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管理基础模拟试题B

经济管理基础模拟试题B

经济管理基础模拟试题B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市场调查的内容中(D )是市场调查的中心。

A产品调查和分析 B 市场分析C销售活动分析D消费者分析
2、流动资产偿债能力的评价分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其合理的流动比率为( B ).
A 2:1
B 1:1
C 1:2
D 3:1
3、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生产经营的( B )成果,
A 销售
B 财务
C 投资
D 营业
4、社会物流是指在社会范围内主要由(B )进行的服务于全社会的物流活动。

A 社会团体
B 物流企业
C 投资企业
D 物流集团
5、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全一多”中的一多是指(D )
A多过程的管理B多员工的质量管理
C多企业的质量管理D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6、工序能力是指工序质量因素经过( B )和管理后,达到稳定生产时所具备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

A 企业化
B 标准化
C 规范化
D 系统化
7、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 D )的过程
A 虚体流动
B 货物名单
C 信息流动D实体流动
8、( B )是指企业在市场上所进行的产品经营和销售活动。

A 市场经营
B 市场营销
C 产品推广
D 企业推销
9、经营是指商品生产者以(D )为对象,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手段,为了实现企业的目的,使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与企业的外部环境达成动态均衡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

A企业B消费者C物流D市场
10、编制物资供应等计划的依据( A )
A生产计划 B 采购计划C 销售计划 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企业管理的产生和发展阶段有哪些(ABC )
A、传统管理阶段
B、科学管理阶段
C、现代管理阶段
D、当代管理阶段
2、财政的职能主要有哪些(ABC )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经济稳定职能
D、人员流动职能
3、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ABD )
A、单一银行制
B、分支行制
C、单一商业银行制
D、持股公司制
4、按企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类(ABCD )
A、全民所有制企业
B、集体所有制企业
C、民营企业
D、外商投资企业
5、物流的分类中,宏观物流包括(BCD )
A、销售物流
B、社会物流
C、国民经济物流
D、国际物流等。

6、流动资产主要有哪些类型(ABCD )
A现金及各项存款B短期投资C应收及预付款D存货7、企业按企业的法律地位主要分为(AC )
A法人企业 B 全民所有制企业 C 非法人企业D联合企业8、宏观物流包括哪些(ABC )
A 社会物流
B 国民经济物流C国际物流D生产物流
9、负债的按流动性质分为哪些种类(AD )
A流动负债和 B 固定负债 C 短期负债D长期负债
10、机械产品设计的技术经济要求包括(ABCD )
A、技术的先进性
B、结构的工艺性
C、造型的艺术性
D、经济实用性
三、填空题(每空分,共10分)
1、确定批量和生产间隔期的主要方法是以量定期法和以期定量法
2、产品寿命周期:一种产品从研制成功投入市场开始,直至被淘汰而退出市场所经历的全部时间。

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3、市场是一种以商品交换为内容的经济联系形式。

4、内在的质量特性主要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

5、在PDCA循环中,检查是第6个步骤。

6、在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中,ISO9004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业绩改进指南。

7、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8、我国货币流通的两在领域现金流通和转账结算。

9、工业企业的生产方式按组织生产的特点不同,可分为订货型生产和存货型生产。

四、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流水线的优缺点
生产过程充分地实现了连续性、平衡性、比例性及均衡性的要求,生产效率高,产品(零件)生产周期短,在制品占用量小,产品成本低,资金周转快,生产管理较容易。

主要缺点是柔性差,不能及时满足市场对产品品种变化的要求。

2、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
(1)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保证。

(2)是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基础。

(3)是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4)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3、质量认证的特点
(1)认证的基础是标准或技术规范。

(2)认证的对象是产品。

(3)认证由第三方进行。

(4)鉴定是证实的方法,证实的表示是证书和认证标志。

4、工艺方案的选择原则
(1)应符合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方法、加工设备、工艺装备和工艺规程的要求。

(2)应能针对性地满足加工对象在材质、几何形状、加工精度、技术条件方面的要求。

(3)应体现先进的工艺方法。

(4)所使用的工装设备必须与生产实际相适应。

(5)应体现先进的组织形式。

(6)综合考虑方案的投资、工艺成本、产品质量、社会经济效益等因素,选择经济上最合理的工艺方案。

(7)必须选择安全性、环保性、节能性都能达到一定指标的工艺方案。

5、提高价值的途径:
(1)功能不变,采取降低成本的方法来提高价值。

(2)成本不变,通过提高功能的方法来提高价值。

(3)既提高产品的功能,又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价值。

(4)产品成本略有提高,而产品功能得到较大的改善,进而提高价值。

(5)产品功能稍有下降,而带来产品成本的大幅度的降低,价值仍有提高
6、财务管理的特点:
(1)是一种价值管理工作。

(2)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3)财务管理的指标能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7、固定资产的特点
(1)使用期限长
(2)能够多次参加生产过程而不改变其实物形态
(3)其价值是一次投入而在使用期内分期折旧,逐渐收回。

8、税收的性质和特征
(1)税收是政府机器赖以存在并实现其职能的经济基础。

(2)征收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

(3)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一种主要形式。

9、生产能力的计算与核定是如何进行的
企业生产能力的计算与核定应从基层开始,自下而上地进行。

首先,计算单台设备或设备组的生产能力;其次,计算生产线或工段的生产能力;再次,确定各基本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最后,进行各基本生产车间能力的综合平衡,确定企业的生产能力。

10、企业的概念: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年固定费用为50万元,生产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60元,销售价格为100元/台,本年计划安排生产17500台。

企业能否盈利盈利多少
答:企业不亏损时至少应生产和销售的数量为:
()台台
元元12500/60-1005000000==-=V C W F X 即该企业至少应生产12500台才不会亏损。

现计划生产17500台,大于盈亏平衡产量,故企业肯定盈利。

其盈利额为:
P=(W-C v )X-F=(100-60)元/台×17500台-500000元=200000元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试论述股票与债券的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