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代码:0022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6条的规定将环境分为()A.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B.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C.乡村环境和城镇环境D.区域环境和全球环境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现的生态规律是()A.“协调稳定”律B.“负载定额”律C.“时空有益”律D.“物物相关”律3.规定环境中各类有害物质(或因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容许含量的环境标准是()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C.环境监测方法标准D.环境基础标准4.2008年政府机构改革中新成立的国务院环保部门是()A.环境保护委员会B.环境保护部C.国家环境保护总局D.国家环境保护局5.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环保专项资金不得用于()A.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B.区域性污染防治项目C.环境卫生、绿化项目D.污染防治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6.依照我国《清沽生产促进法》的规定,列入污染严重企业名单的企业不公布或者未按规定公布其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的()A.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公布B.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贸部门公布C.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质监部门公布D.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公布7.我国《森林法》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五倍的树木,拒不补种树木或者补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林业主管部门代为补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
这一规定中,“费用”的性质属于()A.开发使用费B.生态补偿费C.保护管理费D.惩罚性收费8.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请求环保部门处理。
此处“处理”的性质是()A.行政指导B.行政处分C.行政调解D.行政裁决9.从预防的角度看,国家实施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防治以及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A.环境立法B.环境行政C.环境司法D.环境教育10.2008年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A.不得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B.可以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必须缴纳超标排污费C.实行征收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的“双收费”制度D.对所排放的水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制度11.可以对国家大气环境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标准的地方国家机关是()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12.关于“域外适用”,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情形是()2A.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内的有害废弃物运输至公海海域倾倒的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C.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有害废弃物运输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的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内,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污染的13.属于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区域”的是()A.工业集中区B.商业中心区C.文教科研区D.乡村生活区14.下列情形中,适用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是()A.排入水体的废水的污染防治B.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C.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D.液态废物的污染防治15.我国《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规定,新化学物质登记证持有人应当自每次实际生产、进口或者将新化学物质转移到使用者之日起5日内,将新化学物质生产、进口及流向情况备案表提交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A.省级经贸部门B.县级经贸部门C.省级环保部门D.县级环保部门16.我国《土地管理法》将土地分为()A.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B.农用地、工业用地和未利用地C.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D.工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17.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水土保持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各级人民政府的()A.环保部门B.农业部门C.水行政部门D.林业部门18.依照我国《水法》的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A.工业生产用水的需要B.农业生产用水的需要C.航道运输用水的需要D.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19.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为()A.1年 B.2年3C.3年D.4年20.依照《草原法》的规定,对国家所有的草原,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的机关是()A.国务院B.环保部门C.国土资源部门D.农业部门21.下列属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所保护的野生动物的是()A.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野生动物B.被人类驯化的野生动物C.濒危、珍稀的野生动物D.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水生野生动物22.依照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才能进入的区域是()A.核心区B.缓冲区C.实验区D.外围地带23.在国际环境法实施的经济刺激手段中,“泡泡制”主要表现为()A.金融保险B.生态标志C.财政补贴D.弹性许可证24.规定了“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性文件是()A.《控制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C.《关于持久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D.《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未选均无分。
2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区别于一般法律的主要特征是()4A.法律手段的综合性B.法律规范的技术性C.法的本质的阶级性D.法的职能的社会性E.保护利益的共同性26.我国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包括()A.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C.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D.其它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E.环境标准27.依照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国务院环保部门负责审批的是()A.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区的项目B.涉及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C.国务院审批的建设项目D.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E.对环境问题有争议的项目28.《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A.突发环境污染事件B.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C.辐射环境污染事件D.危险化学品污染事件E.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事件29.为防止固体废物的非法转移,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A.禁止中国境内的固体废物出境倾倒、堆放或处置B.禁止中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或处置C.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固体废物D.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E.禁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危险废物530.我国《森林法》把林权分为()A.国家林权B.集体林权C.机关团体林权D.企业法人林权E.公民个人林权31.依照《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是()A.自然景物集中,环境优美的区域B.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C.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自然区域D.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自然遗迹E.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32.被称为“确立法律原则之补助资料”的国际环境法辅助性渊源包括()A.国际条约B.国际习惯C.一般法律原则D.司法判例E.公法家学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3.简述“三同时”制度。
34.简述我国环境立法中“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概念及其特征。
35.简述我国水资源费与用水收费制度中的水费的区别。
36.《环境保护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简述该规定的基本含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7小题12分,第38小题8分,共20分)37.论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的固体废物管理原则。
(12分)38.什么是公众参与原则?该原则在我国环境保护立法中是如何体现的?(8分)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9小题12分,第40小题8分,共20分) 39.内蒙某地区草原水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植被相对完好。
20世纪90年代末,当地6政府通过招商引资从外省引进一家已被责令关闭的造纸厂。
2000年3月,该造纸厂在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部门审批的情况下开始投产生产,并非法占用集体所有的草场就地挖掘占地4000亩的污水池,以每年250万吨的排污量向其中排放COD超过国家标准60倍的工业废水。
污水池常年散发恶臭,且污染了当地的饮用水源,造成草原严重污染和生态破坏。
该集体组织的牧民出现头晕、恶心、缺乏食欲等症状;牲畜抓膘率和春季接羔率明显下降,绵羊大量掉毛,山羊产绒量下降。
受害牧民遂向环保部门投诉,要求造纸厂恢复草原植被、承担赔偿责任,并请求环保部门关闭该厂。
经查证属实,环保部门依职权就造纸厂未经环保审批就投产生产的行为作出了行政处罚的决定,同时建议受害牧民就恢复草原植被向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就损害赔偿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此外,环保部门还向当地政府建议依法关闭造纸厂。
当地政府认为,造纸厂对地方有很大贡献,牧民要以大局为重,所以造纸厂不能停产,更不能关闭。
在这种情况下,草原主管部门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结果造成该污染纠纷迟迟未能获得解决。
2002年初,由于排污池内污水结冰膨胀,挤压堤坝,引发了大规模的溃坝。
喷涌而出的污水所淹之处都是黑褐色。
这次溃坝共造成18户牧民的约2000头(只)牲畜的损失,污染周边草场4293亩,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酿成了一场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
问:(1)本案中,环保部门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6分)(2)请结合《草原法》有关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的规定,就当地政府对本案的认识和草原主管部门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
(6分)40.某化工厂于2003年6月建成,在污染防治设施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生产,其烟囱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全部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规定。
然而从2004年7月开始,位于烟囱下风向1公里处的500亩桔园的桔树陆续非正常落果且大量落叶,损失200万斤。
县农业局专家调查发现桔园管理良好,未发生任何明显病虫害,为此作出了“桔园中未发生病虫害,桔子落果也与农户施肥、施药无关,可能与大气污染有关”的结论。
后经县环保部门监测发现,桔园中靠近企业一侧的桔树落果较多,落果桔子中硫化物和氟化物的含量较高,在落叶中含氟量更高。
且距离企业越近,这种7情况越严重。
由于桔园上风向仅有该化工厂一家企业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硫化物和氟化物,而桔树对硫化物和氟化物十分敏感,环境适应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