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第一题(填空、选择)
1管径159*4.5,流体的运动黏度为9.0*10^5m^2/s,为了使流体处于层流状态,则最大流量为()。
2流体流动中,两并联管路,管长相等d1:d2=1:2,则两管路的流量V1:V2=( )。
3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为H=A-Bqv^2,那么两个泵并联后,特性曲线变为()。
4在考虑到沉降过程中颗粒之间的干扰后,粒径较大的颗粒的沉降速度()自由沉降速度。
5已知沉降室的长、宽、高,空气的密度、黏度,可以沉降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为0.2m/s,则生产能力为()。
6换热器使用多管程的目的
7第I类物质,当温度降低时,原溶剂、萃取剂之间的互溶性(),界面处的分层面积(),溶质在萃取相中的浓度()。
(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
8旋风分离器气体流量不变,温度升高,临界直径()。
9板间距减小,则漏液线()、液泛线()、夹带线()(上移、下移、不变、不确定)。
10恒速干燥阶段又叫()阶段,降速干燥阶段又叫()。
11通过筛板塔的压降包括()、()、()。
12精馏塔某两层塔板气液流相如图,互成相平衡的两流股为()、(),成操作平衡
的两流股分别为()、()和()、()。
13精馏塔保持进液组成XF、塔顶馏出液组成XD不变,当进料中气相分率变大时,q ()、最小回流比()。
14转子流量计通过的流量增大时,压差()。
第二题(流体流动)
从敞口水槽向敞口高位液槽输送流量,管径为
59*4.5,流量为8.5m^3/h,密度,黏度给出,全部管长(包括全部局部阻力)为85m,从水槽到压差计测压点管长为35m,(包括所有局部阻力),泵的效率为75%
提示:4000<RE<60000时,λ=0.3164/RE0.25
(1)求泵的轴功率
(2)求压差计液位高度,已知z,求R
第三题(过滤)
恒速过滤速度为0.075m3/min,过滤时间为20min,此时的压差为∆p,过滤常数,qe给出,转为恒压过滤,10个滤框,尺寸为635*635*25,c已知,问当滤框完全充满时的恒压过滤时间。
第四题(传热)
传热面积为S0=50m2,管径为25*2.5,空气流量为20000kg/h,cp,t1=30 ℃,t2=80℃,T=120℃,α0=12kw/(m2.K),空气为湍流,忽略管壁和污垢热阻,问当空气流量增大一倍时,出口温度为多少。
第五题(精馏)
XF=0.45,XD=0.95,XW=0.02,R=nRmin,相对挥发度为2,q=1.1,塔顶全凝器,塔底再沸器
(1)求R
(2)求提馏段液气比
(3)塔底最后一块塔板上气相提浓为0.016,求Emv。
第六题(吸收)
纯溶剂吸收,气相流率为55kmol/h,入塔气相溶质摩尔分数为0.06,吸收率达
到95%,塔径为1.2m,比表面积为228,有效率为90%,气相传质分数为
0.35,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65倍,Y=2.21X,H=5.5m
(1)完成分离任务需要的塔高
(2)吸收剂循环使用,解吸不完全,使得吸收剂入塔摩尔比为0.001,气相流率不变,气液比为最小气液比的1.65倍不变,问该吸收塔能否达到
吸收率为95%。
第七题(干燥)
新鲜空气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0.6,预热到140℃,出干燥器温度为48℃,干燥产品量为10000kg/h,进干燥器温度为35℃,质量分数为19%,出干燥器温度为75℃,质量分数为13%,给出cp,干燥器内不补充热量,热量损失为预热器供热的10%,20℃的饱和蒸汽压。
(1)求新鲜空气量
(2)预热器热负荷
(3)热效率
八实验
1压力表测得的压力是否为管路中被测压力,为什么
2湿球温度与空气的哪些性质有关
3在精馏实验中,乙醇-貌似是丙醇系统,说明温度,组成在塔内的变化情况
4在水吸收氧气,如果提高气相流速,则传质效果怎样变化,为什么
实验流程设计:既能测得离心泵的性能,又能对文丘里流量计进行校验,标出设备、仪表,说出要测得主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