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鲁教版复习巩固九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鲁教版复习巩固九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鲁教版复习巩固九第1题【单选题】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够看出( )A、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洋务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从此敢有帝制自为着,天下共击之。

”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 )A、推翻了帝制B、建立了中华民国C、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①维新思想——百日维新②三民主义——五四运动③“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建立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毛泽东曾经说过“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下列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B、都大力主张“实业救国”C、都为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D、都提出了“自强”和“求富”的口号【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政治家。

他的主张在当时思想界引发极大轰动。

这是因为他提倡( )A、废除君主B、维新变法C、民主共和D、发动革命【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请将下列事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①国民党在屠杀大量的共产党员②日本企业家在中国开设工厂③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④北京高师被捕的学生返回校园。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①②④D、②③④①【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此话出自(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康广仁【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面是几位同学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主题讨论中的发言,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AB、BC、CD、D【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A、挽救中华民族B、实行君主立宪C、发展资本主义D、实现人民民主【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某校几位八年级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 )A、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提倡新文学,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与这一主张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下列企业在洋务派“自强”口号下兴办的军事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B、开平矿务局C、汉阳铁厂D、上海轮船招商局【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高举十月革命大旗的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蔡元培D、胡适【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如下图,漫画是对哪一事件的形象描述(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第16题【单选题】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

下列探索中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主”和“科学” ②“自强”与“求富”③“民族”“民权”“民生”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答案】:【解析】:第17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乎之方。

……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二:“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要,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兴,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请回答:(1)上述材料是哪些派别的言论?(2)对比上述材料中所论及的“变”有何差异?(3)对比上述材料中所言的“变”有何本质上的不同?【答案】:【解析】:第18题【问答题】“民主”是无数先贤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党的十八大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许多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不断前行。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①材料中伏尔泰提出了什么观点?他生活的时代被后人称为什么时代?②陈独秀提出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伏尔泰和陈独秀的共同贡献是什么。

(2)许多人为建立民主制度做出了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①材料反映了《权利法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该法案的颁布,使英国逐渐确立了什么制度?②华盛顿认为新政府有何作用?写出这个政府建立的前提条件。

美国人是如何赞誉华盛顿的?(3)今天,我们的使命就是践行民主。

根据上述民主的演变史,概括民主的本质。

【答案】:【解析】:第19题【问答题】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

材料一: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公始译洋报,为讲求外国情形之始。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也称“林文忠公”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冯忠辉《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别与中国文化的走向》(1)材料四中的“林文忠公”是谁?他的功绩还有?材料二:“复(严复)殚心著述,於学无所不窥,举中外治术学理,靡不究极原委,抉其失得,证明而会通之。

精欧西文字,所译书以朅辞达奥旨。

”——《清史稿》(2)史料中“复”影响最大的译著是?“复”提出的观点有?材料三:中日和约十一款,全权大臣既画押,电至京师,举国哗然,内之郎曹,外之疆吏,咸有争论,……。

初则广东举人梁启超联名百余,湖南举人任锡纯、文俊铎、谭绍裳各联名数十,首诣察院,呈请代奏。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3)材料四反映的是近代史的什么事件?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4)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陈独秀创办的著名杂志是?在哪一会议上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材料五: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5)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答案】:【解析】:第20题【材料分析题】材料:“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 摘自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一部分中国人是怎么办的?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因“制度上感觉不足”,中国发生了哪两件历史事件?""因为“从文化上感觉不足”,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从以上材料和(1)(2)(3)所列的问题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答案】:【解析】:第21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注:指器物方面)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材料二:“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康有为材料三:毛泽东曾回忆说:“________________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杂志,由陈独秀主编。

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本杂志。

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

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

”材料四: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即在于启蒙……先驱们注重将文学作为改造社会人生的工具。

被新思潮唤醒的一代青年作家,常常有着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感受,于是苦闷、彷徨、感伤,但俄国革命的成功却带来另一条走向光明的康庄大道。

材料一所说“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的是什么?请列举一位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依据材料二可知,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哪方面的内容?该学派后来掀起一场救亡图存的实践活动的名称叫什么?材料三中的横线应该填上的杂志名称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为什么胡适、陈独秀能成为毛泽东的模范?据材料四,“五四文化思潮”发生的时间是何时?“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即在于启蒙”,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四则材料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的共同点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救国道路上有何特点?【答案】:【解析】:第22题【材料分析题】作为江湖海洋的重要交通工具,船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船的动力经历了从人力、风力向机械力发展的过程。

在人力风力时代,我国造船、航海技术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以史实说明。

明清时期,我国造船业在达到顶峰后迅速下滑。

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清军水师还在使用木制帆船,与部分舰船已使用蒸汽动力的英国舰队形成鲜明对比,造成这一巨大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追赶西方“船坚炮利”,自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创办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造船造炮的高峰时期。

当时创办的造船企业主要有哪些?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舰船水平基本相当,但战争中北洋水师却全军覆灭。

战争的失败说明了什么?材料中有三处日本与美国涉及舰船的历史事件,简要介绍其中一个历史事件。

依据材料,简要概括我国船舶业发展历程的主要特点。

【答案】:无【解析】:第23题【材料分析题】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器物和经济的改变】“机械化生产取代古老的手工操作,大工厂把小作坊远远抛在后面,铁路与轮船取代马车和帆船。

”这一巨变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政治制度的改变】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政治制度的改变】法国大革命不仅摧毁了国内的封建制度,而且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