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淮南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安徽省淮南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安徽省淮南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 (17分) (2018九上·廉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上下一白________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③客此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章从听觉的角度,描写作者雪夜独行时万籁俱寂的肃杀冷寂,表达其怀才不遇和清高自赏的孤傲。

B . 文章主要运用白描手法,从远到近,描画了一幅淡雅的湖山夜雪图,用空阔之景和渺小之物渲染出苍茫之境。

C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既是客人的惊叹,也写出了作者的心声,侧面表达了作者幸逢游人的欣喜。

D . 文章以舟子的话收束全文,“痴”字既体现了俗人的看法,也表现了作者与同饮者的闲情雅致。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2. (6分) (2018七下·邗江期中) 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

(王维《竹里馆》)(2) 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4)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

(韩愈《晚春》)(5)万里赴戎机,________。

(《木兰诗》)(6) 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7)请写出自己积累的表达诗人爱国情怀的两句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3. (3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

我还顺着人们远tiào()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chù()立在蓝天下面。

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玄神迷啊。

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

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濒濒出现:丽江,丽江。

(1)给语段中加下划线字注音。

亭台楼阁________ 堤上________(2)根据拼音写汉字。

远tiào________chù________立(3)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4. (1分)名著阅读。

(1)《格列佛游记》一书的作者是(国籍)作家。

(2)《格列佛游记》中写道:“我获得自由两个星期后,小人国的内务大臣告诉我:‘在外国人看来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

’”这两大危机一个是;另一个是。

(3)《格列佛游记》是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7九上·金堂期末) 八年级举行“长城长存公民公责”系列语文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

网友发布的图片显示,有一段长城的城墙顶面经过修缮后,被一层灰色物质覆盖,原有的方砖和条石没有显露。

发布帖子的网友“魏永贤”称,“原本残缺的垛口墙等都被抹平了,野性十足的长城成了被硬化的‘路面’。

这种修葺,还不如不修,简直比破坏还可怕。

”长城保护专家董耀会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长城在人们心中有非常高的地位,这样的修葺破坏了长城原本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因为当人们站在那里的时候,已经无法与伟大的文化遗产对话。

中国长城学会《万里长城》杂志编辑部主任郑严表示,这种修缮的长城破坏了文物原貌,因此才会被诸多网友称为“保护性破坏”。

(2)班级将召开一次“长城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

(3)下面有一副描写长城的对联,请赏析它的精妙。

对联:长城万里今犹在帝王千年早已枯。

(4)保护长城,刻不容缓。

下面两幅图片是辽宁野长城未抹平前和抹平后的对比图。

请仔细观察图片,配上一则广告宣传语。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6. (20分) (2020七上·黄浦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梦冰心①她回想起童年的生涯,真是如同一梦罢了!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军服,佩着一柄短短的军刀,骑在很高大的白马上,在海岸边缓辔徐行的时候,心里只充满了壮美的快感,几曾想到现在的自己,是这般的静寂,只拿着一枝笔儿,写她幻想中的情绪呢?她男装到了十岁,十岁以前,她父亲常常带她去参与那军人娱乐的宴会。

朋友们一见都夸奖说,"好英武的一个小军人!今年几岁了?"父亲先一面答应着,临走时才微笑说,"他是我的儿子,但也是我的女儿。

"②她会打走队的鼓,会吹召集的喇叭。

知道毛瑟枪里的机关。

也会将很大的炮弹,旋进炮腔里。

五六年父亲身畔无意中的训练,真将她做成很矫健的小军人了。

③别的方面呢?平常女孩子所喜好的事,她却一点都不爱。

这也难怪她,她的四围并没有别的女伴,偶然看见山下经过的几个村里的小姑娘,穿着大红大绿的衣裳,裹着很小的脚。

匆匆一面里,她无从知道她们平居的生活。

而且她也不把这些印象,放在心上。

一把刀,一匹马,便堪过尽一生了!女孩子的事,是何等的琐碎烦腻呵!当探海的电灯射在浩浩无边的大海上,发出一片一片的寒光,灯影下,旗影下,两排儿沉豪英毅的军官,④在剑佩锵锵的声里,整齐严肃的一同举起杯来,祝中国万岁的时候,这光景,是怎样的使人涌出慷慨的快乐的眼泪呢?⑤她这梦也应当到了醒觉的时候了!人生就是一梦么?⑥十岁回到故乡去,换上了女孩子的衣服,在姊妹群中,学到了女儿情性:五色的丝线,是能做成好看的活计的;香的,美丽的花,是要插在头上的;镜子是妆束完时要照一照的;在众人中间坐着,是要说些很细腻很温柔的话的;眼泪是时常要落下来的。

