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学位论文系别:中文系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名:**运城学院2013年6月毕业论文题目:农村小学常见错别字的分析及研究——以东辛封小学为例系别:中文系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名:**指导教师:***运城学院2013年6月农村小学常见错别字的分析及研究——以东辛封小学为例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错别字现象一直是语文教师讨论的热点话题,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错别字现象呈日益上升趋势。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问卷调查、收集学生作业中错别字和访谈的方式来进行分析及研究,提出纠正错别字的相应对策,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错别字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Common Wrongly Written in Rural PrimarySchool——Take East Xinfeng PrimarySchool as an ExampleAbstract:During the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the wrongly written phenomenon is always a hot topic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 which is also a big problem in Chinese teaching. In recent years,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e wrongly written phenomenon shows a trend of rising. Aiming at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will use questionnaire survey, collect students' wrongly written in homework and interview ways to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is phenomenon, putting forward to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correcting the wrongly written. I want to be able to better help pupils' Chinese learning and teacher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ork.Key words: Rural primary school ; Chinese teaching ; Wrongly written目录引言 (1)一、调查的设计 (1)(一)调查时间 (1)(二)调查对象 (2)(三)调查目的 (2)(四)调查方法 (2)二、调查的情况及分析 (2)(一)小学生错别字现状 (2)(一)小学生错别字的原因调查 (3)三、研究对策 (8)(一)学生在思想上重视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9)(二)教师应重视识字教学,在教学中运用普通话 (9)(三)规范社会用字,创造良好的用字环境 (10)结语 (11)参考文献 (12)附录一 (13)附录二 (17)附录三 (19)致谢 (29)引言文字是人类记载、传递、交流信息的工具。
在使用这种工具时,都要求语言文字纯洁、严格、规范。
汉字错别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语言文字运用的不规范现象,它像毒瘤一样,正侵蚀着汉字的健康肌体。
识字教学与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写字教学则是小学语文教学基础中的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实施,对各学段学生的识字与写字有了具体的要求。
其中,对1—2年级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会写。
”对3—4年级学生的目标要求是:“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习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左右会写。
”对5—6年级的学生目标是:“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同时,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从‘重识写轻’到‘识写并重’。
”①为了完成上述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正确书写汉字,尽量减少错别字。
“避免和消灭错别字,是语文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是在小学学习语文的时候就应该注意解决的一个问题。
”②在国内,这一课题已经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及其他关注语文教学研究人员及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并为此提出诸多研究策略,为语文教学工作做出很大贡献。
如冯胜军《小学生写错别字的成因及对策》,文中基于理论的角度从汉字自身、教师自身、学生自身及教材四方面对错别字进行研究。
而仅从这个角度去分析研究错别字,难免会出现一些理论和实际不能完全相符的疏漏。
本文则兼顾学生与教师,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查找学生作业本中的错别字、对个别教师进行访谈,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从而更能理性的分析这一现象,更好的减少错别字。
