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5课三国鼎立(华师大版)

第15课三国鼎立(华师大版)

秦汉时期 前221年---220年
特点:首次 大一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20年---589年
特点:政权 分裂和民族 大融合
背景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混战割据的军阀的出现,使 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战争
时间
公元200年
重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大 战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役 结果 曹操胜利 影响
诗 看看以下的诗是 描写三国时的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三 一位英雄豪杰的。 国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
曹操 功首罪魁非两人, 遗臭流芳本一身。
长坂桥边怒气腾, 一声虎啸退曹兵。
张飞
关羽 马骑赤兔行千里, 刀偃青龙出五关。
血染征袍透甲红, 当阳谁敢与争锋! 赵云
紫髯碧眼好英雄,能 使臣僚肯尽忠。 孙权
2、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
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4、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三 足 鼎 立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 称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9年,孙 权称帝,国 号吴,定都 建业。
课堂小结
袁绍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
促进了江南经济的 发展;促进了民族 融合;造船业发达, 卫温率万人船队达 到夷洲。
背景
三 国 鼎 立
重大 战役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混战割据的军阀的出现,使东 汉政权名存实亡。 时间双方 官渡 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 特点结果 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 之战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作 用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 面的基础 都城 洛阳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 的基础
三 国 魏 建 蜀 立 吴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220年 曹丕
221年
222年
刘备
孙权
成都
建业(南京)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推广军屯、民屯,解决军粮, 农民安居
大力开展屯田,修浚都 江堰,推广“木牛流 马”,积极发展农业, 实行盐铁官营; 七擒七纵孟获,对开发 西南边疆作出了贡献。
魏 推广军屯、民屯,解决军粮,农民安居。
蜀 大力开展屯田,修浚都江堰,推广“木牛流马”,积极发展农业,
实行盐铁官营;七擒七纵孟获,对开发西南边疆作出了贡献。
吴 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造船业发达。230
年,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达到夷洲(台湾)。这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大陆与台湾大规模交往的史实。
周瑜 年少曾将社稷扶, 声名烈烈震江东。
连修栈道兵连出, 不伐中原死不休! 姜维
黄忠 苍头临大敌,皓首 逞神威。
关于三国的成语、典故非常丰富,歇后语也很多。你 知道下面的歇后语吗?请填出来
周瑜打黄盖—— 张飞穿针—— 徐庶进曹营——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大眼瞪小眼
一言不发
诸葛亮吊孝——
张飞吃豆芽——

曹操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三 国 鼎 立


孙权刘备联军
曹魏重视农耕
屯田
魏国修建许多 水利工程,北 方的生产明显 恢复和发展起 来, “家家丰 足,仓库盈 溢” 。
翻车
孙吴开发江南
吴国船只
吴-青瓷羊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夷 洲
230年,孙权派卫温 率船队到达夷洲,密切 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 最早记录。
拓展延伸一
你认为三 国鼎立局面的 形成是历史的 进步还是倒退?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人民处 在水深火热之中。而魏、蜀、吴统治者 在完成了各自境内的相对统一,并采取 了一些稳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 施,人民生产生活状况有所好转。促进 了民族的融合。从这些史实看,这既有 利于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也有利于人 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的融合。因此,我 们说这是历史的进步。
赤壁
之战
三国 建立
时间双方
特点结果
作 用
公元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战胜曹操。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三 国 的 治 理 与 开 发
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 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229年正式称帝,定都建业(南 京),建立吴国。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袁绍
曹操
刘璋 刘表
袁术
官渡之战的经过
袁 十万人 绍
乌巢
官渡之战


袁绍
二万人
曹操
袁绍
曹 操 曹操
赤壁之战(208年)

刘 刘 刘 刘
曹操 刘备 孙权
孙、刘联军

五万
赤壁之战 孙、刘
联军
曹军
二十万

分析讨论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假慈悲
小菜一碟 有借无还 哭出来的 替古人担忧
刘备借荆州——
刘备的江山—— 看三国掉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