女孩子是总有点脾气,带点娇贵的样子的。

⑦这也是很新颖,很能造就她的环境--但她父亲送给她的一把佩刀,还长日挂在窗前。

拔出鞘来,寒光射眼,她每每呆住了。

白马呵,海岸呵,荷枪的军人呵......模糊中有无穷的怅惘。

姊妹们在窗外唤她,她也不出去了。

站了半天,只掉下几点无聊的眼泪。

⑧她后悔么?也许是,但有谁知道呢!军人的生活,是怎样的造就了她的性情呵!黄昏时营幕里吹出来的笳声,不更是抑扬凄婉么?世界上软款温柔的境地,难道只有女孩儿可以占有么?海上的月夜,星夜,眺台独立倚枪翘首的时候:沉沉的天幕下,人静了,海也浓睡了,--"海天以外的家!"这时的情怀,是诗人的还是军人的呢?是两缕悲壮的丝交纠之点呵!⑨除了几点无聊的英雄泪,还有甚么?她安于自己的境地了!生命如果是圈儿般的循环,或者便从"将来",又走向"过去"的道上去,但这也是无聊呵!⑩十年深刻的印象,遗留于她现在的生活中的,只是矫强的性质了--她依旧是喜欢看那整齐的步伐,听那悲壮的军笳。

但与其说她是喜欢看,喜欢听,不如说她是怕看,怕听罢。

⑪横刀跃马,和执笔沉思的她,原都是一个人,然而时代将这些事隔开了......⑫童年!只是一个深刻的梦么?一九二一年十月一日(1)给“怅惘”的划线字注音 ________(2)阅读文章内容,填写以下表格。

(3)第①段划线句“他是我的儿子,但也是我的女儿。

”,父亲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4)第⑪段中说“横刀跃马,和执笔沉思的她,原都是一个人”中“执笔沉思”,呼应了前文的哪句话?根据你对作者的了解,写出一篇她的文学作品名字。

(5)读完此文,你觉得作者的童年经历塑造了她怎样的性格品质?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7.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①有一段时期我正在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想要解释存在我心中已久的疑问。

疑问是这样的:刚刚从人工孵卵器孵出的小雁鹅,总是把第一个碰到的生物认作是自己的母亲,并且一心一意地跟随着她;但是水鸭子就不同了,凡是由人工孵卵器养出的小凫,总是极其羞怯,难以接近,每次一出壳,就赶紧逃开,躲到附近的暗角里不肯出来。

这是什么缘故呢?②记得有次我把一堆水鸭蛋拿给一只麝香鸭代孵,小凫的羽毛一干,也是马上就逃走了,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们抓了回来。

又一次我让农场里的一只胖大白鸭代孵,那些小家伙却高高兴兴地跟在她后面,好像她是它们真正的母亲似的。

我猜想关键一定在母鸭的叫声上,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不过白鸭的叫声却和水鸭一样──这是因为农场的家鸭原是由野鸭驯养而来的,在这段驯养的过程之中,野鸭羽毛的颜色和身体的形状都已大变,但是叫法却还保持原样。

③我因此得到一个颇为清晰的结论:如果我要小凫跟着我走,我得学母凫一样叫才行。

“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哞哞的叫声,小牛就以为他是母牛。

”布什的诗句正是这种情况的最佳写照。

④于是我立刻着手去做这个实验。

就在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天,我把一窝待孵的水鸭蛋放在人工孵卵器里。

小凫一出壳,羽毛刚干,我就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

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

我的猜想因此完全得到证实:新出世的雏凫只对母凫的叫声有本能的反应,却不知道母亲该像什么;只要会像母鸭一样叫唤,不管是只肥胖的北京鸭还是一个更胖的人,都成了它们的母亲。

⑤不过,这个代替物却不能太高。

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势。

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

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

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

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

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⑥小鸭子和雁鹅不同,小鸭子对母亲的需索不休,带它们真是累人的差事。

想想看,我不但得蹲在地上爬行,还得不停地嘎嘎地叫,这真不是好玩的。

⑦不过为了探求真理,也只好忍受这种考验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