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房搬迁设计方案V1.1

机房搬迁设计方案V1.1

机房搬迁及新办公地点设计方案V1.1目录第一章前言 (3)第二章编写目的 (3)第三章术语定义 (3)第四章参考资料 (3)第五章项目实施总述 (4)第六章项目实施背景 (4)第七章目标与任务 (4)第八章总体规划 (5)第九章网络拓扑图 (5)第十章网络拓扑介绍 (6)第十一章设备命名 (6)第十五章物理端口描述规划 (7)第十六章标签规划 (7)第十八章详细设备清单 (9)前言编写目的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本文档将作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基准。

术语定义核心交换机:核心层路由交换设备,该设备为设备厂商高端设备,为全网提供数据路由与转发;汇聚交换机:汇聚层路由交换设备,该设备为设备厂商中端设备,为各个安全区域服务器及终端提供接入与数据的汇聚;千兆防火墙:中心端千兆安全接入设备,为各个区域设置安全策略保障各个区域安全;参考资料《IEEE 国际ISO9001质量体系文件》项目实施总述项目实施背景由于公司业务的特殊性,日常业务无法中断,因此需在新机房重新搭建起一新的网络机房,待通过测试满足业务需求后。

在启用新机房进行业务的发送。

机房是各类信息数据的处理中心。

为保证计算机系统可靠地运行,通讯网络枢纽畅通无阻地传递信息,良好的操作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机房建设应为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合乎规范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以满足计算机等设备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性能、防火性、防静电能力、抗干扰能力、防雷、接地等各项指标的要求目标与任务基础软硬件实施主要分为6个进行实施,详情如下:➢项目实施前准备阶段目标:1.机房环境准备,保障机房环境能够满足设备进场及运行;2.专线接入工作3.完成设备到货及验收工作;4.完成设备进场所需材料准备工作;5.准备设备上架所需辅料包括设备上架工具(螺丝刀、机柜螺丝、偏口钳、扎带)、设备标签、以太网线、光纤等。

➢PC服务器、网络交换机及工具软件实施阶段目标:1.完成PC服务器安装与部署,实现PC服务器能够正常运行;2.完成工具软件安装满足使用需求;3.实现全网互联互通;4.实现网络无阻塞进行数据传输;5.实现网络冗余部署提高网络安全性,保障业务能够安全运行。

➢试运行阶段目标:1.完成项目试运行工作;2.完成项目试运行期测试工作;3.完成项目试运行验收工作;4.完成项目试运行期需要优化、整改等相关工作。

总体规划网络拓扑图图2-1:网络拓扑网络拓扑介绍本次北丰C1楼网络建设共涉及4个功能区:●办公网区:为各楼层终端、视频终端提供高速接入。

●机房网络区:为各类生产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存储等提供接入,并提供安全保护和访问控制;●广域网区:提供与互联网接入。

设备命名网络设备命名ZSZX - CORE - S - C6509-1地点缩写—设备用途-- 设备类型-- 设备型号表示第一台6509交换机表示交换机表示汇聚设备表示展示中心全网设备命名参见《IP地址规划》服务器命名安全设备命名ZSZX - AGG - F - P4626-1地点缩写—设备用途-- 设备类型-- 设备型号表示第一台P4626防火墙表示防火墙表示汇聚设备表示展示中心全网设备命名参见《IP地址规划》物理端口描述规划规则为:TO-对端设备名-对端端口号例如:核心交换机1(ZSZX-CORE-S-C6509-1)的g1/1连接核心交换机2(ZSZX-CORE-S-C6509-2)的G1/1端口,则核心交换机1的该物理端口描述为“to- ZSZX-CORE-S-C6509-2/g1/1”。

标签规划标签规划包括设备标签和跳线标签,标签其作用在于方便管理人员维护整个网络系统,规范展示中心工程固定资产标识。

不论从美观上还是从使用上对于标签的设计具有很大的作用。

标签通常以不干胶标贴形式存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IT行业,随着客户固定资产规范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标签的出现能够为用户带来很多便利。

标签设计需按照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其中设备标签应包含:“项目名称”、“招标编号”、“所属单位”、“设备编号”、“设备名称”以及“管理IP地址”等信息,跳线标签应包含:“本端端口名称”以及“对端端口名称”等信息。

设备跳线标签设计为了保证安装时的条理化、正确性及后期维护检查时操作方便,对工程中使用的设备跳线标签做如下规定:标签正反两面分别写明本端设备名称、端口号和对端设备名称、端口号,格式如下:正面:LO+:+本地设备名+空格+本地端口名反面:RE+:+远端设备名+空格+远端端口名标签粘贴在距线缆插头2厘米处,朝向一致。

