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成绩命题人:郑国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17年,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二月革命”。
据此回答1~5题。
1.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布尔什维克在苏维埃中占主导地位D.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1917年俄国的二月革命:A.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B.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C.其结果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D.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府3.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的特点是A.以革命暴力反对反革命暴力B.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C.推翻君主政体,基本上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D.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4.二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C.建立了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D.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5.二月革命的结果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在: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沙皇政权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C.无产阶级掌握了政府权力D.工人群众掌握了革命武装十月革命前夕,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已经逐步成熟。
据此回答6~9题。
6.十月革命前夕,在俄国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中等发展水平的资本主义经济B.仍然占优势的小农经济C.在工业中占统治地位的垄断组织D.外国资本操纵俄国经济7.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的革命任务是A.推翻沙皇专制,完成民主革命B.使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掌握D.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8.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展C.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一条件9.十月革命以后,苏维埃政府宣布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规定A.土地归耕种的农民所有B.土地归国家所有C.土地归集体农庄所有D.土地归国家和农民共同所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据此回答10~14题。
10.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D.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1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显示出的特点不包括A.无产阶级采用暴力夺取政权B.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道路C.始终有布尔什维克的坚强领导D.创建了一支英勇善战的红军12.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比,俄国十月革命的突出特点是A.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革命道路B.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C.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取得胜利D.暴力革命与合法的议会斗争相结合13.下列有关《布列斯特和约》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是俄国与协约国集团签订的B.俄国要支付大量赔款C.俄国因此得以退出一战D.俄国割让了大量领土14.共产国际的性质是A.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B.各国工人党的上级组织C.新的国际工人组织D.国际无产阶级的咨询机构十月革命后,为了巩固政权,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据此回答15~17题。
15.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是在残酷战争条件下的非常措施②目的是集中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③是捍卫新生的苏俄政权的需要④是直接走上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6.苏维埃俄国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是一种恐怖政策B.是一种应急措施C.没有发挥积极作用D.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17.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导致这一错误的主观原因是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帝国主义仇恨苏俄,对其实行经济封锁1921年,俄共(布)觉得实施新经济政策。
这是俄国(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一个重大举措。
据此回答18~23题。
18.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②是苏维埃政权经济政策的一定程度的倒退③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尝试④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步骤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19.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20.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改变不了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这是因为A.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B.国家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D.农民欢迎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1.苏俄新经济政策的重大理论意义是A.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局限性B.明确了巩固工农联盟对于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性C.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D.确立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22.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在新经济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实质”内容的是A.废除实物配给制B.允许自由贸易C.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D.实行工资级别制23.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加强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改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D.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20世纪二三十年代,联共(布)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据此回答24~27题。
24.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的经济建设方针是:A.实行新经济政策B.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C.开展农业集体化D.实施第五个五年计划25.决定把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军工企业,抵抗帝国主义的威胁B.使俄国实现由小农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C.使苏联成为经济上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国D.满足人民对工业生活用品的需求26.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A.优先发展重工业B.轻重工业同步进行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27.联共(布)“十五大”规定在农村的根本任务是A.实行农业集体化B.使小农走上集体化道路C.为工业化的实现创造条件D.彻底改变农村经济的所有制形式1936年,苏联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
据此回答28~30题。
28.1936年苏联宪法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②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③各级工兵代表苏维埃④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29.下列有关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它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B.它规定苏联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C.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D.它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形成30.对于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历史的评价,正确的有: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基本确立②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③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阻碍历史当时经济的发展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6分,第34题18分,共计6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清除其幻想的口号。
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资产阶级手中。
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
——摘自《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政治形势的决议》请回答:(1)材料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以及后来完成的“新高潮”分别指哪两次革命? (4分)(2)据材料判断,1917年8月前后,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方式有哪两种?最终选择了哪一种? (5分)(3)为“得到贫苦农民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之初采取了什么措施? (3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
”——摘自《苏联的共产主义》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摘自《世界历史》杂志材料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了?苏联搞了许多年也未完全弄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后来苏联僵化了。
……什么叫社会主义。
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摘自《邓小平文选》请回答:(1)列宁的话表明了什么?为此列宁进行了哪些探索?成效怎样?(6分)(2)从材料2归纳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
(4分)(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断有什么突出特点?这种观点与上述两则材料有何联系?(4分)33.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16分)34.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克服国内外困难向社会主义过渡。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列宁为了在俄国建成社会主义,先后设计了两种方案,实行了两种政策。
这两种政策分别是什么?这两种政策都被取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8分)(2)有人认为列宁设计的后一个表明“布尔什维克正在转向资本主义”,也有人认为罗斯福实行新政就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结合史实评价这两种观点。
(10分)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ABD三项都是俄国二月革命的结果。
二月革命以后,布尔什维克党在苏维埃中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否则不会有十月革命。
2.C 1917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是1905年革命),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的是工兵代表苏维埃,而非工农苏维埃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