都是共阴结构,并联在一起,连接在P0口上。

LED1用于完成LED动态显示实验,各个位选线为P24-P27,段码由P0口输出;LED2的COM端接地,完成LED静态显示实验;L1-L7,可以方便地读出P0输出的二进制数据,亦可做流水灯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