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选)专家讲座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幻灯片

(优选)专家讲座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幻灯片

(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 教育。)
• “6条”改“5条”
•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 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 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 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 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 ● 原课标: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 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 • 要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
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 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 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 导者与•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 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 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 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 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4.“双基”变“四基”
•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 “四基”与数学素养: • ●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 ●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 ● 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 ●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组组长、东北师大 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了“数学教学的四基”, 引起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以前强调的双 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教学重视基 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 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 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 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 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现 在提出的四基不但包括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
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
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
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
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
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
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
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
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
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3.关于数学观的修改
• 原课标: • ●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
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 ●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
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 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 ●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 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 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 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 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 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 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原来的“三句话” • ●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现在的“两句话”
• ●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 展
• (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
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
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 (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 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 展。
什么是有效的教学活动
•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 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 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 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
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 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 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中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
•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 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 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 数学学习方法。
课标修改稿:
• ●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 ●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
语言与工具 …… • ●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
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 ● 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
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注重启发式:
•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 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 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 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 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 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优选)专家讲座小学数学新 课程标准解读幻灯片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 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
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 明了和全面。
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充分体现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创新方法,力求减负等特点。
新修订课标主要呈现以下九大变化:
1. 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
•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 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 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 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 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 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 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 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 信心。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 ● 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 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2.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
• ●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 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 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 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 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 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 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