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园林概述第一节园林释义1.什么是“园林”?《21世纪世界彩色百科大全》中“园林”定义是:“以植物、山石、水体等做了美丽设计的居住生活的空间”。
目前在我国较为普遍认同的定义是“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中国最早的园林形式是“囿”。
西方最早的园林形式:神庙四周的神圣丛林(Sacred grave),是膜拜神灵的环境布置。
2.园林的别称3. 产业革命前园林的特点(1)绝大多数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归他们所私有,如苏州的私家园林、北京的皇家园林;(2)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3)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为主要目的,并没有自觉得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4)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4.现代园林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18世纪的产业革命促使各个国家工业文明的崛起,陆续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
工业文明的兴起带来了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为人们开发大自然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人们在从大自然获得前所未有的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因其无计划的掠夺性的开发而造成严重的破坏。
其结果是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水体和空气污染、气候改变,自然生态系统恶性循环、严重失衡。
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密集,大城市不断膨胀,居住环境不断恶化,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由早先的亲和状态逐渐转变为对立、敌斥的关系。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一些有识之士预见到这样状况继续发展下去必然会带来灾难性的恶果,相继提出种种改良学说,其中就包括自然保护的对策和城市园林方面的探索。
现代园林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运而生。
美国现代园林之父——F.L.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Olmsted 1822—1903)提出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以区别于传统的Landscape Gardening(景观园艺),并且在哈佛大学创办了景观规划设计专业,专门培养这方面的从业人员——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Landscape architect)。
就其所从事的工作范畴当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宜,Olmsted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两个内容:一、通过对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来保护自然资源,将大地风貌和自然景观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部分而加强维护和管理;二、是针对大城市的污秽、邋遢和恶劣的居住环境,提出补救的办法,即“把乡村带进城市”,建立公共园林、开放性的空间和绿地系统。
5.中国的现代园林▪中国的产业革命来得迟一些,工业文明的发展略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园林的发展过程与西方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都有着相同轨迹和发展趋势,园林的概念和范畴也有了新的界定。
中国园林在鸦片战争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不仅出现了公园,西方造园艺术也大量传入中国。
▪中国园林的范围不仅包括古代流传下来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宅第园林)、寺观园林、风景名胜园林等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扩大到了人们进行游憩活动的大部分领域:居住小区中的小块绿地、街心广场中的小游园、城市中各种形式的公园(文化公园、体育公园、儿童公园、纪念性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等)、城郊的大块绿地、自然风景区(或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休养胜地等。
6. 如果总结中外现代园林所涵盖的内容,可对现代园林学或景观规划设计作下面的定义:“它是一门对土地进行设计、规划和管理的艺术,它合理的安排自然和人工因素,借助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本着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原则,最终创造出对人有益、使人愉快的美好环境。
”-----(摘自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的定义)这个定义中园林所包涵的内容更加广泛,除通常所谓的造园、园林绿化外还包括更大范围的区域性规划和管理,甚至是国土性的景观、生态、土地利用的规划经营,是一门综合的环境科学。
第二节园林设计的范畴♦尺度较小的微观景观规划设计:侧重点:建筑小品形式、园林构图及空间序列、植物种类的选择工程举例:游园设计、庭院设计、花园设计、园林小品设计;♦尺度较大的中观景观规划设计:侧重点:场地规划(建筑、结构、设施、地形、给排水、绿化的时空布局、场地与周围交通、环境)等系统相互协调联系。
