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7水环境信息系统(最新最全)
7水环境信息系统(最新最全)
水体污染类型
化学型污染 系指随废水及其他废弃物排入水体 的 酸、碱、有机和无机污染物造成的水体污染。
物理型污染 指色度和浊度物质、悬浮固体、 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物理因素造成的水体污染。
生物型污染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病菌、寄生 虫等造成的水体污染。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6.1 水体及水体质量
最初认为水污染是指进入水体的外来物质,其 量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它只强调了 外来物质的量,而忽视了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随着科学的发展,美国藻类学家Patrick(1953) 认为水污染的定义是指任何带进水体的物质能使水 生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以致破坏接受系统中生命 的平衡状态。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水质监测的监测项目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分别规定的监测项目如下:
(1) 生活污水监测项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悬浮物、氨氮、总氮、总磷、阴离子洗涤剂、细菌 总数、大肠菌群等。
(2) 医院污水监测项目:pH、色度、浊度、悬浮物、 余氯、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致病菌、细菌总 数、大肠菌群等。
受到污染的长江水域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水里的死鱼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铁路桥 附近的 水更黑
桶中为被污染的井水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未经 处理 的高 浓度 生产 废水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无 奈的人 们在河 中取水 浇油菜
6.1 水体及水体质量
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的对象:水环境现状监测和水污 染源监测。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唯一的河水也被污染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水资源 污染,生灵 涂炭,渔民 无鱼可打。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河流污染
云南滇池爆发蓝藻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湖泊富营养化造成的大面积水华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富营养化现象-赤潮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海底油田井喷造成的石油污染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6.1 水体及水体质量
续表3.1
必测项目
选测项目
湖泊、 水库
水温、pH、悬浮物、总硬度、溶解氧、 透明度、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 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氰化物、砷、 汞、六价铬、铅、镉等
钾、钠、藻类(优势种)、 浮游藻、可溶性固体总量、 铜、大肠菌群等
排污河 根据纳污情况确定 (渠)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扩散性污染源(酸雨、放射性沉降物)
6.1 水体及水体质量
水污染原因 (1)工业废水:浑、臭并含大量溶解和悬浮的有机 质和无机质; (2)农地排水和水土流失:化肥、农药; (3)生活污水:有机质、肠胃病菌和寄生虫; (4)工业废渣的溶解; (5)大气污染物的降落:如酸雨。
2002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约631亿吨(不 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1.5%,生 活污水占38.5%。
西班牙被原油污染的海岸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受石油污染的小鸟》
南水北调工程源头丹江口水库污染触目惊心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被污染的渤海湾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被污 水环抱 的一个 个村庄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黑水从这里下泄
生 活 在 污 染 水 中 的 群 众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6.1 水体及水体质量
我国的水污染的特征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状况、居民生活生产习惯和我国工
农业发展的模式及现状决定了我国水污染的以下特征:
(一)污染不断加剧,水质恶化日趋严重 据2000年水质监测资料,全国河流水质在11.4万公
里评价河长中,Ⅰ类水河长占4.9%,Ⅱ类水河长占 24.0%,Ⅲ类水河长占29.8%,Ⅳ类水河长占16.1%, Ⅴ类水河长占8.1%,劣Ⅴ类水河长占17.1%。全国符 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评价河长的58.7%。
(3) 地表水监测项目 (表3.1) (4) 工业废水监测项目(表3.2)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6.1 水体及水体质量
表3.1 地表水监测项目
必测项目
选测项目
河流
水温、pH、悬浮物、总硬度、电导率、 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 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挥发酚、 氰化物、砷、汞、六价铬、铅、镉、石 油类等
(3) 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 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
(4) 为国家政府部门制订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规划, 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 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 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6.1 水体及水体质量