例如核心交换机1 G1/1端口到核心交换机2 G1/1端口的标签如下:正面:反面:详细设备清单序号货物名称主要规格数量品牌其它1.防火墙ASA5520 2 Cisco 不包含光纤模块2.核心交换机WS-C3750 2 Cisco 不包含光纤模块3.接入交换机24口(POE)WS-C2960 9 Cisco 不包含光纤模块1、搬迁前准备工作a)对需搬迁设备及其连接电缆进行真,设备进行编号,确定搬迁后的位置,作成表格:b)准备好所需要的网络跳线及光纤跳线。

c)完成临时线路安装及测试。

d)做好施工组织方案,并通知相关人员准时到场。

2、原有IT设备的临时搬迁本次机房改造工程是在原有老机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本阶段搬迁主要的针对原有老机柜老设备的临时搬迁:原有老机柜13台,其中网络机柜6台,服务器机柜7台,在机房拆除时就应考虑分区域拆除,先完成管理机房及钢瓶间的拆除及装修工作,将所有服务器设备及部分网络设备临时搬迁至管理机房,考虑到网络接入光缆及楼层水平布线的长度问题,将部分网络设备临时搬迁至钢瓶间。

搬迁安排如下:1)搬迁条件➢管理机房、钢瓶间完成装修。

➢临时强、弱电电缆搭建完毕。

➢搬迁小组各人员到位,并详细了解注意事项。

2)搬迁安排➢设备搬迁工作安排在节假日进行,持续时间1~2天。

➢设备拆除前应关闭电源。

➢设备搬迁时考虑先搬迁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搬迁完毕后,调式小组负责对网络系统的恢复,搭建好网络平台。

➢服务器设备的搬迁应一台一台搬迁,搬一台调试一台。

➢若紧急情况,请专家及时指导解决。

3、电池的搬迁电池的搬迁时间受电池间加固工程影响,在电池间加固工程完成后,开始电池的搬迁工作。

1)搬迁条件➢电池间加固工程完毕。

➢电池间装修完成。

➢电池间强电电缆铺设到位。

➢临时场地的空调到位。

➢搬迁小组各人员到位,并详细了解注意事项。

2)搬迁安排➢设备搬迁工作安排在节假日进行,持续时间1~2天。

➢设备拆除前应关闭UPS主机,UPS的关闭开启应由UPS厂家技术人员进行。

➢电池共有4个1000*1000*1800的电池架,应一个电池架一个电池的搬迁。

➢在遇到有明显老化的电池(鼓出或漏液)时,应及时通知甲方,及时更换。

➢电池搬迁完毕后,UPS开机,检测是否正常。

4、原有IT设备的二次搬迁在主机房区域拆除装修完毕,新增机柜到位,强弱电管线铺设测试完毕后,应安排将临时场地的IT设备搬迁回主机房区域。

1)搬迁条件➢主机房区装修完毕。

➢主机房强弱电管线铺设完毕,并测试通过。

➢精密空调、新风安装调试完毕。

➢搬迁小组各人员到位,并详细了解注意事项。

2)搬迁安排➢设备搬迁工作安排在节假日进行,持续时间1~2天。

➢设备拆除前应关闭临时电源。

➢设备搬迁时考虑先搬迁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搬迁完毕后,调式小组负责对网络系统的恢复,搭建好网络平台。

➢服务器设备的搬迁应一台一台搬迁,搬一台调试一台。

➢若紧急情况,请专家及时指导解决。

(1)机房装修建筑装修是整个机房的基础。

它主要起着功能区的合理划分及保证机房环境达标的作用。

对机房平面作整体规划,并进行相应的装修设计。

机房装修不同于普通装修,要求防尘、防水、防静电、防鼠、保温、防结露、阻燃并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场干扰性。

(2)机房电气系统机房的供配电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是机房高可用性的保证。

电子信息设备投入服务后如无一个长期稳定可靠的供电系统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势必造成不良后果。

包括低压配电柜、在线扩容的模块化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照明系统、辅助供配电、电缆线路敷设等。

(3)机房空调新风系统机房空调新风系统是机房运行环境的保障。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是高精密的电子设备,对机房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温度、湿度和洁净度。

即是所谓的三度要求。

主机房配备行级水冷式空调系统及VRV吸顶式空调,并配备相应的新风、排烟系统。

(4)机房消防系统机房火灾自动报警与气体灭火系统能自动捕捉监测区内火灾发生时的烟雾或热气,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具有“联动”功能,即通过控制线路将消防给气设备,按照规定的要求动作,指挥各种消防设备在火灾时密切配合,各司其职,投入工作。

气体消防区域主要为主机房、配电间。

(5)机房接地和防雷系统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是整体机房安全运行的保证。

机房设施的雷击过压及电磁干扰防护,是保护通信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确保通信线路畅通、设备安全运行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

(6)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保障机房的安全可靠,实现机房控制的高度自动化,它要求以最少的维护人员,最优化的运营维护手段,来实时监控机房中设备所处的物理环境。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包括数字摄像、设备监控(UPS、精密空调、低压配电柜)、环境监控(室内温、湿度、测漏)等。

(7)机房机柜系统随着IT业的飞速发展变化,现代化机房里面的IT设备多为机架式设备,如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安装在标准的19英寸42U机柜里面,一个机柜的负载量一般小于3KVA,少数机柜负载量会高达10KVA甚至更高。

机柜内的IT微环境不但要保证现在的IT设备的正常工作,也必须预留可扩容的能力,保证今后的IT设备的需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机房设计要求。

(8)机房KVM系统KVM系统是通过恰当的键盘、鼠标和显示器的配置及其在不同设备之间或不同的机房之间进行多种方式的切换连接,将机房内的一对一进行的设备维护工作延伸到机房外的任何一处,提高工作效率和物理设备的安全性,实现无人机房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