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常识
40、曹丕,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41、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人,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28、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 。
29、贾谊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
30、贾谊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37、班固,东汉杰出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汉书》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和《史记》、《后汉书》、《三国志》一起称为“前四史”。
38、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编著的《史记》,它记叙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创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魏晋南北朝
39、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表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精神的《龟虽寿》至今传诵不绝。
4、老子,姓李名耳,又名老聃。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5、老子的思想含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提出“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
6、老子的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
7、孙子,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代表作品是(《孙子兵法》),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25、《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
26、《左传》相传是春秋鲁国左丘明所著,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
先秦两汉时期
27、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34、“两司马“指西汉的(司马迁)和(司马相如)。二人代表了西汉文学的主要成就,故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35、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著作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36、王充,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他的《论衡》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是我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
文学常识填空题
春秋战国时期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3、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认为这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15、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法家)学派创始人。时人尊称“荀卿”。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16、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桀亡,不为尧存”的天道观,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其学说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意识和要求。
17、荀子所著《荀子》一书,善用类比和引证的、墨子,明翟,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广大人民反对战争的意愿。
9、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尊称“(亚圣)”。
10、孟子的主张是行“(仁政)”,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
11、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其最终的目的任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
12、《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先秦极具文学特色的散文专辑,常采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和寓言故事增强说服力,如“揠苗助长”等。
13、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和老子同为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主张顺应自然,不与世争,逍遥无为与天地间。
14、庄子及其后学者著有《庄子》一书。唐代以后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他创作许多寓言故事,如“螳臂当车”、“东施效颦”等等。
31、刘安 ,西汉皇族,淮南王。是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奉汉武帝之命所著《离骚传》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他曾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鸿烈》亦称(《淮南子》)。
32、司马迁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21、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著有《吕氏春秋》,又名《吕览》。
22、《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儒家“四书”。
23、《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2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诗价值最高。
33、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8、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一套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封建君主统治术。
19、(《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选入课本的有《扁鹊见蔡桓公,五蠹》。
20、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