一、调查的设计(一)调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②李秉德.关于小学生作文中错别字情况的一个小型调查[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48~154.2012年9月4日至2012年12月20日 2013年4月6日(二)调查对象东辛封小学3—6年级82名学生;东辛封小学全体教师20人;东辛封小学教学主任许瑞琪、四年级语文老师柴效贞、五年级语文老师张玲霞。
(三)调查目的通过调查,能够准确了解当前小学生错别字的现状,促使学生及语文教师重视这一问题,并根据教学实况,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对策,从而减少或避免错别字。
(四)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
对学生和老师发放问卷,发放学生问卷82份,收回80份,对教师发放问卷20份,收回20份,共计102份,收回100份。
2、收集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
将收集到的错别字进行整理,为分析错别字举出实例。
3、访谈法。
对个别语文教师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问卷设计: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错别字的当前状况、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三个方面。
教师问卷共17题,其中1—15为选择题(个别为多选题),16—17为想法建议题。
学生问卷共15题,其中1—14为选择题(个别为多选题),15题为想法题。
二、调查的情况及分析(一)小学生错别字现状小学生错别字现象一直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小学生错别字的现状,在东辛封小学进行此项调查。
在错别字现状调查过程中,经过整理数据,从问卷中呈现出了以下态度:表一表二从图表一中可以看出,在是否书写错别字上,41.25%的学生经常写错别字,58.75%的学生有时写错别字,没有学生认为自己从不写错别字。
同时,60%的教师认为学生经常写错别字,其余40%教师认为学生有时写错别字,而没有教师认为学生不写错别字。
图表二在对错别字严重程度的调查中可以看出,42.5%学生认为错别字情况严重,而80%教师认为学生错别字情况严重。
综合以上两个图表可以得知,当前农村小学错别字现象严重,绝大部分学生在平时都写错别字,在访谈中得知近几年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有上升的趋势。
错别字现象不利于小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字基础,对小学生日后的升学考试,尤其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每错一字减一分”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因此,我们需要对此问题加以研究。
(一)小学生错别字的原因调查错别字是汉字在书写和运用中错字和别字的总称。
所谓错字,就是笔画、结构有错误,不合乎规范的字。
《辞海》中说:“错字是错误的、不正确的字。
”即:本无其字而误写之。
如:在学生作业中找出“拌”写成“彳半”、“缕”右下部分的“女”写成“木”、“街道”的“街”右边的“亍”写成“寸”。
(见附录图片)所谓别字,就是字本身没有笔画、结构上的错误,而是把甲字当作乙字来写,张冠李戴。
顾炎武《日知录》中“别字者,本当为此字,而误写为彼字也,今人为之白字,乃别音之转。
”①如:学生作业中的“欺骗”的“骗”写成“遍”、一万的“万”写成“方”、砍柴的“柴”写成“紫”、“演奏”的“奏”写成“秦”。
(见附录图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顾炎武.日知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99.书写错别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问卷中主要是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对错别字成因进行调查。
同时,在对教师进行访谈过程中找出错别字的成因如下:1、客观原因(1)汉字自身的特点汉字的数量极其庞大,《新华字典》中收字11100个左右,并且笔画多,结构复杂,在两千多个常用汉字中,平均每个字就有11.2笔。
再加上汉字的笔画有横、竖、撇、捺、挑、折、钩、点八种,而且由这八种笔画交互错杂而成的字非常多,不少字形体或偏旁相似,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能写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很容易混淆。
且同音字很多,在普通话中,有1000 多个单音节同音字,存在一字多音、一音多字的现象。
因而这些因素造成了学生在书写汉字时经常容易出现错误。
如学生“己”和“已”、“衷”和“哀”、“戌”“戍”“戊”、“恕”和“怒”、“土”和“士”、“由”“甲”“申”分不清等。
在对学生错别字自身特点调查中,经统计分析,数据如下:(1)汉字自身特点的影响(2)笔画、形、音、义的影响(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的教师认为汉字自身特点对学生错别字有很大影响,15%教师认为汉字自身特点对学生书写错别字有影响。
其中错别字类型主要集中于笔画错误、字形相近错误、偏旁错误。
这三类错别字类型在学生问卷中统计为72.75%。
由此数据看出,汉字自身的复杂性是导致错别字重要的原因之一。
(2)方言的影响“方言是一种语言在时间和空间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方变体。
”①这些变体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与共同语有所不同,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山西境内的方言可以划分为晋方言和中原官话两部分。
而河津市东辛封小学则属于山西南部即汾河片,属于北方方言中的中原官话区。
其发音特点为前后鼻音容易混淆,如“星星”和“心心”,后鼻音与后鼻音相混,如“红”与“黄”。
在调查方言对错别字的影响中,统计数据如下:(1)方言对错别字的影响(2)方言中的语音对错别字的影响(学生问卷)从调查问卷中得知,95%的教师认为方言对错别字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调查中77.75%学生认为方言对其写错别字有影响。
其中,50%学生集中于前后鼻音不分,30%集中于后鼻音与后鼻音相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