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射频消融术护理详解

射频消融术护理详解


术后护理诊断
• 1、疼痛 与穿刺点、治疗后组织炎症水肿、被膜张力增 高有关。 • 疼痛护理措施 • 2、发热 与肿瘤的凝固坏死组织形成内源性致热物质有 关。 • 发热护理措施 • 3、潜在并发症:出血、胆汁漏、胆管狭窄、肝肾功能损 害、 出血 胆汁漏和胆管狭窄: 肝功能损害: 肾功能观察:
• 单结节型肝癌,病灶<5cm,最好<3cm • 肝内病灶数<3个。直径均<3cm • 原发灶已切除的转移性肝癌,转移灶直径<5cm, 数目<3个 • 无外科手术指征或拒绝手术以及需延长手术的患 者。 • 合并肝硬化,且无大量腹水。
• 肿瘤巨大,或弥漫性肝癌 • 伴脉管癌栓或临近器官浸犯 • 严重并发病,无法耐受治疗 • 全身情况差,或恶液质。
达到靶温度后持续7分钟后,然后进入 “冷却期”。
形成5cm消融灶
出院指导
射频消融(RFA)
概念:RFA 技术是近年新兴的治疗良恶性肿瘤的微创治疗技 术 应用:
肝脏、肺部 溶骨性骨转移瘤
实体性软组织
射频消融
肿瘤
肾、肾上腺、前列腺、子宫甲状腺、乳腺来自腹膜后射频消融
• • • • • • • 射频消融(RFA)技术原理 机制 适应症 禁忌症 作用 途径 优点
高温使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最终形成液化灶或纤维化,起 到原位灭活肿瘤组织作用; 高温使肿瘤周围血管闭塞并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向 肿瘤组织供血,可防止肿瘤复发或转移; 高温灭活的肿瘤组织由于细胞免疫表形的变化而具有瘤苗 作用,从而发生特殊的抗肿瘤免疫作用。
示意图
正常组织
急性热凝固
凝固性坏死
将针展开至:靶温度设置 功率设置 2 cm 3 cm 4 cm 5 cm 105℃ 105℃ 105℃ 105℃ 150W 150W 150W 150W
计时器设 置 15.0 14.5 14.0 7.0
治疗持续时间 达到靶温度后(您会听到蜂鸣声)持续 0.5分钟,将针展开到3cm 。 达到靶温度后持续0.5分钟,将针展开 到4cm。 达到靶温度后持续7分钟,将针展开到 5cm。
相应护理措施
1、心理疏导和精神安慰,及时解答病人提出 的问题。
2、讲解射频消融机制、过程、优点、术中配 合、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患者及家属信心。
3、介绍医生技术、设备,取得病人及家属信 任。增强患者及家属信心。 4、争取家庭成员积极配合,从多方面以关心。
术前护理评价
1、患者能够正确面对疾病和治疗。 2、情绪稳定,能主动和医护人员沟通,配合治 疗。 3、对治疗方案能理解。 4、信心增强,对医护人员信任感加强。
瘀点瘀斑等出血征象,并监测出凝血时间的变化。
对有出血者,术中、术后可应用止血药物3-7天。
胆汁漏和胆管狭窄
由于射频产生的高温可损伤胆管导致狭窄,或因肿瘤坏死 破溃所致。故应密切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有无持续高热 及巩膜皮肤黄染、大便及尿液颜色的变化,并应用抗生素 预防感染。
肝功能损害
射频治疗后坏死肿瘤组织的吸收加重肝脏组织的负担,可 引起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 对肝功能较差者,射频可引起黄疽或腹水。术后3天内应
疼痛护理措施
射频消融术后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因治疗后组织炎症水肿、 被膜张力增高所致,一般患者均可耐受,大多可自行缓解; 护理中应密切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予以舒适安静的环境
以利于休息,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学会放松技
巧,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发热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应密切观察意识、血压、脉搏、尿量、尿液颜色 及性质,记录出入量,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24小时尿量 不少于2000 ml。
术后护理评价
• 患者自诉术后疼痛能耐受,第二天疼痛缓解。 • 生命征平稳。 • 手术针眼处无渗血,周围皮肤无淤血。 • 无出现相关并发症。
保持稳定的情绪及乐观向上的态度;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在机体耐受的情况下可进行适当的 锻炼。运动量可循序渐进逐步增加; 进食高营养、高维生素、高热量、低盐、低脂肪清淡易消 化的饮食,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细嚼慢咽, 干果类食物适当; 按时服药(茵胆平肝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定期复查。 如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发热,腹痛、腹胀,及时来院就 诊; 指导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CT或B超、甲胎蛋白、肝功能, 以后每3个月复查1次,1年后每6个月复查1次。
肝脏射频消融术护理
xxx
目录
病例介绍
术前术后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肝癌疾病、射频消融术知识 相关介 绍 讨论
病例介绍
术前护理诊断
1.焦虑、恐惧:与担心肝癌治疗、预后有关 相应护理措施
2.知识缺乏:缺乏有关射频消融术相关知识有关 健康宣教,讲解相关知识内容,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疑 虑
若年老体弱者退热时应注意观察,严防出现虚脱现象;
若高热持续不退,应复查血常规,注意有无肝脓肿等并发 症发生。
出血
由于术前凝血机制障碍未得到纠正或肝功能不良、穿刺损 伤大血管可致腹腔内出血,因此,术后须严格卧床休息6
小时,穿刺部位压迫止血,严密观察敷料渗血情况及腹部
体征,并监测生命体征。 提醒患者活动时避免局部碰撞,观察牙龈出血及皮肤粘膜
卧床休息,鼓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
脂、易消化食物; 观察黄疽情况,给予保肝药物治疗; 应用利尿剂患者,应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尿量,密切观察 腹水情况,定期监测肝功能及电解质; 一般肝功能在1-2个月左右恢复到手术前水平。
肾功能观察
射频治疗使癌细胞坏死,大量蛋白分解,其产物被吸收入 血液可产生蛋白尿,再加治疗前禁食、术中出汗较多,易 发生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多于治疗后第2天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 持续1周左右,多
数在38.0- 38.5℃左右。这是因治疗后肿瘤的凝固坏死组 织形成内源性致热物质所致; 护理中应保持适当温度湿度,减少探视;监测体温,鼓励 患者多饮水,必要时予以静脉补液;
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3-5天,避免交叉感染。体温高于
38.5 ℃时可行物理降温,必要时应用药物降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