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唾腺染色体解析

唾腺染色体解析


此处未发生体联会
模 式 图
唾腺染色体(salivary gland chromosome) 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唾液腺染色具有许多重要特征,为遗传学研 究的许多方面,如染色体结构、基因差别表达 等提供了独特的研究材料(理论课将详细介绍)
果蝇唾腺染色体上的缺失环
三、实验用具及材料
黑腹果蝇(或普通果蝇)的三龄幼虫 双筒解剖镜 显微镜 解剖针 生理盐水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唾液腺染色体不断地进行自我复制而不分开,经 过许多次的复制形成约1000~4000拷贝的染色体 丝,合起来达5m宽,400m长,比普通中期相染 色体大得多(约100~150倍),所以又称为多线染 色体。
果蝇唾腺染色体特点: 巨大,是多线染色体;有丝分裂停在间期, DNA不断复制,着丝点不裂开
同源染色体紧密配对:体细胞联会,染色体呈单 倍数;
2010年
2010年
2011年
2 1
2012年
3 5
4
2013年泰山学堂
2013年泰山学堂
2013年基地班
2014年基地班
4
5
3
2

2015年泰山学堂
1
教材用图
各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异染色质)互相靠拢形 成染色中心,从染色中心伸出5条染色体臂。
果蝇的唾腺染色体是4对,存在体联会。各染色体的着丝粒互相 靠拢形成染色中心。
一对X 染色体的着丝粒在端部,看上去从染色中心伸出一条臂。 第 2 对和第 3 对染色体的着丝粒在中央,它们从染色中心各自 向外伸出2各臂(2L,2R,3L,3R)。 短小的第 4 染色体成点状,不易看到。 因此在显微镜下,最容易识别的只有5 条染色体臂。
1. 一定加生理盐水,否则唾腺易干。 2. 尽量将脂肪组织清除干净 3. 吸水时勿将唾腺一起吸走 4. 水不可太多,否则幼虫会漂浮而且活跃 5. 染色时间不可过长,否则背景也着色 6. 压片时用力要均匀
六、作业与思考
1.每人制1张染色体分散、横纹清晰的临时装片。 2.绘制你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果蝇唾腺巨染色体图。 3.什么是染色中心(chromocenter)? 4.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联会(synapsis)应出现在什 么类型的细胞中? 5.分析自己制片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原因。
3、腺体解离(可以省略HCl解离):
加1滴1N HCl,浸2—3分钟,使组织疏 松,以便压片时细胞分散,染色体散开;
用吸水纸吸去HCl,加蒸馏水轻轻冲洗两次, 小心吸干(注意操作时要边观察边吸水,防止 连同唾腺一起吸走)。
也可以省略HCl解离,直接加1滴蒸馏水进行 低渗处理几分钟,然后吸掉水分。
四、实验步骤
1、选取幼虫
三龄虫
一龄虫 两龄虫
(获取较多、较大幼虫的方法:低温培养、 大场地、富营养、多亲本)
2、腺体剖取:
取行动迟缓、肥大,爬上管壁的三龄幼虫,置于载玻 片上,并滴加一滴生理盐水,观察幼虫结构:具一钝 尾和带黑色口器的尖头端 ; 取两支解剖针,一针压住幼虫身体的近中部,固定幼 虫,另一针压住幼虫头部,压点尽可能靠头部口器处。
4、染色与压片
滴加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20-30min。 染色完成后,盖上干净的盖片,并覆一层滤纸。 将片子放在实验台上,用大拇指均匀用力压片。 (注意不要使盖片滑动,可以朝一个方向揉动, 不要来回揉!)
5、观察标本
先用低倍物镜观察片子,找到好的染色体图像 后,放到视野中心,再用高倍镜观察。
五、注意事项
实验二
果蝇唾腺染色体 标本制备和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练习解剖果蝇幼虫的技术 2. 掌握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方法 3. 了解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实验原理
果蝇为双翅目完全变态的昆虫, 幼虫期分三龄。
成虫


果蝇的生活史
一龄幼虫
三龄幼虫
二龄幼虫
果蝇幼虫期具有很大的唾腺细胞,其中的染色体 是巨大的唾液腺染色体;
3L
2L
X
4
2R
3R
雄果蝇的 Y 染色体几乎包含在染色中心里,因 为是异染色质,看起来染色可能淡些。有经验的 人可以发现雄果蝇的 X 染色体比雌果蝇 X 染色 体要细些,因为雄性只有一条 X 染色体。
染色后,出现一系列宽窄不同、染色深浅不一 的横纹,这意味着基因的排列。唾腺染色体上的 横纹宽窄、浓淡是一定的,但在果蝇的特定发育 时期,它们会出现不连续的膨胀,这称为疏松区 (puff),目前人们认为这是这部分基因被激活 的标志。
将解剖针平稳前移,使头部与身体拉开, 体内各器官从切口拉出,一对唾腺也随之而 出。(唾腺为单层细胞,有明显的界限,注 意腺体千万不能干掉)
唾腺是一对透明的棒状腺体,外有白色的脂 肪组织(不透明)。去除幼虫其它组织部分, 并把唾腺周围的白色脂肪剥离干净。
为什么要剥离脂肪体?---------影响染色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