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现场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1)

施工现场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1)


因此,防治工程质量通病一直是建设部门的首 要任务。也是我公司比较重视的质量管理方向, 住宅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坚持按照建 设标准,落实质量技术措施,住宅质量通病问 题最终是可以减少的。
一、住宅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市场化 的条件下,科学分工与管理是关键。 1、建设单位要率先牵头实施住宅工程质量通病 专项防治制度。 建设单位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应该遵循 和把握“谁建设,谁负责”的防治管理原则,全 面树立建设单位是防治质量通病第一责任人的思 想理念,落实各项管理责任和义务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钢筋堆放混乱、无标识牌明确监测状态,防错用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现场管理 混乱、钢 筋未分类 堆放
项目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要根据现场 做好平面规划并做好技术交底,材料 要严格按照规格、型号、分类堆放, 并做好巡视检查工作。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电渣压力焊缺陷明显,弯折过大,轴线偏移,焊包 过小等。
墙、柱主筋偏位
模板固定不牢,在施 工过程中触碰了柱模, 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 触碰箍筋及纵筋;柱纵 筋上部无定位箍筋约束 。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a墙、柱采用塑料垫块,紧贴模板。 b柱子钢筋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用减去四周保 护层的卡具固定柱筋; 墙板筋在双层筋之间设置梯 子筋用以保证双层筋之间的间距,在模板上口加一道 水平筋, 并用电焊加以固定。 c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强行弯折伸出钢筋,振动棒或 下料斗尽可能避免碰撞钢筋,发现撞斜碰歪,及时进 行校正。
三、业主方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根本。 业主方作为第一“用户”,希望获得高 质量的住宅,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根 本。建设单位应将住宅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等条款细化,列入施工承包合同,作为工程质 量监控、检查和验收的重要内容。在分项和分 部工程验收时,业主方应重点对质量通病防治 措施进行全面独立地进行督查,确保防治住宅 工程质量通病具体技术要求落到实处
墙柱底部烂脚 原因分项及防 治措施: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孔洞:
钢筋过于密集、振捣不密实、漏振砂石分离、运 输过程中随意加水。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a、钢筋稠密区域,可采用细石混 凝土浇筑,如机械振捣有困难,可 采用人工振捣配合。 b、预留洞口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 采取正确的振捣方法,振捣跟着下 料走,防止漏振。 C、必需控制混凝土质量、严禁运 输、施工过程中随意加水。
参建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监理单位:
1 审查并批准施工单位提出的通病防治方案。 2 编制通病防治监理细则。 3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及预拌 混凝土作有效的质量控制。 4 对容易产生通病的部位加强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 5做好通病防治部位的隐检工作,不合格不准进入下 一道工序施工。 6 定期召开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的通病防治工作例会。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防治措施: 1、钢筋连接工程开工前,应对不同钢筋生产厂的进 场钢筋按批进行接头工艺检验; 2、加强对钢筋机械接头套筒进场报验时质量证明文 件的检查,突出合格证中的规格、几何尺寸、生产 批号与母材和套筒实物的对比; 3、钢筋端部应切平后,在加工丝头; 4、安装接头时,用管钳扳手拧紧,使钢筋丝头在套 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拧紧扭矩值应符合《钢筋机 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4-2010)要求,见下表。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年度工作总结
甘肃东方百佳商贸有限公司
技术质检部
何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而由于 疏忽管理 难以彻底根除的质量问 题。此类问题如果不彻底根治,将 会对建筑施工功能、结构安全造成 很大隐患,严重可能给业主带来很 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房屋建设施工过程中、手工操作多,材料品种、 性能差异大以及受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住宅 工程存在着一定的质量缺陷,诸如“裂、渗、漏” 等质量通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住宅建 设的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对住宅质量的要求也越来 越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混凝土篇
表现形式::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者漏振,模 板拆除后有孔洞、漏筋、蜂窝、麻面、夹渣等。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夹渣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a、编制配模方案统一配模,禁止 在现场随意切割。 b在已硬化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捣 混凝土前,应清除表面残浆、浮 石、垃圾、杂物,充分浇水湿润, 用同配合比混凝土砂浆接浆。 c混凝土浇筑停歇时,在继续浇筑 前,先认真检查,清除垃圾杂物, 以防施工缝处造成缝隙夹渣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d、绑扎楼板上部钢筋及浇筑混凝土时,工人应在 搭设好的跳板上操作,以免踩踏、压弯上部钢筋 e、垫块的间距一般为800mm 左右,以垫块间钢 筋不下垂为准。 g、梁底垫块应垫在箍筋下,板的垫块应垫在钢筋 交叉处。 g 、垫块应垫稳,墙、柱垫块要扎牢,防止移位、 脱落。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设计单位 1 针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提出具体的设计 措施。并对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和环节,优 化细化设计作法。 2 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作相应的 设计交底。 3 参与工程质量通病的分析,并对影响结构安全 和使用功能的通病,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