【水体(water body) 】是水的集合体。包括 江、河、湖、海、冰川、积雪、水库、池塘等, 也包括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汽。水体是河流、 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冰川、海洋等 “地表储水体”的总称。
分类: 按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地表水、地下水) 按区域:指某一具体的被水覆盖的地段。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6.1 水体及水体质量
我国的水污染的特征
(三)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不容轻视
水库水质在评价的139座主要水库中,有118座水 库水质良好,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在未达到地面 水Ⅲ类的水库中,水污染极为严重的劣于Ⅴ类水质水 库有8座,分别是山西册田和关河水库,山东墙夼、雪 野、黄前、尼山和田庄水库以及新疆柳沟水库。对93 座水库进行了营养化程度评价,处于贫营养状态的水 库14座,处于中营养状态的水库65座,处于富营养状 态的水库14座。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6 水环境质量信息管理GIS开发
6.2 水体质量评价方法
1、水体质量评价标准
①《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②《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6) ③《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④《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⑤《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我国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工厂废水。1991年报道废水 总量为336.2亿吨,其中70%是工业废水。中国42个城市的处 理污水能力还不到5%。不少城市的供水水源——地下水也已 受到酚、氰、砷等不同程度的污染。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6.1 水体及水体质量
水污染的定义
早在18世纪时,人们从实践中认识了水污染 (water pollution)。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6.2 水体质量评价方法
1、水体质量评价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把水域主要功能划分为五类: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
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
底泥 砷、汞、铬、铅、镉、铜等
硫化物、有机氯农药、有 机水体及水体质量
类别 火力发电、热电
表3.2 工业废水监测项目 (节录)
监测项目
pH、悬浮物、硫化物、砷、铅、镉、挥发酚、石油类、水温等
煤矿(包括洗煤) 焦化 石油开发 石油炼制 制药
pH、悬浮物、砷、硫化物等
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硫化物、挥发酚、氰化物、石 油类、氨氮、苯类、多环芳烃、水温等
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6.1 水体及水体质量
水质监测的目的
(1) 对进入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地表水体污染 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 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 对生产过程、生活设施及其他排放源排放的各类废 水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硫化物、氟化物、氯化物、 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 总铬、铜、锌、大肠菌群、 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铀、镭、钍等
饮用水 源地
水温、pH、浊度、总硬度、溶解氧、化 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亚 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 砷、汞、六价铬、铅、镉、氟化物、细 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锰、铜、锌、阴离子洗涤 剂、硒、石油类、有机氯 农药、有机磷农药、硫酸 盐、碳酸盐等
Par 6 水环境信息系统
§6.1 水体及水体质量 §6.2 水体质量评价方法 §6.3 湖库富营养化及调查 §6.4 水体质量监测与管理分析 §6.5 河流水质监测子系统 §6.6 河库水质监测子系统 §6.7 饮用水源地水质管理子系统 §6.8 水质自动监测信息管理子系统
6.1 水体及水体质量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6.1 水体及水体质量
我国的水污染的特征
(三)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不容轻视 湖泊水质在评价的24个湖泊中,9个湖泊水质符
合或优于Ⅲ类水,4个湖泊部分水体受到污染,11个 湖泊水污染严重。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情况为: 太湖Ⅱ、Ⅲ类水质断面占12%,Ⅳ类水质断面占64%, Ⅴ类水质断面占12%,劣于Ⅴ类水质断面占12%;中 营养水平的水域占太湖总面积的16.5%,富营养水平 的占83.5。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6.1 水体及水体质量
水资源现状(2)
世界用水量的统计数据示意图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50年来, 人类对淡水的消耗量增加了一倍。造成淡水紧缺的更重要的原因 是水污染十分严重。水不能循环使用,这是对水资源的最大破坏, 而且还直接危害了人类的健康。 1977年联合国“水”会议秘书 处发表公告,指出全世界40亿人口中有70%得不到安全的饮用水。
监测项目
pH、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挥发酚、氨氮等
纺织、印染 造纸
皮革及皮革加工
pH、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挥发酚、硫化 物、苯胺类、色度、六价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