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理论与实务00150历年简答题

金融理论与实务00150历年简答题

2009.4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33.简述民间信用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方向。

(第一章)(1)信用货币的概念;(2)从人民币产生的信用关系来说,人民币是人民银行的负债,人民币持有人是债权人;(3)从人民币发行的程序看,人民币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出去的,或是直接由发放货款投放的,或是由客户从银行提取现钞而投放的。

人民币的发行或回笼,相应要引起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变化。

34.简述可保利益原则确定的根据和意义。

(第十一章)利息率和收益率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1)对于存款来说,由于到期偿还金额与最初投资资本金是一样的,因此利率与收益率是一样的;(2)但是对于大多数债权凭证来说,由于二级市场价格是波动的,债券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话,实现的价值就是不确定的,从而使实现的收益率或高于或低于票面利率;(3)反映投资者实际获利水平的收益率,可被定义为有效利率,在正常生活中常常被直接称为利率。

35.简述订单驱动与报价驱动两种场内交易系统的特点。

(第七章).(1)是统一发行银行券的需要;(2)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清算机构的需要;(3)是建立商业银行资金后盾的需要;(4)是进行金融监督的需要。

36.简述股票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

(第***章)(1)媒介资金融通,对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2)支持规模经济;(3)价格发现;(4)调节宏观和微观经济。

37.简述采用消费物价指数度量通货膨胀的优缺点。

(第***章)(1)通货膨胀使流通领域原来的平衡被打破,使正常的流通受阻;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是不均衡的,商品会向价格上涨更快的地方流动,打破企业之间原有的购销渠道,破坏了商品的正常流向;(2)通货膨胀在流通领域制造或加剧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加深通货膨胀的程度。

38.简述货币政策传导的一般过程。

(第十四章). (1)可控性不同:一般情况下,财政政策的可控性较强,货币政策的可控性较弱;(2)透明度不同:财政政策的透明度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稍弱;(3)时滞性不同;财政政策的认识时滞短而决策时滞长,货币政策的认识时滞长而决策时滞短。

(4)功能效应不同:实施扩张性政策时,财政政策的功能见效快,货币政策功能受制约较多;而当实施紧缩性政策时,货币政策的功能可以被灵活运用,财政政策的功能发挥则阻力较大。

2009.7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33.简述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国际货币的特点。

(第一章)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只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

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34.简述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具体表现。

(第一章)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只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不与工商企业和个人发生直接的信用关系。

35.简述信托的职能。

(第一章)(一)财产管理职能(二)融通资金职能(三)协调经济关系职能(四)社会投资职能。

(五)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职能。

36.简述最大诚信原则对被保险人的要求。

(第一章)1.告知,要注意告知义务的时效2.保证,被保险人遵守的保证事项,或者说是被保险人对保险人的所尽义务的承诺。

37.简述货币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第一章)38.简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成因。

(第一章)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主要是受国际市场供给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农业的丰欠以及劳动生产率变化而造成的“工资推动”或“利润推动”。

2010.7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33.简述货币的经济发行与财政发行的区别。

(第一章)货币的经济发行与财政发行的区别:经济发行是财政发行的对称,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通过银行信贷的渠道来发行。

货币一般指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钞,有时也包括中央银行发放的贷款。

34.简述负债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即以借人资金的方式来保证流动性,以积极创造负债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从而增加资产和收益。

这一理论认为:银行保持流动性不需要完全靠建立多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有资金需求就可以向外借款,只要能借款,就可通过增加贷款获利35.简述承保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一章)(1)最大诚信原则(2)可保利益原则(3)近因原则(4)补偿原则36.简述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一章)金融市场主要由金融市场参与主体、金融工具、交易价格、交易方式四种要素构成。

37.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优点。

(第一章)1、主动性强2、灵活机动、准确性强。

3、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38.简述通货膨胀对生产的影响。

(第一章)首先通胀导致商品的价格可能攀升,当然是名义价格,实际价格未必。

不论如何,如果名义价格攀升,可能导致厂家认为有利可图,就像东西贵了,你觉得你生产更多,利润可能会更多一样,卖得上价钱了嘛,所以可能刺激厂家加大生产力度,则供给上升。

