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涵工程施工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编制日期: 年月日一、工程概况本次临时管涵施工使用管材: D800~D1000雨水管采用玻璃钢夹砂管,最大埋深约 3.5m,根据现场条件,均采用开槽埋管,黄砂回填到管顶外的施工方法(临时管涵黄砂回填至管顶上40cm)。
根据设计,埋深大于4m的管道,采用钢板桩支撑;埋深小于3m 的管道,原则采用横列板支护形式。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揭示,管道基础除极少部分落于①3层冲填土外,绝大部分落于②3层砂质粉土层,上述两类土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易产生流沙或管涌现象,因此本工程的雨水管开挖沟槽必须将采取有效的降低地下水及基坑围护和水平支护措施,必要时对埋深小于4米的也进行井点降水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具体方法如下:1.管道深度<3.0m采用横列板支护,明沟排水的施工技术措施。
2.管道深度≥3.0m采用钢板桩围护,轻型井点降低水位的施工技术措施。
二、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架图1.窨井施工工艺2.开槽埋管施工工艺三、支撑及地基稳定性的设计1.支撑稳定性的设计1)计算作用于板桩的土压力强度,并绘出土压力分布图。
计算土压力强度时,应考虑板桩墙与土的摩擦作用,将板桩墙前和墙后的被动土压力乘以修正系数(对主动土压力则不予折减),钢板桩的被动土压力修正系数K、K’见下表:土的内摩擦角40°35°30°25°20°15°10°墙前被动土压力增大系数K2.30 2.00 1.80 1.70 1.60 1.40 1.20 墙后土压力减小系数K’0.35 0.40 0.47 0.55 0.64 0.75 1.00临时管涵工程施工区域土层相对应的内摩擦角等参数参见下表:层号名称层厚m层底标高m直剪固快(峰值)渗透系数温度20℃粘聚力C内摩擦角фKv10-7cm/sKh10-7cm/s①3冲填土0.5~4.8 5.1~0.7213.0403.0②1粉质粘土0.5~2.8 3.6~1.41222.5‘128.0210.0②3 砂质粉土10.2~16.0-8.7~-12.23 34.0’619.01500.0④淤泥质粘土2.0~6.6-12.81~-14.71212.0‘ 1.68 4.412)计算板桩墙上土压力强度等于零的点到基坑地面的距离y0。
在y0处墙前的被动土压力等于墙后的主动土压力,即:rkk p y0=P b+rk a y0y0=P b/r(k*k-k a)P b-开挖面处板桩墙后的主动土压力强度值(kN/m2);K a-主动土压力系数;K p-被动土压力系数;R-土的重度(kN/m3)3)按简支梁计算等值梁最大弯矩Mmax和两个支点的反力R a和P0;2.地基稳定性的设计p z=b(p-p c)/(b+2ztgθ)p z-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设计值;b-基础底面的宽度;p-基础底面压力设计值;p c-基础底面处图的自重压力标准值;z-基础底面下垫层的厚度;θ-垫层的压力扩散角,见下表:换填材料z/b中、粗、砾砂、圆砾,角砾粉质粘土,粉煤灰灰土0.25 >0.5 203062328四、排水及挖土1、明沟排水开挖施工中,先在槽中央开挖排水沟,使地下水不断流入排水沟,再开挖排水沟两侧土,如此一层层挖下去,直至挖到接近槽底标高时,将排水沟移至沟槽一侧或两侧。
开挖过程如图所示:排水沟的断面尺寸取底宽0.4m,深度0.4m,排水沟纵向坡度根据实际地下水量及排水沟长度,不小于1%,且坡向集水井。
在每节两端的窨井处设置集水坑,并配备足够数量的污泥泵和潜水泵等设备进行抽水,确保沟槽内无积水。
