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孕妇禁用的中药

孕妇禁用的中药

孕妇禁用的中药有:
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

慎用的中药有具有通经祛瘀、行气破滞、辛热、滑泄作用的药物,如干姜、枳实、红花、厚朴、牛膝、吴茱萸、五味子、酸枣仁、辛夷、大黄、桃仁、薄荷、半夏、附子、芒硝、牡丹皮、麻仁、薏苡仁等。

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这唯一的孩子承载着父母的全部希望,因此保障胎儿的健康成了头等大事。

为了避免造成胎儿畸形或影响胎儿健康,孕妇使用药品需要格外注意。

通常人们认为中药比较安全,副作用较小。

但孕妇使用时仍然要小心谨慎。

孕妇绝对要禁用的中药总体来说就是活血化瘀药、凉血解毒药、行气祛风药、苦寒清热药。

例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

而下面这些通凡是具有活血祛瘀、理血通络、止血等功能的中成药,如七厘散、小金丹、虎杖片、脑血栓宁、云南白药、三七片等,容易导致孕妇发生流产。

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等功效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在怀孕早期服用可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则容易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含有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容易引起孕妇流产。

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主要功效的中成药,如虎骨木瓜丸,由于其中的牛膝具有活血作用,川乌药性辛热,容易引起胎儿发育障碍。

类似的中成药,还有大小活络丸、天麻丸、虎骨追风酒、华佗再造丸、伤湿去痛膏等。

抗栓再造丸中的大黄具有攻下作用,水蛭则能破血,因此孕妇应禁用。

有润肠通便等作用的中成药,如十枣丸、舟车丸、麻仁丸、润肠丸等,有损胎气,容易引起孕妇流产。

有消食导滞、消痞化积作用的中成药,如槟榔四消丸、九制大黄丸、清胃中和丸、香砂养胃丸、大山楂丸等,都具有活血、行气、攻下之效,容易导致孕妇流产。

具有疏畅气机、降气行气之功效的中成药,如木香顺气丸、气滞胃痛冲剂、开胸顺气丸、十香止痛丸等,因下气破气、行气解郁力强而成为孕妇的禁忌药。

具有开窍醒脑功效的中成药,如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安宫牛黄丸、行军散等,因含有麝香,孕妇用之易致堕胎
祛瘀、行气破滞、辛热、滑泄的药物也要慎用,例如干姜、枳实、红花、厚朴、牛膝、吴茱萸、五味子、酸枣仁、辛夷、大黄、桃仁、薄荷、半夏、附子、芒硝、牡丹皮、麻仁、薏苡
仁等。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中药都不能服用。

孕妇根
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也可以对症遵医嘱服用中药。

例如:
孕妇感冒可以用虚证用桂枝汤、香苏散;实
证用葛根汤;重症用麻黄汤。

有咳嗽的肺血虚燥热,用
麦门冬汤可具有滋润疗效(但此方中有半夏,不可使用时
间过长)。

孕妇呕吐可以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厚朴
汤、半夏泻心汤及五苓散治疗。

有精神烦躁及精神症状
者,可用半夏厚朴汤。

以上四种药均含半夏,不可长期
使用。

有大量水样呕吐者用五苓散。

妊娠中毒症基本以饮食疗法、降压利尿治疗为主,
以减少子宫的灌流量。

按病情可用中药当归芍药散、五
苓散、防己黄芪汤等。

中药可单用或与西药合用。

中药
不会影响电解质平衡,效果慢。

用中药预防妊娠中毒症
有一定效果。

妊娠贫血妊娠中全血量应增加30%~40%,
否则容易发生贫血。

因为水滞留造成血虚,用当归芍药
散可利水及补血,还可用归脾汤,同时补充铁剂。

妊娠便秘:妊娠便秘多为虚证的习惯性便秘,可用桂
枝加芍药汤及小建中汤。

顽固的便秘使用大黄、芒硝时
应慎重(如大黄甘草汤、麻仁丸、润肠汤等)。

泻下药大部
分应慎用,因为可引起子宫肌肉紧张及盆腔充血。

妊娠中的膀胱炎:对症处理主要用当归芍药散;有尿
道痛时有五淋散、猪苓汤等;有尿闭者用补中益气汤及
五苓散。

产褥期及哺乳期可用的中药:子宫复旧不全者可用十
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四物汤、芎归胶艾汤、桂枝茯
苓丸等。