工程举例:城市公园设计、主题公园设计、城市广场设计、滨河绿带设计、居住区绿地设计;♦尺度巨大的宏景观规划设计:侧重点:自然资源(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资源)及社会人文资源评估分析、规划)工程举例:自然保护区规划、国家风景名胜区保护、旅游区规划、大尺度景观工程构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四章园林艺术的特征一、园林艺术的综合性1 . 园林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植物学、生态学、建筑学、土木工程学、美学等),更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文学、绘画、宗教、哲学等)2 .园林艺术尽管牵涉到很多学科和艺术门类,但它毕竟是一门独立存在的艺术,作为综合性的艺术,应该吸收其他艺术形式,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和手段,增强园林艺术本身的表现力和魅力。
二、审美与实用功能的统一性1 . 园林是一种带有实用性的艺术,对于使用艺术来说,实用功能是其存在的前提,也是直接制约其美学价值的因素.2 .古典园林主要是满足精神上的审美要求,而现代园林的功能地位更为突出.3.园林艺术要求其实用功能和审美特性的高度统一,如果片面强调实用,忽视以致否定审美,园林也就不成为艺术了三、技术上.经济上和园林艺术上的统一性1 . 园林的经济性首先表现在园林选址和总体规划上,其次表现在设计和施工技术上.园林建设的总投资,园林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和其使用期间维修费用等,都是衡量园林经济性的重要方面.2 .科学技术水平与园林艺术审美有着直接的关系,造园技巧极大的促进园林艺术的发展.第五章园林美的创造第一节形式美的设计一、形式美的要素1、色彩——形式美的第一要素(1)色彩的感觉:1)温度感: 2)胀缩感: 3)距离感: 4)重量感: 5)面积感:6)兴奋感:(2)园林的色彩1)天然山水和天空的色彩:常作背景处理2)园林建筑和道路、广场、假山石等的色彩3)园林植物和动物的色彩2、点•点是一种最简洁的形态,在园林艺术中,通常以“景点”的形式存在;•园林构图中,以景点的分布来控制全园,在功能分区和游览内容的组织上,景点起着核心的作用。
•点在平面上的布局是否均衡,直接关系到布局的合理性。
3、线•线条是最基本的视觉要素之一,园林景物的轮廓和边缘形成特定形式的园林风景线,在构图中十分重要。
因为每一种线的变化都具有特殊的视觉效果,具有审美价值。
•直线:人们设想的抽象的线,具有纯粹性,充满力度;•曲线:灵活舒展,表现悠扬、柔美、轻快的风貌,表现自然,飞檐翘角、曲径通幽、小溪蜿蜒等;•斜线:具有特定的方向性和动向,如山石的雄伟或起伏就在于斜线表现的动势。
4、形状(面)•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的形状千姿百态,但仍然可以用各种基本的几何形来进行概括。
•如圆形、方形、三角形、多变形等。
5、空间•园林艺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空间艺术。
•园林设计首先必须有空间。
•造园是在既定的空间上进行空间经营,分割空间,深化空间,拓展空间,从而在有限的园林空间中,创造出无限的精神空间。
•“移天缩地”、“小中见大”、“咫尺山林,多方胜景”、“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等6、质感•感触到素材的结构而产生的:•粗糙:野蛮的、男性的、缺乏雅致的情调;•细致光滑:女性的、优雅的情调;•金属:坚硬、寒冷、光滑的感觉;•布帛:柔软、轻盈、温和的感觉;•石头:沉重、坚硬、强壮的感觉;•质感有自然和人工之分二、形式美的基本规律1、多样统一规律•在园林中求得协调和统一:首先,应当明确园林的主题和格调,然后决定切合主题的局部形式,选择对这种表现主题最直接,最有效的素材。
2、对称与平衡•对称:规则性强,容易取得安定的统一,具有整齐、单纯、寂静、庄严等优点;之所以有寂静、消极的感觉,是由于其图形容易用视觉判断,见到一部分就可以类推其他部分,对于知觉就产生了不抵抗。
对称之所以是美的,是由于部分的图样经过重复就组成了整体,因而产生了一种韵律。
•如今艺术家的构图倾向于不对称的平衡,不对称的平衡是应为注意的焦点不放置在中央,所以形状上是不对称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对比照应规律•把互相对立的事物合乎逻辑的联系在一起,突出矛盾双方最本质的特征,以构成强烈的对比,使艺术作品的形象更加鲜明,使主题思想更加深刻,从而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布局的对比:•(2)大小的对比:•(3)开合的对比:(4)明暗的对比:(5)色彩的对比:(6)疏密的对比:(7) 动静对比:4、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园林构图中,园林景物本身,景物与景物、景物与总体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长、宽、高的大小关系。
比例是园林构图中用于调和景物尺寸的基本手段之一。
和谐的比例是完美构图的条件之一,可以使人产生美感。
比例只能表明各种对比要素之间的相对数比关系,不能涉及对比要素的真实尺寸,要确定园林景物的真实尺寸大小,必须应用人与物的对比关系,这种对比关系就是尺度。
影响比例与尺度的因素:(1)功能与性质决定了园林构图的比例尺度(2)材料、结构及工程技术条件决定了比例尺度(3)周围环境影响比例尺度(4)植物的生长会改变比例尺度5、节奏与韵律(1)简单韵律即由同一组成因素作有规律的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如等距栽植的七叶树的行道树,等高、等距的梯级登山道,等高、等距的游廊、宣传廊等。
(2)交替韵律即由两种以上组成要素有规律地交替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
如“溪湾柳间栽桃”;两个品种相间种植的行道树;一段梯级与一段平台交替布置等.(3)渐变韵律即由同一组成因素有规律地增加或有规律地减少出现的逐渐变化的连续构图。
色彩由深到浅的变化,体形由小到大的逐渐变化都能构成渐变韵律(4)起伏韵律即由某一组成因素有规律增加和有规律减少同时出现的起伏增减变化的连续构图。
如山脊地形线、林冠线的有起有伏,水岸线、林缘线的有进有退。
(5)拟态韵律即由某一组成因素有规律纵横交错或多个方向出现重复变化的连续构图。
如在园林铺地中,以卵石、片石、水泥板、砖瓦等不同材料,可按纵横交错的各种花纹,组成连续图案,设计得宜,能引人人胜。
空间的开合、明暗变化,平面上有曲折断续,竖向上有起伏高低,都能产生良好的韵律节奏感。
第六章园林的叠山理水一、选址布局1、选址:造园必须先选择园地,然后才能规划布局。
因此《园冶》将相地列为第一篇,并把园地分为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六种形式。
认为山林地最适宜造园,"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有悬,有平有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功。
"对村庄地、郊野地、江湖地、认为也是适宜造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