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所有权

所有权

•第五章所有权•一、概述•(一)概念•所有权是指权利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二)特征1、所有权具有自权性自物权2、所有权具有全面性具有完整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3、所有权具有整体性这四项权能一般处于一个整体中。

4、所有权具有弹力性弹力性不是弹出去,而是弹回来。

5、所有权具有恒久性•(三)所有权的内容•1、积极权能•占有•使用:自己使用或者他人使用•收益:收取孳息•处分:所有权的核心•事实上的处分——通过事实行为——吃食•法律上的处分——通过法律行为——买卖•2、消极权能•排除他人非法干涉。

•二、所有权的种类•(一)国家所有权•1、国家所有权的客体•(1)专属于国家所有:矿藏、水流、海域、无线电频谱资源、国防资产•(2)非专属于国家所有:土地、森林、草原、动植物资源、铁路、公路、电力设施、电信设施、油气管道、文物•2、国家所有权的行使——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家所有权•三、国家所有权的取得•1、事实行为取得•2、法律行为取得•3、两种常见的取得方式•征收•征用•(二)集体所有权•1、权利行使•集体成员行使权利的事项包括(1)土地承包方案以及将土地发包给本集体以外的单位和个人承包;(2)个别承包者之间承包地的调整;(3)土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办法;()4)集体出资的企业的所有权变动等事项;()5)法律规定其他事项。

•2、撤销权•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的管理人做出的决定侵害集体成员合法利益的,该成员有权要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三)私人所有权•三、动产所有权的取得•(一)原始取得•1、先占•(1)无主物(动产)→被抛弃物→抛弃行为•第一,单方行为→而非事实行为→抛弃人必须有相应行为能力•思考:一个完全的精神病人将自己的手表丢向路边,被乙拾得,问该表所有权人是谁?•第二、必须完成抛弃行为→该物必须脱离权利人控制•(2)占有第一、占有事实第二、占有的意思→所有的意思•案例1、农场主甲养有一群奶牛,一日甲怀疑一奶牛患有严重的传染病,为避免其传染给其他奶牛,甲牵该牛至一深山老林处扔下,一人独自下山。

适农民乙上山采药,发现此牛后牵回。

经乙的精心调养,该牛成为一高产的健康奶牛。

甲闻讯后欲从乙处取回奶牛,乙不允,遂起纠纷。

•请问:本案应如何处理?•2、甲、乙为夫妻,一天甲、乙二人在清理旧物时扔掉一批旧衣服,为垃圾捡拾者丙在楼下捡到。

丙翻开一件衣服时发现内有现金1万元。

经查,这1万元乃甲妻乙私藏起来的私房钱,一时忘记藏在哪里。

故被甲扔掉。

请问:丙能否取得这1 万元?•(二)拾得遗失物1、遗失物拾得的要件第一、须为遗失物•遗失物,是指所有人遗忘于某处,不为任何人占有的物。

•遗失物的构成条件:(1)遗失物须为非无主物;(2)遗失人丧失了对物的占有;(3)遗失人占有的丧失须非出于本意,也非因他人的夺取;(4)须非隐藏的物;(5)须为动产。

•遗失物与无主物不能判明时,推定为遗失物;凡未为所有人明确抛弃的动产,推定为遗失物。

•第二、须有拾得的行为所谓拾得,是指发现且实在占有遗失物。

拾得并非一定以拾得人在物理上享有支配不可,依社会的一般观念,凡有占有遗失物的事实,例如雇用看守或登报声明,均可构成拾得。

拾得行为是由他人指示而实施的,指示人或指使人为拾得人。

在他人住宅、交通工具或者机关、学校、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拾得遗失物,应当将遗失物交给住户或管理人,此时住户或管理人为拾得人。

•2、拾得人的权利与义务第一、拾得人的权利(l)费用(因拾得、保存和返还遗失物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偿还请求权(2)报酬请求权我国目前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均持否定态度。

