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课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公共艺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主要讲述了: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是美的结晶,人的审美活动也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活动之中。
艺术教育不仅是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发布了相关文件,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培养目标
(一)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操作的习惯。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3、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及敬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及自知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
(三)专业能力目标
1、进行美术学习。
2、训练学生的抽象空间造型能力、表现能力。
3、提高艺术修养。
4、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5、提高艺术创造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在教学环节中设置了2个项目,每个项目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实训内容。
重点是突出实际应用及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
本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1 课程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表1-2 课程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四、学习资源的选用
(一)教材选取的原则
上述教学内容要占教材篇幅的80%以上。
教材选用有较强的针对性,教材的练习题及实践环节组织合理。
教材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点,强化上机操作的训练。
五、教师要求
(一)具备承担本课程的能力,掌握美术的知识。
(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六、考核方式与标准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课程主要以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为主,考核涵盖任务全过程。
见表3。
表3 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
平时考核评价标准见表4。
表4 平时考核评价标准
项目公共考核评价标准见表4。
表4 项目公共考核评价标准
六、学习情境设计
基于通过学习情景来实现理论知识在工作系统化中应用的目的,本课程设计了四个学习情境。
每个学习情境从项目目标、项目任务、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学材料、使用工具、实施步骤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