排水沟需要经常疏通,集水井需要经常清除井底的积泥,保持必要的存水深度以维持水泵的正常工作。
2、轻型井点1.井点施工工艺流程图:2. 井点管的计算井点平面采用单排线型布置,井管间距0.8m。
井管长度按以下公式计算:H≥H1+h1+i×L+0.5H—井点管埋设深度(不包括滤管长度)(m);H1—井管顶至槽底距离(m);h1—地下水位至槽地面以下距离(m) (取0.5m)地下水位降落坡度(单排取1:3);L—井点管至要降低水位点的水平距离(m);3.井点系统的埋设井点管的埋设采用钻孔法,钻孔法适应本次工程中渗透性较强的砂性土质。
1)施工顺序:a.钻孔:钻头直径为Ф300、Ф400。
b.下井点管:钻孔到达规定深度后,拔出潜水钻机,即下入井点管到达设计标高,井管上端固定,防止井管继续下沉。
c.填灌滤层砂:下入井点管后,立即向孔内填灌滤层砂,滤层砂所用黄砂规格按设计要求而选定。
d.抽水清孔:填灌滤层砂后的井点管要及时抽水清孔。
e.正式抽水:测定水位观测孔内水位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工程开挖施工过程中井点降水要继续进行。
2)轻型井点钻孔宜比滤管底深0.5m左右,钻孔孔径不小于30cm。
3)钻孔到位后,继续向孔内加入清水,将孔内泥浆加以稀释,拔出钻机,垂直插入井点管,在下井点过程中及时向井管内加入清水,增加井管自重,迫使下沉到位。
4)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迅速填灌滤层砂,以防孔壁坍塌,填灌应选用干净粗砂,填灌均匀,填至滤管顶上1-1.5m,防止颗粒堵塞滤管。
以保证水流通畅。
井孔填砂后,须用粘土封口,以防漏气。
5)每根井点管沉设后,要检验其透水性能,在填粗砂滤料时管口应有泥浆水冒出,管口注水后,管内水位下降。
6)用弯连管将井点管与总管接通。
7)井点管加砂后立即抽水,同时向孔内不断加入清水.利用井管内外水位差,使夹在黄砂里的泥浆不断被井点抽出,提高砂滤层的透水性能。
4.抽水1)井点系统安装完毕后,先进行试抽试灌,以检查有无漏气现场,发现死井、漏气和漏水现象进行补救处理,确保正常运转使用。
2)井点开始出水一般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正常的排水是细水长流,出水澄清。
3)如真空度不够,通常是由于漏气,应及时修复。
4)通过观测水位观测孔来掌握水位下降情况。
5)拆除井点管后,所留孔洞立即用砂填塞。
3、挖土及沟槽围护本工程开挖前应根据现场地理环境、管道直径、埋深、地面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复杂程度综合考虑后确定开挖沟槽的方法、支护措施和采用的机械设备。
开挖方案必须经工程师批准。
挖土应严格控制标高,防止超挖或扰动基底面,采用机械挖土前,必须在地下水位稳定在槽底以下0.5m时方可开挖。
挖土后及时支撑,以防止槽壁失稳而导致沟槽坍塌。
1.横列板支护的沟槽横列板支护时,挖土深度至 1.2m需要及时撑头挡板,以后每次撑板的高度一般控制在0.6m~0.8m。
横列板采用组合钢撑板(钢围令),其尺寸为长4m,宽20cm,厚6cm~6.4cm。
采用铁板与角铁焊接而成或用特殊型钢制作而成。
横列板要水平放置,板缝严密,板头齐正,深度要到碎石基础面。
沟槽支撑采用铁撑柱,铁撑柱二头要求水平,每层高度一致,每块竖列板上支撑不少于二只铁撑柱,铁撑柱的水平间距不大于3m,垂直间距不大于 1.5m,头挡铁撑柱距离地面一般为0.6m~0.8m。
铁撑柱在施工时要求其钢管套筒不得弯曲,支撑要充分绞紧。
沟槽挖土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施工方法,沟槽的头层土(1.0m~1.2m左右)采用挖掘机挖土,头层土以下的土采用8吨履带吊抓斗挖土。
机械挖土时采用人工修边。
为防止扰动槽底土层或超挖,机械挖土控制在距槽底土基标高30cm处,采用人工挖土,修整槽底,两侧开挖排水明沟。
根据沟槽长度设置集水井和抽水泵,确保在施工期间沟槽内不积水。