产后阵痛用当归芍药散、芍药甘草汤等。

产后
精神烦躁、失眠,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逍遥散等。

便秘时可用润肠汤、麻仁丸。

大黄可引起盆腔脏器充血、
阴道出血量增加,并且还会移行到乳汁中使乳汁变黄,
因此哺乳期不宜用大黄。

产门不闭、骨盆底会阴肌肉松
弛给予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等。

促进乳汁分泌用八
珍汤(四物汤加四君子汤合用)、补中益气汤、葛根汤、桂
枝茯苓丸等。

中医认为,凡峻下滑利、祛痰破血、耗气散气、大
辛大热、大苦大寒、重坠及一切有毒之品,均可能导致
胎萎不长、畸胎及胎死腹中等不良后果,被认为是妊娠禁忌药。

这些药
物如巴豆、大戟、芜花、瞿麦、茅根、意苡仁、半夏、天南星、斑蟊、
水蛭、蜈蚣、牛膝、麝香、乌头、干漆、雄黄、地胆、牛黄、赭石、粉
锡(胡粉)、干漆、水银等。

孕妇慎用的中药凡活血行气、温热燥火或泻下利水等药,用之不当
可以伤胎,故宜慎用。

如桃仁、红花、丹皮、苏木、三棱、莪术、附子、
肉桂、桂枝、吴茱萸、大黄、芒硝、番泻叶、木通、马鞭草等,但如病
情需要亦可适当选用,惟要注意用法用量和配伍,并要注意"衰其大半
而止"。

药物对胎儿的毒害及其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种类、性质、
剂量和用药持续时间,以及给药的途径,和胎儿的易感性。

一般来说,
用药时间越早,持续时间越长,剂量越大,及注射用药对胎儿造成不良
影响的机会增多。

但孕妇生病,还是要请医生诊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不能贻误病情;如延误病情,不但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或发生畸形,而且
由于延误治疗,孕妇的健康也得不到保障。

怀孕时,准妈妈”所吃的东西会对胎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药物更是
如此。

为了宝宝的身体健康和将来的幸福,孕妇应特别小心用药。

我国
古代医家将孕妇禁用和慎用的中草药,编成了一首歌诀,叫《妊娠禁忌
歌》:“螈斑水蛭与虻虫,乌头附子及天雄,野葛水银暨巴豆,牛膝薏
苡并蜈蚣,棱莪赭石芫花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砒石硝黄牡丹桂,槐
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兼通草,瞿麦干姜桃木通,硇砂干漆鳖爪甲,
地胆茅根与蔗虫。


这首歌诀所总结的禁忌药可分为三类:
1、绝对禁用的剧毒药:螈青(青娘虫)、斑蝥、天雄、乌头、附子、野
葛、水银、巴豆、芫花、大戟、硇砂、地胆、红砒、白砒。

2、禁用的有毒药:水蛭、虻虫、蜈蚣、雄黄、雌黄、牵牛子、干漆、
鳖爪甲、麝香。

3、慎用药:茅根、木通、瞿麦、通草、薏苡仁、代赭石、芒硝、牙硝、
朴硝、桃仁、牡丹皮、三棱、牛膝、干姜、肉桂、生半夏、皂角、生南
星、槐花、蝉蜕等。

此外,人们在实践中还发现以下中药也是孕妇应慎用的:瓜蒂、藜芦、
胆矾、郁李仁、蜂蜜、甘遂、赤芍、朱砂、全蝎、枳实、红花、五灵脂、
没药、雪上一枝蒿、莪术、商陆、当归、川芎、丹参、益母草、桃红、
血竭、穿山甲、泽兰、乳香、毛冬草、吴茱萸、砂仁、豆蔻、厚朴、木
香、枳壳、金铃子、黄莲、栀子、龙胆草、山豆根、大青叶、板蓝根、
苦参、丹皮、生地、玄参、紫草、犀角、茅根、槐花、川乌、草乌、延
胡索、细辛、白芍、白芷、甘草、酸枣仁、海龙、海马、芦荟、洋金花、
天南星、太子参、王不留行、硫黄、樟脑、玄明粉、蟾酥、土鳖虫、红
娘云、阿魏、猪牙皂、路路通、八月木、柴胡、天仙子、马鞭草、白附
子、麻黄、冬葵子、蓖麻油、番泻叶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