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排水工程施工全套课件

给排水工程施工全套课件


⑶ 冲积土: 由于江、河水流搬运所形成的沉积物。 特征:浑圆度和分选性都更为明显,常形成砂 层和粘性土层交迭的地层。
第1章 土石方工程与地基处理
1-1 土的工程性质及分类 1-2 场地平整施工 1-3 沟槽、基坑开挖 1-4 沟槽及基坑支撑 1-5 土方回填 1-6 地基处理 1-7 土石方爆破施工
开端 向前 向后 结尾
第1章 土石方工程与地基处理
土石方工程施工的特点:
1、影响因素多且施工条件复杂 2、量大面广且劳动繁重
1-1 土的工程性质及分类
1-1 土的工程性质及分类
一、土的形成
1、定义:土是由岩石风化生成的覆盖在地表 上碎散的、没有胶结或胶结很弱的颗粒堆积物。 工程上的土大多是在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
纪(或系) 世(或统) 晚期 全新世 中期 年代(距今) <0.25万年 0.75-0.25万 年 早期 1.3-0.75万年 晚更新世 12.8-1.3万年 中更新世 71-12.8万年 早更新世 距今71万年 前
1、《水力学》、《给排水工程结构》、 《建筑材料》 2、《给水管网》、《排水管网》
开端 向前 向后 结尾
绪 论
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土力学》 《基础工程》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地基处理手册》、《水利工程施工》
开端
向前 向后
结尾
第1章 土石方工程与地基处理
给水排水工程施工


第5章 室外管道工程施工
第1章 土石方工程与地基处理
第6章 管道的特殊施工
第2章 施工排水
第7章 室内管道施工
第3章 钢筋混凝土工程
第8章 常用设Βιβλιοθήκη 几自控系统安装第4章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施工
第9章 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
开端
向前
向后
结尾
绪 论

1、内容多,学时少。

2、与工程实际结合非常紧密。 3、要记的内容多。(与基础课的区别)
开端
第四纪 更新世
向前 向后
结尾
1-1 土的工程性质及分类
2、土的搬运和沉积 根据搬运方式不同分为残积土和运积土。 残积土:母岩表层经风化作用破碎成为岩屑或 细小颗粒后,未经搬运,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 特征:颗粒表面粗糙、多棱角、粗细不均、无 层理。 运积土:风化所形成的土颗粒,受自然力的作 用,搬运到远近不同的地点所沉积的堆积物。 特点:颗粒经过滚动和相互摩擦,具有一定的 浑圆度。 沉积过程中受水流等自然力的分选作用而 形成颗粒粗细不同的土层。
第1章 土石方工程与地基处理
渗透问题
1963年,意大利265m高的瓦昂拱坝上游托克山左岸发生 大规模的滑坡,滑坡体从大坝附近的上游扩展长达1800m, 并横跨峡谷滑移300-400m,估计有2-3亿立方米的岩块滑 入水库,冲到对岸形成100-150m高的岩堆,致使库水漫过 坝顶,冲毁了下游的朗格罗尼镇,死亡约 2500 人,但大坝 却未遭破坏。 我国连云港码头的抛石棱体,1974年发生多次滑坡。 1998年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水时,万里长江堤防经受了严 峻的考验,一些地方的大堤垮塌,大堤地基发生严重管涌 ,洪水淹没了大片土地,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的威胁。 仅湖北省沿江段就查出4974处险情,其中重点险情540处中 ,有 320 处属地基险情;溃口性险情 34 处中,除 3 处是涵闸 险情外,其余都是地基和堤身的险情。
第1章 土石方工程与地基处理
1954年兴建的上海工业展 览馆中央大厅,因地基约 有 14m 厚的淤泥质软粘土, 尽管采用了 7.27m 的箱形 基础,建成后当年就下沉 600mm。1957年6月展览馆 中央大厅四角的沉降最大 达1465.5mm,最小沉降量 为 1228mm。1957 年 7 月, 经苏联专家及清华大学陈 希哲教授、陈梁生教授的 观察、分析,认为对裂缝 修补后可以继续使用 ( 均 匀沉降)。
3、质量要求高、与相关施工过程紧密配合
施工前所要准备的资料:
了解施工区域的地形地物、水文地址和气象资料、掌握土壤 的种类和工程性质;明确土石方施工质量要求、工程性质、 施工工期等施工条件,
提前做的工作
根据资料拟定施工方案、计算土石方工程量、选择土壁边坡 和支撑、进行排水或降水设计、选择土方机械、运输工具及 施工方法。
第1章 土石方工程与地基处理
意大利比萨斜塔 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比萨 斜塔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因地基土层强度差,塔 基的基础深度不够,再 加上用大理石砌筑,塔 身非常重,1.42万吨。 500多年来以每年倾斜 1cm的速度增加,比萨斜 塔向南倾斜,塔顶离开 垂直线的水平距离已达 5.27m,比萨塔的倾斜 归因于它的地基不均匀 沉降。
变 形 问 题
第1章 土石方工程与地基处理
变 形 问 题
虎丘塔位于苏州市西北虎丘公 园山顶,原名云岩寺塔,落成 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 961 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悠久 历史。 1980年6月虎丘塔现场 调查,当时由于全塔向东北方 向严重倾斜,不仅塔顶离中心 线已达2.31m,而且底层塔身 发生不少裂缝,成为危险建筑 而封闭、停止开放。虎丘塔地 基为人工地基,由大块石组成, 块石最大粒径达1000mm。人工 块石填土层厚 1 - 2m,西南薄, 东北厚。下为粉质粘土,呈可 塑至软塑状态,也是西南薄, 东北厚。塔倾斜后,使东北部 位应力集中,超过砖体抗压强 度而压裂。
第1章 土石方工程与地基处理
强度问题
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严 重倾倒,是地基整体滑 动强度破坏的典型工程 实例。 1941年建成的加 拿大特朗斯康谷仓,由 于事前不了解基础下埋 藏厚达16 m的软粘土层, 初次贮存谷物时,就倒 塌了,地基发生了整体 滑动,建筑物失稳,好 在谷仓整体性强,谷仓 完好无损,事后在主体 结构下做了70多个支承 在基岩上的砼墩,用了 388个500KN的千斤顶, 才将谷仓扶正,但其标 高比原来降低了4m 。
开端 向前 向后 结尾
1-1 土的工程性质及分类
根据搬运的动力不同,运积土可分为七类: ⑴坡积土:残积土受重力和短期性水流(如雨水 和雪水)的作用,被挟带到山坡或坡 脚处聚积起来的堆积物。 特征:堆积体内土粒粗细不同,性质很不均匀。 ⑵洪积土:残积土和坡积土受洪水冲刷,挟带到 山麓处沉积的堆积物。 特征:具有一定的分选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