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工程测量路线纵、横断面测量

道路工程测量路线纵、横断面测量


三、横断面图的绘制
绘图时一般先将中桩标在图中央,再分左右侧按 平距为横轴,高差为纵轴,展出各个变坡点。 绘出的横断面图。
设计线
道 路 中 心 设计高程50.35m 线
地面线
K5+080
先在BM1上测定各转点TP1、TP2的高程,再在TP1、TP2 上架仪,测定各桩点的高程。同样要从BM1测至BM2上, 检查高差闭合差。其原理即为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TP2
0+000 0+020 0+040 0+051 0+060 0+160 0+180 0+200
BM1
TP1
三、纵断面图的绘制
以横坐标为里程,纵坐标为高程。
一、基平测量(principal leveling)
1.水准点(bench mark)的设置。
(1)横向位置:不易破坏且方便之处。一般离中线 50—100m。


50-100m



线
水准点
K5+080
(2)纵向密度: 山区:相隔0.5km~1km; 平原区:相隔1km~2km
每5km、路线起终点、重要工程处,设永久性水准点。
一、横断面方向的确定
1、直线段——一般采用普通方向架测定。 2、圆曲线段——采用求心方向架。
3、缓和曲线段——该点的法线方向
选取缓和曲线上的一点P2——计算偏角值δ1——后视 P2点,拨角900±δ1 ,得P1点的横断面方向。
切线角β1
=
l12 2RlS
⋅ 1800 π
δ1 = 900 − β1 − θ12
0+000 0+020 0+040 0+051 0+060 4+160 4+180 4+200
BM1
BM2 平原区:1km~2km。 BM3
山区:0.5km~1km。
2.基平测量的方法
(1)路线——附合水准路线。 (2)仪器——不低于DS3精度的水准仪或全站仪 (3)测量要求 水准测量——按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往返
0+000 0+020 0+040 0+051 0+060 0+160 0+180 0+200
图形:水准仪中平测量
TP2
TP1 BM1
应从BM1测至BM2上,其高差闭合差的限差为: 高速、一级公路:±30 L 二级及以下公路:± 50 L 其记录格式见下表:
路线中桩高程测量记录表
(2)全站仪法
请看线路纵断面图的绘制
线路纵断面图的绘制
1、镜子里的女孩 2、美丽心情
§9.5 线路横断面测量(route acrossprofile survey)
n 目的——测定线路各中桩处垂直于中线方 向上的地面起伏情况,绘制横断面图,为 线路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n 方法——先确定横断面方向,再测定变坡 点间的平距及高差。
Θ12为P1至P2点的方位 角,可由P1、P2点的切 线支距法坐标求得。
二、横断面的测量方法
(一)要求:按前进方向分成左右侧,分别测量 横断面方向上各变坡点间(或至中桩)的平距 及高差。平距及高差的精度要求一般为0.1m。
(二)方法分类: 1、花杆皮尺法 适用于:山区低等级公路。精度低。
(横断面测量记录表如下。)
测, 闭合差不超过20 √ L或6√n (mm) 三角高程测量——一般按全站仪电磁波三角高程 测量(四等)规范进行。
二、中平测量 1、定义:
在基平测量后提供的水准点高程的基础上, 测定各个中桩的高程。
2、方法:
(1)水准仪法 从一个水准点出发,按普通水准测量的
要求,用“视线高法”测出该测段内所有中桩 地面高程,最后附合到另一个水准点上。
讲题:线路纵、横断面测量
内容提要:
§9.4 路线纵断面测量 §9.5 路线横断面测量
§9.4 路线纵断面测量 (route profile survey)
n 目的——测定线路中桩处的高程,绘制纵断面图 (profile),为线路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n 工作步骤——“先基平(principal leveling)后中平 (profile leveling)”
0.6m
11.0m
K4+000 6.0m
1.6m 8.5m
1.8m
地面线
横 断 面 测 量 记 录 表
2、水准仪法——水准仪测高差、皮尺丈量平距。 适用于:地形简单地区,精度高。
3、经纬仪视距法 适用于:地形复杂地区。精度较高。 4、全站仪法 适用于:地形复杂地区,精度高。 用全站仪的距量测量模式,即可显示出平距和高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