2.钢板桩支护的沟槽沟槽深度超过3m以上,开挖支护开始采用钢板桩。
根据现场支护条件和技术规范及实际经验,选用钢板桩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H+(T/H)L—钢板桩的长度H—沟槽的深度T—根据沟槽深度和土层物理力学性质选取的钢板桩入土深度。
钢板桩施打的方法为:根据沟槽边线先开挖钢板桩槽,宽度为0.6m,深度挖到土层,并要暴露地下管线和障碍物,然后采用振动锤压钢板桩。
压设钢板桩时,若遇地下管线应请公用管线的监护人到现场进行监护,并采用适当的保护措施。
钢板桩打设完毕后,可进行井点施工,当井点降水在沟槽底0.5m时可进行沟槽挖土。
钢板桩支护的沟槽挖土,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头层土采用挖掘机至2m,然后进行头道支撑,以后采用8吨履带吊抓土机挖土,人工配合修边,支撑采用铁撑柱,支撑的水平间距不大于3m,垂直距离不大于 2.0m,在管顶净距离0.2m处设置最后一道支撑。
为确保沟槽稳定,在挖至沟槽底时,距离沟底30cm处设置一道临时支撑,待基础完成后,在排管前拆除。
机械挖土要严格控制挖土标高,挖土至槽底标高30cm时,应停止机械挖土,采用人工挖土,然后休整槽底,清除淤泥和碎土。
若有超挖和遇障碍物清除后,采用砾石砂填实,不得用土回填。
机械挖土时要设专人指挥,有人维护施工现场安全和施工机械运转范围的围护标志。
沟槽挖出的土方临时堆土,高度不得大于 1.5m,离沟槽边的距离不得小于 1.2m。
在消防栓、管线阀门、窨井、测量标志等周围不能临时堆土。
五、管道基础槽底土基经验收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管道基础需按管材根据设计要求,选取不同的基础,并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施工。
1.雨水连管(HDPE管基础)管基按<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技术规程> DG/TJ08-308-2002,采用150mm厚砾石砂,再用50mm厚中粗砂找平。
管底位于①0层冲填土上,基础需加厚,采用300mm厚砾石砂,再用100mm厚中粗砂找平。
基础施工前必须复核标高,在沟槽底部每隔4m左右钉一只样桩,并用样尺检查桩顶标高,以控制挖土面、垫层面和基础面。
基础的底层土采用人工挖除,修整槽底、清除淤泥与碎石。
如有超挖,应用砾石砂填实,不得用土回填。
砾石砂基层按规定的沟槽宽度满堂铺筑、摊平、拍实。
厚度应均匀一致,并满足要求,且表面平整。
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要预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接口完成后,随即用相同材料填实。
2.雨水管道(HDPE管和玻璃钢夹砂管)基础管道基础采用30cm厚砾石砂,上铺10cm厚粗砂层。
管道基础应严格按照施工现场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施工。
基础施工前必须复核标高,在沟槽底部每隔4m左右钉一只样桩,并用样尺检查桩顶标高,以控制挖土面、垫层面和基础面。
基础的底层土采用人工挖除,修整槽底、清除淤泥与碎石。
如有超挖,应用砾石砂填实,不得用土回填。
砾石砂基层和砂层按规定的沟槽宽度满堂铺筑、摊平、拍实。
厚度应均匀一致,并满足要求,且表面平整。
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要预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接口完成后,随即用相同材料填实.六、管道排管及接缝处理1.HDPE管排管及接缝处理待用的管节应按产品标准进行逐节质量检验,不符合标准者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