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经济文化
毕刈,又遣内侍持于朝堂示百
官。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 粒差小,不择地而生。 ——《宋史·食货》
宋代谷物移植图
2、租佃契约关系的确立
3、手工业、商业与货币的流通 (1)门类众多的手工业
唐代裙子 南宋黄昇墓出土 窄袖女夹衫与直裙
瓷器有花纹,始于宋。
南宋景德镇瓷器兴起原因
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而盛
于两宋。在宋代,由于地主经济的进一 步发展,城市生活的更加繁华,不但宫
廷内设有“教坊”,在较大的城市中都
有歌楼伎馆,有些贵族官僚豪绅的家里 也有歌伎舞女,为可以歌唱的词的普遍 发展提供了条件,词在宋代文坛上遂占 据了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辉映。北
宋 代 女 词 人 李 清 照 像
(2)唐宋江南农业
梯田
王祯:《农书》卷十一《田制》:
梯田,谓梯山为田也。夫山多地少之处,除磊石及峭壁例同 不毛,其余所在土山,下自横麓,上至危巅,一体之间,裁 作重磴,即可种艺。如土石相半,则必迭石相次,包土成田。 又有山势峻极,不可展足,播殖之际,人则伛偻,蚁沿而上, 耨土而种,蹑坎而耘。此山田不等,自下登陟,俱若梯磴, 故总曰梯田。上有水源,则可种秔秫,如止陆种,亦宜粟麦。
“果木集于朱雀门外及州桥之西,谓之果子行,纸画儿 亦在彼处行贩”。
(3)纸币的出现
4、中世“都市”革命
(1)从坊市到街市
(2)市民阶层与市民文化
文化高度繁荣
1、中唐以来的学术转向与新儒学 的产生
2、传统史学的突出成就
3、宋词
4、话本小说
5、戏曲 6、绘画
1、中唐以来的学术转向与新儒学的产生
市场的发展形成城市、镇市、草市(墟市)三级金字塔 型结构。城市中坊、市界限已完全打破,面街之处皆可
开店,大城市夜有夜市,凌晨有“鬼市”。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卖生鱼则用浅抱桶,以柳叶间串清水中浸,或循街出 卖”。 “又东十字大街……茶坊,每日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
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1)儒、释、道的融合与儒学复兴
皮锡瑞
2、关于宋学
宋学与理学
北宋一代的儒学家们,…思考方法及其所钻研的课
题,都已与由汉到唐的儒生们大不相同。他们所具 有的共同特点是:1.都力图突破前代儒家们寻章摘 句的学风,向义理的纵深处进行探索;2.都怀有经 世致用的要求。 理学是从宋学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支派。…理学家则 是专讲求修养身心性命之学的那一部分人,…是把
第五节
两宋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一、经济全面发展与都市繁荣
二、文化高度繁荣
一、经济全面发展与都市繁荣
1、经济重心的南移
2、租佃契约关系的确立
3、手工业、商业与货币的流通 4、中世“都市”革命
1、经济重心的南移
(1)唐宋人口与垦田
宋代人口增长很快,到北宋末年达到1.2亿左右,是唐朝的 1.5-2倍。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 12世纪末,中国人口约达1亿,其中:金:大于4000万;宋: 约6000万。 北宋的垦田至少在700-750万顷之间,比唐朝高出300万顷 以上。
宋词坛的代表人物为柳永和苏轼。
话本小说
早在唐代就出现了“说话”和“市人小说”,到了宋代,
随着城市的日趋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娱乐生活需求的
“说话”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宋时的“话”是 故事的意思,“说话”就是讲故事,说话的底本就叫“ 话 本”。说话的内容,有说经、讲史、小说,其中以小说最 受欢迎。宋代话本流传至今的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以 及《京本通俗小说》等。话本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其重大的 影响,元明以来的一些章回小说很多就是在宋代话本的基
“为学功夫”、即具体的修养方法。这些方法的条目主
要来自《四书》及早期道学的讨论,而特别集中于心性 的功夫。
2、传统史学的突出成就
(1)官修史书与史学批评
(2)《宋词
两宋时期,中国文学的主流是新兴的词。
北 宋 文 学 家 苏 轼 像
盖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细民,必求垦佃,犹胜不稼。
其人力所致,雨露所养,不无稍获。然力田至此,未免艰食; 又复租税随之,良可悯也。
(大中祥符四年(1011))帝 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
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
斛,分给三路为种,择民田高 仰者莳之,盖早稻也。内出种 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后又 种于玉宸殿,帝与近臣同观;
一为自然环境,蕴藏优良陶土。 二为宋室南渡,旧名窑之瓷器不能获
得,景德镇凭借自然优势获得大发展,
仿制各地名瓷,逐渐成为制瓷业集大
成之地。元以后,宫廷所需瓷器,都
由景德镇制造。
景德镇瓷器
(2)商业的繁荣
墟市与庙市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三: 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 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 又蜀有痰市,而间日一集,如痰疟之一发,则其俗又以冷热 发歇为市喻。 方逢辰:《蛟峰文集》卷五《芳润堂记》: 青溪之南,去邑三十里,曰云程, ……而南有墟市,富者商者鸠 焉,其水陆达杭、越,通衢、建,凡舟车日夜之所奔走,皆 夺吾山川芳润之实以去之者。
蜀学(苏轼)等分支。其中,程颢、程颐兄弟对理
学的发展和完善有突出作用。
●以不同方式为发源于先秦的儒家思想提供了宇宙论、
本体论的论证。 ●以儒家的圣人为理想人格,以实现圣人的精神境界为 人生的终极目的。 ●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为根本道德原理,以不同方式论 证儒家的道德原理具有内在的基础,以存天理、去人欲 为道德实践的基本原则。 ●为了实现人的精神的全面发展,而提出并实践各种 陈 来 论 宋 明 理 学 的 特 点
宋学更加深邃化、抽象化了的一些学人。
——邓广铭《略谈宋学》
陈植锷
理学是宋代儒学在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后形成的新儒学。
(3)理学的产生与理学家的实践活动
仁宗时,胡瑗、孙复、石介三人聚徒讲学,后人尊
为“三先生”,其授徒摒弃汉、唐注疏,不重章句
训诂,而是通过讲论形式探索经书义理,力求把握 儒家学说的实质。开宋代儒学新气象。 神宗前后,出现王学(以王安石为代表,又称荆公 新学)、洛学(程颢、程颐兄弟)、关学(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