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相顺接。
2.病位 病变部位主要在在于心、肝而涉及脾、肾。
心为精神活动之主,肝主疏泄条达,心病则神明失用,肝 病则气郁气逆,乃致昏厥。但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肾为 元气之根,脾病则清阳不升,肾虚精气不能上注,亦可与 心肝同病而致厥。
医学ppt
7
病因病机—病机
3.病理性质 本病有虚实之别。大凡气盛有余之
医学ppt
14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1.辨虚实 这是厥证辨证之关键。实证者表现为突然昏仆,
面红气粗,声高息促,口噤握拳,或夹痰涎壅盛,喉间痰声,舌红苔 黄腻,脉洪大有力。虚证者表现眩晕昏厥,面色苍白,声低息微,口 开手撒,或汗出肢冷,舌胖或淡,脉细弱无力。
2.分气血 厥证以气厥、血厥为多见,应注意分辨,其中
医学ppt
9
病因病机—病机
5.预后 厥证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正气的强弱,病
情的轻重,以及抢救治疗是否即及时,得当。发病之后, 若呼吸比较平稳,脉象有根,表示正气尚强,预后良好; 反之、若气息微弱,或见昏馈不语,或手冷过肘,足冷过 膝,或脉象沉伏,或散乱无根,或人迎、寸口、趺阳之脉 全无,多属危候,预后不良。
出血,或血证出血过多,以致气随血脱,阳随阴消,神明 失主而致厥证。
5.饮食不节 嗜食酒酪肥甘,脾胃受伤,运化失
常,以致聚湿生痰,痰浊阻滞,气机不畅,日积月累,痰 愈多则气愈阻,气愈滞则痰更盛,若痰浊一时上壅,清阳 被阻,则发为昏厥。
医学ppt
6
病因病机—病机
1.基本病机 气机逆乱,升降失常,气血阴阳不
人,气逆上冲,血随气逆,或痰随气逆,壅塞于上,以致 清窍暂闭,发生厥之实证;气虚不足者,清阳不升气陷于 下,血不上达,以致神明失养,眩晕昏仆,发生厥之虚证, 二者性质不同,应严格区别。
医学ppt
8
病因病机—病机
4.病机转化 本病的病机转化决定于致厥病因和
人体正气盛衰、气机调节功能等。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阴阳气血相失,进而阴阳离绝,发展为一厥不复之死 证;二是阴阳气血失常,或为气血上逆,或为中气下陷, 或气血痰瘀等邪气内闭,气机逆乱而阴阳尚未离绝,此类 厥证之生死,取决于正气来复与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得当。 若正气来复,治疗得当,则气复返则生;反之,气不复返 而死。三是表现为各种证候之间的转化,如气厥和血厥之 实证,常转化为气滞血瘀之证,血厥虚证,常转化为脱证 等。
2.情志内伤 陡遇巨大精神刺激,主要以恼怒、
惊骇、恐吓等的情志变动易致厥证。如“怒则气上”、 “惊则气乱”、“恐则气下”等可致气机逆乱,阴阳不相 顺接而发生厥证。
3.暴感外邪 暴感暑邪,内侵人体,传变迅速,
传人心包,扰乱心神而成暑厥。
医学ppt
5
病因病机—病因
4.亡血失津 大量汗吐下,气随津耗,或因创伤
医学中各种原因所致之晕厥,如虚脱,中 暑,癔病、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痉挛,低血糖, 出血性或心源性休克等,均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 论治。
医学ppt
4
病因病机—病因
1.体质因素 体质虚弱是形成厥证的内在因素,
如元气素虚,遇空腹劳累,或睡眠长期不足,或烦伤太过, 可导致阴阳气血不相顺接而成厥证。
医学ppt
13
鉴别诊断
4.厥证与昏迷
昏迷是多种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危重证候。一般来说,发 生较为缓慢,有一个昏迷前的临床过程,先轻后重,由烦躁、嗜睡、 谵语渐次发展,一旦昏迷后,持续时间一般较长,恢复较难,苏醒后 原发病仍然存在。厥证常为突然发生,昏倒时间较短,常因情志刺激、 饮食不节、暴感外邪,体质因素、亡血失津等导致发病。
变动、精神刺激之因素,或有大失血病史,或暴饮暴食史,或素体痰 盛宿疾。
3.辅助检查 血压、血糖,脑血流图,脑电图、脑干诱发电
位、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颅脑CT、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医学ppt
11
鉴别诊断
1.厥证与眩晕
眩晕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不定,甚则不能站立,耳鸣,但无 神志异常的表现。与厥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迥然有别。
气厥和血厥的实证易于混淆。气厥实证,为肝气生发太过所致。体质 壮实之人,肝气上逆,由惊恐而发。表现为突然昏仆,呼吸气粗,口 噤握拳,头晕头痛,舌红苔黄脉沉弦;血厥实证,肝阳上亢,阳气暴 涨,血随气升,气血并走于上,表现为突然昏仆,牙关紧闭,面赤唇 紫,或鼻衄,舌暗红,脉弦有力。
厥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中医内科教研室
医学ppt
1
定义
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 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病情轻者,一般在短时间内苏醒,但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 长,严重者甚至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医学ppt
2
历史沿革
厥证之名首先见于《内经》。除《素问》有厥论专篇外, 还散见于其他三十多个篇章之内,厥之不同名称大约有三十多 种,其临床表现也相当复杂,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指突然 昏倒,不知人事。如《素问·大奇论》日:“暴厥者,不知与人 言”。另一种是指肢体和手足逆冷,如《素问·厥论》曰:“寒厥 之为寒热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后世医家多在此基础上各有 发挥和深化,主要是两种观点。一种是《伤寒论》和《金匾要 略》继承《内经》中手足逆冷为厥的论点,并且重在以感受外 邪而致的发厥。另一种是论内伤杂病的发厥,指突然发生神志 改变的临床表现。
医学ppt
10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患者在发病之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头晕,视物
模糊,面色苍白,出汗等,然后出现突然昏仆,不知人事,呈一时性, 移时苏醒,或一厥不复而亡,发病时常伴有恶心,汗出,或伴有四肢 逆冷,醒后感头晕,疲乏,口干,但无失语、瘫痪等后遗症,缓解时 如常人一样。
2.病史 应了解既往有无类似病证发生。发病前有明显的情志
2.厥证与中风
中风以中老年人为多见,常有素体肝阳亢盛。其中脏腑者,突 然昏仆,并伴有口眼歪斜,偏瘫等症,神昏时间较长,苏醒后有偏瘫, 口眼歪斜及失语后遗症。厥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昏倒时间较短,醒 后无后遗症。但血厥之实证重者可发展为中风。
医学ppt
12
鉴别诊断
3.厥证与痫证
痫病常有先天因素,以青少年为多见。病情重者,亦见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但发作时间短暂,且发作时常伴有号叫、抽搐、口吐涎沫、 两目上视、小便失禁等。常反复发作,每次症状相类似,苏醒缓解后 如常人。厥证之昏倒,仅表现为四肢厥冷、无号叫、吐沫、抽搐等症。 可作脑电图检查,以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