关于拾得人能否取得拾得物的所有权,我国现行立法采不能取得所有权主义。

•(3)悬赏遗失物权利人悬赏遗失物的,如果拾得人完成了指定行为,双方成立悬赏广告之债,拾得人有权要求悬赏人按照广告要求支付报酬。

•(4)行使留置权如果权利人不支付必要费用或不按照广告要求支付报酬,则拾得人有权留置该遗失物。

•第二、拾得人的义务(l)通知义务不知所有人或所有人不明时,应当发出招领通知并代为妥善保存,或者交公安机关或有关单位处理。

注意:在拾得人通知或发布招领公告,在失主与拾得人之间成立无因管理之债。

•(2)保管义务→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赔偿应尽如同管理自己事务一样的注意义务妥善保管拾得物。

注意:如果拾得人本欲侵占遗失物,则不管拾得人是否有过错,只要造成遗失物毁损灭失,均要承担赔偿责任。

•(3)返还义务:返还原物和孳息返还请求权基础为返还原物请求权和占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注意:物权法107与109条规定之间的区别。

举例:甲的一条狗走失,被乙拾得,乙正好四年一个宠物,一口气养了6年,直到甲找上门来,此时甲仍然可请求返还。

甲的一条狗走失,被乙拾得后卖给不知情的丙,并交付。

此时甲有权自知道丙之日起2年内请求返还。

(2年为诉讼时效期间)•如果拾得人将遗失物据为己有,拒不返还,所有人可提起侵权行为之诉。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按侵占罪论处。

侵占人无权要求支付相关费用。

3、遗失物的边缘问题(1)拾得漂流物或失散的饲养动物,适用关于遗失物的规定。

(2)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案例•1、甲有天然奇石一块,不慎丢失。

乙误以为无主物捡回家,配以基座,陈列于客厅。

乙的朋友丙十分喜欢,乙遂以之相赠。

后甲发现,向丙追索。

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A .奇石属遗失物.丙应返还给甲B .奇石属无主物.乙取得其所有权C .乙因加工行为取得奇石的所有权D .丙可以取得奇石的所有权•2、某日甲在街头捡到钱包一个,甲左等右等不见失主,翻看钱包见有1000 元现金及失主名片,甲依名片地址打车前往将钱包交与失主乙。

乙非常感谢。

甲提出:来回打的的车费共计35 元请乙偿还,并要求酬金100 元。

乙不允,遂起纠纷。

请问:甲之要求有无依据?•3、个体屠宰专业户甲某某日押送一卡车大牯牛,车行在山间公路时一牯牛跳下去,甲不知。

碰巧乙进山采药,牵回大牯牛伺养并向邻人宣称自己购买而得。

一周后,甲闻讯赶来,表示愿付一周的饲养费并酬谢人民币100 元而牵回,乙坚持不还。

甲无奈,请来村长做工作,乙仍拒绝返还。

一个月后,甲欲起诉。

请问:甲应提起何种之诉?•4、甲的一头牛走失,乙牵回关入自家牛棚,准备次日寻找失主。

当晚牛棚被台风刮倒,将牛压死。

乙将牛肉和牛皮出售,各得款500 元和100 元。

请人屠宰及销售,支出100 元。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2005 年卷三14 题)A、甲有权要求乙返还一头同样的牛B、甲有权要求乙返还500 加元C、甲有权要求乙返还600 元D、甲有权要求乙按该牛的市价赔偿•5、村民张一山在自家宅基地挖地基时挖出一个陶罐,打开一看,内有500 块银元并有一布条,上书:“为防日寇到此抢掠,特埋于此,落款人:王天民”。

经查,王天民乃同村村民王大水的爷爷,已逝。

请问:该陶罐及银元归谁所有?•6、某日,某单位工作人员甲响应政府号召向灾区人民捐物,甲捐出旧棉被一条,后为灾区灾民乙领到。

乙拆洗棉被时发现内藏现金人民币5000元。

经查,这5000元乃甲之妻私藏的私房钱。

请问这5000 元应属谁所有?A、乙B、甲C、甲妻D、甲与甲妻共有•(三)添附•1、混合混合的含义与构成•含义:混合是指属于不同所有人的动产相互混杂或交融而难以识别和分离,且在某些情况下业已形成新物质的情形(如米与米、酒与酒混合)•因混合形成的动产,称为混合物。

