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申报 设计论证活页

课题申报 设计论证活页

年度
2018
编号
XXX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填表说明:本表供匿名评审使用。填写时,不得出现课题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统一用×××、××××××代表。·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课题的研究思路:
对全校政史地小组互学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小组互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立研究方案,加以系统实施,再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得出客观结论。
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收集与本研究课题有关的国内外学者专著、论文、资料。通过学术期刊网、上网搜索等方式查找有关“小组互学”和政史地教学的相关文章,了解前人已经做的研究工作,明确研究课题的科学价值,找准突破口,取得更新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四、研究目标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整体构建农村初中政史地课堂“小组互学”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主体功能,互动功能,让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二)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体会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④中期研究报告一篇,收集教师和学生心得体会,2019年6月。
⑤研究成果收集、分析、总结,2020年6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整理资料、总结经验、申请结题。
十、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小组互学对农村初中生政史地学习的影响”操作方法汇编手册。
2.课题结题报告一篇。
3.教案集、课件集、论文集。
2、研究价值: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平等的参与学习,体现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平等关系。其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克服班级学生多且学生差异大给教学带来的困难。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强化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最后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生政史地学科学习的有效性,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分析造成学生小组互学学习“华而不实”的原因。
(五)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目标是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按计划完成学习活动。正确使用工具书、参考书、校园网络,积累学习资料。
(六)加强对小组互学的研究,使教师真正明确小组互学的价值与内涵。
(七)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互学”活动。
六、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研究假设:农村初中生在政史地课堂上能够通过小组互学的形式,把不同能力、性别、性格、文化底子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拟创新点:
对政史地学科小组互学进行有效分组,依据学生能力层次分为:优等生组、中等生组和后进生组。后进生组完成基础性学习任务,中等生组完成知识点归纳和对比等综合性学习任务,优等生组完成实践性学习任务,如知识点的迁移运用,最终实现不同层次学生能力的分层达标,达到“培优辅差”的教学目的。
七、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年龄结构:25岁及以下青年人无。26岁至35岁的壮年人4人,36岁至50岁的中年人2人。
工龄结构:工龄3年以下的1人,工龄4年至15年的有3人,工龄16年至30年的有2人。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研究资料:
现有图书室一间,藏有图书约三万三千五百册;其中与课题相关研究图书近百册。
2、实验仪器设备:
物理实验室一间,配有实验仪器48套。化学实验室一间,配有实验仪器56套。生物实验室一间,配有实验仪器48套。有音美教室一间,分别配38套器材。有会议室一间,配音响和投影仪各1套。有多媒体教室28间,配电脑102台。有电子白板41套。有座机电话2部。有台式办公电脑65台。有照相机4部。有笔记本电脑17台。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
1、本课题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
文物与博物馆研究生1人,汉语言文学本科1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3人,地理科学本科1人。
2、本课题主要参加者的人员结构:
职务结构:具有高级技术职务2人,具有二级技术职务4人。
专业结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3人,汉语言文学专业1人,地理专业1人,历史专业1人。
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开始探讨合作学习。从浙江杭州大学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到90年代中期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及近年来主体性教育实验对小组合作的探讨,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代表性的有:《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王坦.学苑出版社,2001)、《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曾琦.学科教育,2000.6)、《主体合作学习:教学影响方式的结构性改变》(周林.四川省主体教育文集,2005.9),分别从合作学习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基本要素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或系统的研究,旨在探讨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问题,但缺乏实践研究,这些研究的缺陷主要体现在:教师缺乏合作教学的能力与技巧及研究者与教师缺乏密切合作。
3、配套经费:
根据课题研究进度情况和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情况,可以适时资助课题研究经费。
4、研究时间:
2018年09月01日至2020年09月01日
5、所在单位条件: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所填写内容属实;课题负责人和参与者的政治业务素质适合承担题的研究工作;学校能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经费和条件;单位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农村初中生:是指生长在农村并就读于农村初级中学的7-9年级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地域文化局限、教育条件局限、家长文化水平的局限,且多为留守或者半留守学生,呈现出胆量小、知识面窄、思考能力弱、陌生感强等特点。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现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言论有: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这些研究成果中存在不足的地方,如合作学习的适用条件没有清晰的界定,缺乏对合作学习系统化的评价体系。
(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农村初中生在一个主人翁的学习氛围里,积极勇于表达自我,培养思考能力,展现个人魅力。提升农村初中生的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四)通过课题研究,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农村初中教师深入探索改善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规律,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五)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改变我校师生对政史地学科的偏见和学习方式,唤起对政史地等小科目的学习兴趣,营造政史地课堂教学的活泼氛围,最后达到提升我校教学质量的目的。
2、调查学习法。参观、学习、调查在小组互学实践中取得一定宝贵经验的外校,形成对小组互学的初步认识。调查、对比发现问题,发现小组互学在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学科之间的不同之处,并研究制约农村学校文科—特别是政史地学科小组互学的各种关键因素。
3、行动研究法。深入课堂,将精心设计的教学案例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分析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参与度,记录下每一位学生参与的细节,分析该模式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通过反复的案例实验分析,总结一般性普遍性的结论。
(限1500字内)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社会评价
1、获奖情况:
xxx论文《浅析农村初中生厌学的原因》于2014年12月,荣获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二等奖。
xxx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师德之我见》于2018年03月,荣获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三等奖。
2、社会评价:
已取得的以上相关研究成果,皆已得到社会的良好评价。
三、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选题意义:
面对未来充满挑战的世界,我们需要在不同领域的可迁移能力,学会在变化中创新发展,学会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合作探究,互利共赢,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小组互学有利于尊重农村中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一个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达到培养农村初中生人文科学素养的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限填5项)。(限4000字内,可跨页)
1、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课题核心概念:小组互学、农村初中生
2、核心概念的内涵:
小组互学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小组互学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互学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10.张斌,《论合作学习及其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
二、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4.附件:影像资料、奖状、学生心得、教师心得、测评表、问卷调查材料等。
十一、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牟明江,2016年7月总第210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的《人民教育》杂志。
3、云南省教育厅主管、云南教育报刊社主办《云南教育(中学教师)》杂志。
4、楚雄州教育局主办《楚雄教育》杂志。
5、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具体步骤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对我校学生小组互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两次。2019年6月完成第一次问卷,2020年4月完成第二次问卷。
②教学案例或者反思,每人两篇。2019年6月一篇,2020年4月一篇。学习笔记1000字,2020年6月完成。
③每周组织召开研讨会,研究、讨论课题开展过程中的阶段成果及各种具体问题。学习先进的教学、教改理念,积累、梳理有关理论和实践的素材、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