同时,由于通胀导致消费者由于价格攀升而减少购买量,导致需求下降。

最后供给上升的情况下,需求下降,达到新的平衡点。

也就是说,可能呢因为这两种预期,导致由通胀走向通缩或者正常的情况。

实际要看具体情况,看产能与需求的变化,尤其是经济是否景气,这个对消费者影响比较大,供给的调节远远比需求的调节要容易的多。

2011.4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3.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

33、购买力评价理论是第(第四章)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最有影响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们之所以需要其它国家的货币,是因为这些货币在其发行国具有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能力,这样,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就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决定。

购买力平价理论有绝对购买力和相对购买力平价两种形式。

它表明当所有商品都满足一价定律,且在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比例相等的情况下,两国货币在某一时点上的汇率水平取决于两国物价指数之比。

34.简述金融期货合约与金融期权合约的区别。

34、1、标准化程(第八章)度与交易场所不同:期权合约既有标准化合约也有非标准化合约。

标准化合约在交易场所进行,非标准合约在场外进行;期货合约都是标准化合约,都在交易所内进行交易。

2、交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同:期权合约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平等。

期货合约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

3、盈亏风险承担:期权合约买方损失有限,盈利可能无限;卖方损失可能无限,但盈利有限。

期货合约交易双方所承担的盈亏风险都是无限的。

4、保证金要求:期权合约买方不用交纳保证金,合约卖方需要交纳保证金;期货合约交易的买卖双方都须缴纳保证金。

5、结算方式:期权合约到期结算;期货合约每日结算35.简述商业银行监管资本的含义与构成。

35、监管资本是监管(第十章)当局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保有的最低资本量,是商业银行的法律责任,因此,监管资本也可称为法律资本。

规定银行监管资本由两部分组成(1)、一级资本,也称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2)、二级资本,也称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务。

36.简述通货紧缩被称为经济衰退加速器的原因。

36、从表面看,(第十三章)通货紧缩中的物价水平的下跌试乎提高了消费者购买能力和效用,给其带来一定的好处,但从长远来看,持续的物价下跌将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从投资看,实际利率的提高使企业减少投资。

从消费看,物价还会下跌的预期使人们减少即期消费。

37.简述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环节。

37、经济学者在货币政策传(第十四章)导机制理论上的分歧并不妨碍他们在货币政策传导环节方面取得共识。

通常认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货币政策的传导分为三个环节:1、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2、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机构。

3、从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

2011.7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3.简述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区别与联系。

3-90(第三章)答:一、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区别1、实际利率是指在物价不变从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2、名义利率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二、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联系1、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2、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3、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34.简述金融工具的特征。

5-119(第五章)答:(1)期限性(2)流动性(3)风险性(4)收益性35.简述债券交易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

7-152(第七章)答:(1)债券的票面额(2)票面利率(3)市场利率(4)偿还期限36.简述贷款的五级分类。

10-227(第十章)答:(1)正常贷款;(2)关注贷款;(3)次级贷款;(4)可疑贷款;(5)损失贷款。

37.简述成本推动说的主要内容。

13-304(第十三章)答:这种理论认为,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也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1)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首先体现为工资成本的提高工资提高,导致生产成本提高,从而导致价格水平上升。

价格水平的上升提高了工人的生活成本,工人通过工会再一次要求提高工资水平,进一步推高价格,形成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相互推动的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即所谓工资——价格螺旋,引发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说还从垄断企业获取垄断利润角度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这种理论认为,就像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是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形成的前提条件一样,不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是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形成的前提条件。

在不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上,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可以操纵价格,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致使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成本增长的速度。

2012.4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3.简述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1-60(第一章)答:(1)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

(2)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3)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34.简述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

2-71(第二章)答:(1)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动员闲置资金,推动经济增长。

35.简述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

5-128(第五章)答: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1)金融市场上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为资金盈余者的金融投资提供了多种选择,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收益偏好将自己的盈余资金投资在不同的金融工具上,进行投资组合,避免了金融投资的集中与单一,实现了投资风险的分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