参建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施工单位: 1 在开工前制定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方案。 2 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预拌混凝 土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 使用。在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时,应提供相应 的合格证明书和相关的技术标准,必要时,还 须做相关检测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外墙错台:
模板底部加固 强度不够,导 致涨模。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如何 防治
在下层混凝土预留1排螺杆,标高 控制在楼板面以下300mm处,支设 上层模板时用预留好的螺杆将模板 底部抠紧,并在外侧模板与下层已 浇筑外墙混凝土面搭接处粘贴 30mm宽双面胶,加强模板与砼表 面的密闭性。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a砼浇筑前应模将模板内垃圾清理干净,不得粘有 残浆杂物,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 b吊运模板,防治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保 护好,以免碰损;小心拆模,以免拆模碰坏混凝土 棱角。 c控制拆模强度,墙柱侧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 应于于1.2MPa。 d若有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 分湿润后,使破损程度用1:2.5水泥砂浆摸补整齐。 e涂刷脱模剂时,不得漏刷,以免模板脱不下,损 坏混凝土。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防治措施: 对不合格的接头全数切除, 重新焊接。将钢筋连接施 工工艺对操作工人重新交 底,并将不合格焊工替换。 重新制作电渣压力焊焊接 接头试件复试,合格后方 可进行后续施工。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楼板裂缝:
未做二次收面, 养护不到位, 过早加荷载。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1、混凝土初凝前,用2m刮尺沿四周 强的根部向中间刮平,在用压光机压 实。终凝前用木抹子磨平,并压实23遍。 2、及时加盖塑料薄膜覆盖浇水养护。 3、达到1.2Mpa后方可上料。 4、门窗洞口和房屋四角等薄弱部位 应按设计要求放置加强筋,以防止这 些部位出现裂缝。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缺棱掉角:
结构或构件边 角处混凝土局 部掉落,棱角 有缺陷。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原因分项:
1、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到位,造成脱水、强度低, 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拆模时边角受到外力或重物撞击,或成品保护 不好,棱角被碰掉。 3、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匀、漏涂。
2、设计单位设计文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设 工程的质量,所以设计单位是严防质量通病的 第一关。设计单位应针对质量通病防治要求, 在全套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按规定提出科学、 可靠的技术措施、质量措施和构造措施
3、施工单位是住宅工程实物的直接操作者, 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人,实施施工单位住 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防治方案是管理重点。 施工单位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控制者。施 工单位要对混凝土技术指数和成品质量、对 住宅工程质量检测质量、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与技术素质严格把关。
参建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3 应做好容易产生通病部位的技术交底工作。 4 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 工序管理,作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 5 必须做好混凝土工程的结构实体检查和检测 工作。 6 做好卫生间、屋面及易产生通病部位的蓄水 试验等重要使用功能的检查工作 7 做好通病防治的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参建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建设单位: 1 建设单位应设立质量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人 员,加强对设计和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和验收 管理。 2 督促参建各方制定相关的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和细则 3 按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采购建筑材料,建 筑构配件和设备的,应保证其符合设计文件和 合同的要求。
参建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麻面原因分项 及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墙柱底部 烂脚:
模板下口封闭不严实,导致漏浆;底部有积水。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a、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在墙、柱根 部支设模板处用2m 刮尺刮平,并 控制墙体两侧及柱四周板面平整度, 标高偏差控制在2mm 以内,并用 铁抹子抹平。 b、安装模板时、保证模板拼缝严 实。 C、浇筑混凝土前一天在墙柱脚用 高标号砂浆封堵。
二、制定切实有效的质量通病控制标准,是全面 防治工程质量通病的基本手段。 防治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必须坚持标准化、规 范化、制度化,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的原则。从建筑、结构、建筑电气、给排水、暖 通、建筑节能等六个关键专业入手,每个专业从 设计、施工、材料等各个环节,对质量通病防治 提出具体技术要求。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直螺纹丝扣 加工:
丝扣数量不够, 丝扣缺损,端 部不平整。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直螺纹丝扣 加工: 丝扣数量不够, 丝扣缺损,端 部不平整、丝 扣外露较长。
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
原因分析: 1、操作人员未经培训、交底不到位。 2、钢筋连接工程开工前,未进行接头工艺检验; 3、套筒进场验收把关不严,质量不达标; 4、钢筋套丝前,钢筋端头未切平、有马蹄形; 5、没有对接头进行扭矩检验; 6、接头钢筋拧紧扭矩值不达标,套筒未拧紧; 7、钢筋连接控制不严,丝扣外露太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