•构成:(1)须动产与动产混合(2)须动产为不同的人所有(3)须不同所有人的动产相互混杂或交融而难以识别和分离,或识别不符合经济原则•2、混合的物权效力(1)原则上各动产所有人按其混合时的价值共有混合物(2)混合后形成的动产有可被视为主物的(即价值较高的),由主物所有人取得混合物所有权(如咖啡与糖混合,咖啡可被视为主物,由咖啡所有人取得混合物的所有权)•案例:甲、乙两家均为养鱼专业户,甲鱼塘10 亩,乙鱼塘1 亩,中间仅隔一堰坝,两家春季同时放养鲤鱼苗。

到初秋,连日暴雨水势大涨,漫过堰坝而使两鱼塘合一。

请问:甲、乙两家的鱼如何归属?•2、附合含义:附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密切结合在一起,而形成难以分割的新物的情形。

特点:原各所有人的物仍然能够识别(同混合的最大区别)附合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动产与动产的附合,附合后它们构成新物(如轮胎、底盘、发动机等附合成汽车)二是动产与不动产的附合,附合后动产成为不动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丧失其独立性(如砖瓦、木料附合于建筑物中)•特别注意:擅自在他人房屋上加盖房屋的,一般不适用附合规则。

如:甲有一栋两层房屋,乙擅自加盖了一层。

则(1)如果加盖的房屋有独立的出入门户,第三层是独立的物,不能按照附合规则处理;(2)如果加盖的房屋没有独立的出入门户,第三层就是前两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按照附合规则处理。

•附合的物权效力动产与不动产附合:(l)不动产所有人取得动产所有权(2)动产所有权因附合而消灭动产与动产附合:各动产所有人依附合时的价值共享合成物的所有权,但是附合的动产中有可视为主物的,则由该主物的所有权人取得附合物的所有权。

•【例1】甲为一土地私有主人,乙以自己所有的建筑材料于甲之土地上盖起一幢楼房。

请问该楼房应归谁所有?[ 例2 ] 甲将其所有的房屋出租给乙,双方口头约定租金为每年5 万元,乙可以一直承租该房直至乙去世。

房屋出租后的第二年,乙为了经营酒店,经甲同意,对该房屋进行了装修,共花费6 万元。

一天晚上,一失控的汽车撞到该房屋,致使其临街的玻璃墙毁坏,肇事司机驾车逃逸,乙要求甲维修,甲拒绝,乙便自行花费1 万元予以维修。

对于乙对房屋的装修费用,若甲、乙协商达不成一致,应如何处理?A、由乙无条件拆除,费用由乙自理B、装修物归甲所有,且甲无须支付费用C、装修物归甲所有,且甲应当支付全部装修费用D、若装修物可以拆除则拆除,不能拆除的,可折价后归甲所有•[例3] 潘、杨两家乃邻居,潘家有女潘美,杨家有男杨业,二人恋爱多年,意欲成婚。

两家商议,潘家出力,杨家出建筑材料,在潘家原有平房之上加盖一层楼房以供将来新人结婚用房。

楼房建好后,不料潘美、杨业二人交恶而断绝恋爱关系。

请问:该二层楼房如何处理?•【例4】甲有一居室出租给乙,租赁合同约定未经甲的同意,乙不得进行装修。

租赁半年后,乙未向甲打招呼,依自己意愿装修该房并改变了房屋结构。

后甲发现,大为不满。

请问:甲如何救济自己的权利•(3)加工加工的含义与构成含义:加工是指在他人的动产上进行劳作从而使其成为新的价值更高的动产的活动(如将他人的玉料雕琢成艺术品)构成:(1)加工的标的物须为动产(2)加工的标的物须为他人所有(3)须因加工而制成新物(修理、装饰等未制成新物,不能算是加工)•我国现行立法对此无明文规定,理论上通说认为,我国物权法宜采以材料所有人主义为原则、加工人所有权主义为例外的立法例,即用他人材料加工物的,加工物的所有权归材料所有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