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我国对自然保护区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是( A )A.国家环境保护总局B.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C.国务院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国务院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保护行政主管部门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 D )A.人与物的关系B.人与环境要素的关系C.人与自然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3.现代外国环境法产生阶段的立法特征主要是( A )A.针对环境污染实行控制立法B.加强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立法完备阶段C.针对野生动物保护立法D.针对国际环境问题立法4.国务院第一次向全国发出注意环境污染的警告是由下列哪一事件引发的?( C )A.海河流域污染B.淮河流域污染C.官厅水库与北京西郊污染D.滇池污染5.基于环境问题自身的特点和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首先提出“预期的环境政策”、强调采取预防性措施的是( B )A.《人类环境宣言》B.《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C.《内罗毕宣言》D.《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6.为弥补、恢复、更新自然资源的减少、流失或破坏而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收取的费用是( D )A.开发使用费B.保护管理费C.惩罚性收费D.资源补偿费7.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可以划定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的是( D )A.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B.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C.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D.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以及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8.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负责防止海岸工程和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主管机关是( A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C.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D.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统一主管、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
其具体内容是:⑴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主管全国海洋环境的保护工作;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内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并主管防止海岸工程和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
⑵国家海洋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开展科学研究,并主管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海洋倾废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负责船舶排污的监督和调查处理,以及港区水域的监视,并主管防止船舶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
⑷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渔港船舶排污的监督和渔业港区水域的监视工作;⑸军队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军用船舶排污的监督和军港水域的监视工作。
9.我国就主要水系的水污染防治制定的第一个专门行政法规是( B )A.《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B.《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C.《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D.《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1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1类标准(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适用于( B )A.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0类B.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C.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2类;3类标准:工业区D.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类11.向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颁发经营许可证的机关是( B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12.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按照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 A )A.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类B.生产用地、城市用地和生态用地三类C.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四类D.基础设施用地、城市发展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三类13.我国《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 B )A.集体所有B.国家所有C.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D.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投资者所有《水法》第三条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
14.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企业、电力企业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的水土保持方案必须由下列哪一机关批准?( A )A.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C.县级以上城建行政管理部门D.县级以上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关于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各级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
15.依照全国人大的决定,在有条件的地方,年满11周岁的健康公民每人每年应当义务植树( C )A.1棵B.3棵C.3-5棵D.7-9棵16.为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受益的单位和个人征(D)A.渔业资源保护费B.渔业资源增值费C.渔业资源补偿费D.渔业资源增值保护费关于渔业资源增殖和保护的规定:实行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受益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专门用于增殖和保护渔业资源。
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分:海洋渔业资源费和内陆渔业资源费两大类。
17.依照我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的规定,下列哪一类野生植物禁止出口?( A )A.未定名或者新发现并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B.濒危的野生植物C.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D.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18.目前专门规范我国排污费征收、使用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是( A )A.《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B.《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C.《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D.《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下列气体中属于国际公约管制的温室气体是( A )A.二氧化碳B.哈龙C.甲烷D.乙醇20.在专属经济区内,对沿海国的权利义务表述错误的是( C )A.沿海国对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承担国际义务B.沿海国对生物资源的养护和管理享有主权权利C.沿海国享有绝对的主权权利D.沿海国有义务确立有关生物资源的捕捞总量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范围内并不独享强制执行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和单行法的关系是(ABCDE )A.它们同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B.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是在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C.单行法是基本法的具体化D.基本法是单行法的立法依据E.基本法主要对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作出原则性规定,单行法则针对特定的环境保护对象作出具体的规定22.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确立的许可证形式有(AE )A.城市建设用地许可证B.海洋倾废许可证C.总量控制许可证D.森林采伐许可证E.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许可证我国环境与资源管理中的许可证制度:《城市规划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农药登记规定》、《文物保护法》、《渔业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均有相应规定。
23.中国现行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有(BCDE )A.《放射性污染防治法》B.《水污染防治法》C.《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E.《海洋环境保护法》自1979年颁布实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试行)》以来,我国的环境污染防治立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的体系主要是由下列:海洋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以及有毒有害物质安全管理等六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或规章所组成。
24.按照我国《草原法》的规定,在下列哪些地区可以建立草原自然保护区?(ABCDE )A.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类型B.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区C.饮用水水源区的草原D.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科研价值的草原E.有重要人文遗迹的草原25.国家对个体采矿实行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允许个人开采的矿产资源有(BCD)A.矿产储量规模较大的矿产资源B.零星分散资源C.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D.为生活自用而开采的少量矿产资源E.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矿产资源26.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求对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老城区、古城遗址、文物古迹、名人故居、古建筑、风景名胜和古树名木等,应当采取下列哪些严加保护的措施?(ABCDE )A.禁止乱占、乱拆、乱挖、乱建B.禁止任意迁动位置C.在遗迹周围划定保护地带D.禁止受到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损害E.限期治理遗迹周围污染严重的企业27.下列有关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表述正确的有(CE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实施总量控制的水体B.实施总量控制的水体,不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C.向实施总量控制水域排放重点污染物的企业或单位,必须承担排污量削减任务D.向实施总量控制水域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或单位,承担排污量削减任务E.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决定要实施总量控制的水体《水污染防治法》在环境污染防治法律规范中率先规定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实行总量控制制度,即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物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并对有排污量削减任务的企业实施该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制度。
28.国际社会就管理外空活动达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际规范有(BCDE )A.外空适用“先占先有”的主权排他原则B.各国进行外空活动必须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C.禁止任何国家对外空或者天体造成污染D.各国对外空享有平等的受益权E.各国应该采取措施避免外空事件对地球环境造成负面影响29.促进“持续增长”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的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文献是(AB )A.《我们共同的未来》B.《增长的极限》C.《寂静的春天》D.《封闭的循环》E.《大自然的权利》30.环境污染侵害发生之时,为了避免损害结果的发生,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以下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AE )A.排除妨碍B.停止侵害C.消除危险D.恢复原状E.赔偿损失一、《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赔偿损失;(八)支付违约金;(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赔礼道歉。
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
二、我们把《民法通则》规定的十种责任方式,从性质和作用上分成三种类型:⑴防止性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