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语.云(yù)垂髫.(tiáo)遂.迷(suì)悄怆.(chuàng)B.俶.尔(shū) 清冽.(liè) 为坻.(chí) 椎髻.(jì)C.佁.然(yǐ) 多髯.(rǎn) 一楫.(jí) 翕.忽(xī)D.好逑.(qiú) 窈.窕(yáo) 溯.洄(sù) 雎.鸠(jū)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B.神情与苏、黄不属..(不相类似)C.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作为仆役)D.左右流.之(捞取)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3分)(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______”同“______”,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手倚一衡木“______”同“______”,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______”同“______”,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不足为.外人道也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C.佁然.不动怡然.自乐D.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D.窈窕..淑女,君子好逑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B.《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写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表现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的自我调节、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记”是一种文体。
《核舟记》一文表现了明代“奇巧人”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
核舟表现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7.默写填空。
(7分)(1)____________,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
(《蒹葭》)(2)关关雎鸠,____________。
窈窕淑女,____________。
(《关雎》)(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句即可)(4)《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小石潭周围景色给人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10分)材料1河畔鸣叫的雎鸠、秋季苍苍的蒹葭;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材料2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
国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1)【整合材料探国学】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2分)(2)【陶冶情操用国学】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
请你分别举出一例。
(2分)(3)【孔孟之道亮国学】孔子作为“至圣”,孟子作为“亚圣”,他们对后世影响深远。
请你根据已有的知识,写出与他们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各一个。
(3分)(4)【合作共赢悟国学】古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今有“龟兔双赢理论”;远有“丝绸之路”,近有“一带一路”。
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合作共赢”的感悟。
(3分)二、阅读探究(3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4分)寻幽居不遇庄翱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9.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2分)10.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2分)与子俨等疏①(节选)【东晋】陶渊明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②将有限也。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③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④道旧。
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
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
兄弟同居,至于没齿。
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⑤,家人无怨色。
《诗》曰:“高山⑥仰止,景行⑦行止。
”虽不能尔,至心⑧尚之。
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注释】①与子俨等疏:写给俨等五个儿子的书信;②大分:指寿命;③役:从事。
④班荆:在地上铺荆草,席地而坐。
⑤同财:共同使用财产,指没有分家。
⑥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
⑦景行:比喻光明磊落的品质。
⑧至心:至诚之心。
11.根据成语,推断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鲍叔、管仲,分财无猜..(两小无猜)()(2)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没齿难忘)()12.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
(限断两处)(2分)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13.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亲旧不遗”,是说亲戚不弃,旧友不离。
B.“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是说生命将到达终点。
这是写此书信的背景。
C.“然汝等虽不同生”,意在告诫孩子们,非一母所生,要适当保持距离。
D.“汝其慎哉!吾复何言”,是勉励孩子们,要审慎对待,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
14.文章举鲍叔、管仲等人的事例,有什么用意?(2分)15.结合文章和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文,写出你对陶渊明的认识。
(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3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节选【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①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
其上为睥睨梁③之形,其旁出堡坞④,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⑤,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⑥,而列是夷狄⑦,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
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⑨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
——《小石城山记》【注】①黄茅岭:在今湖南零陵县城西面。
②垠:边界,尽头。
③睥睨(pì nì):城上矮墙。
梁(lì):栋梁。
④堡坞:小城堡,此处指由山石天然形成的。
⑤箭:指竹子。
⑥中州:中原地区。
⑦夷狄:这里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⑧伎:同“技”,技艺,指小石城山的奇景。
⑨楚之南:楚国的南部。
16.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3分)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益.奇而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投以.小石先帝不以.臣卑鄙B.是故劳而.无用潭西南而.望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环而攻之.而不胜D.是.二者,余未信之是.日更定矣20.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平之气。
(2分)(四)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6分)材料1叶雕,就是在叶子上雕刻。
它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
到了明清时期,叶雕技艺不断发展,出现了剥离叶肉的叶雕。
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叶雕艺人之家的刘政,童年时就喜欢看爷爷做叶雕。
大学毕业后他四处走访,搜集叶雕资料,学习传统的叶雕技法,他一次次设计,一次次试验,开辟了一个“叶雕世界”。
刘政还大胆创新,用现代形式呈现古老艺术。
他尝试为叶子染色,原本淡黄色的叶子,经过染洗,变成墨绿叶、大红叶。
虽然古老的叶雕技法没变,但创作出的叶雕艺术品颜色更加丰富,也更具有无穷趣味。
——《人民日报》材料2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他对建筑艺术有着不变的唯美追求。
1984年,贝聿铭设计了先锋之作——70层楼、高三百多米的香港中银大厦,它成为“中国大雄心”的象征。
2006年,贝聿铭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以“不高不大不突出”为原则,独显传统之美,如中国文人般内敛、含蓄。
贝氏建筑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这表明贝聿铭作为一个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者,既善于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又不放弃自身丰富的文化传统。
——《阅读》材料32015年1月,b木艺实验室在杭州正式创办。
在这个新式木工坊里,虽然它的创作方式改变了,但它背后的工序和时光,隐藏着“木友”们不变的制作初心。
在这个精雕细琢的世界里,他们体会到了乐趣也收获了许多正能量。
除了传统意义的木艺作品,喜欢音乐的木匠们还制作尤克里里和吉他。
传统的木作手工艺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变与不变的中国人》2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叶雕是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这个时期的叶雕就是在剥离叶肉的叶子上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