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暖施工方案

地暖施工方案

地暖系统施工方案编制:审批:目录1、概况及设计要求2、施工准备3、施工方法4、施工质量保证措施5、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措施6、施工进度及保证措施一、概况及设计要求1、概况2、设计要求1)地暖采用PE-X φ20管地板敷设方式,PE-X管使用的等级为4级,管材系列为S6.3。

2)沿外墙两根盘管间距150mm,其余盘管间距为300mm,门周边敷设膨胀缝。

加热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6倍的管外径;且填充层内管道不得有接头。

3)砼填充层与内、外墙、柱交接处应留宽度不小于10mm的不间断的伸缩缝。

当长度超过6m时,均按不大于6m间距设置伸缩缝,宽度不小于8mm,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填充。

管道穿越伸缩缝时应设长度不小于200 mm 的柔性套管。

4)塑料管应用专用塑料管卡固定于绝缘层上。

固定点的间距,直管段不应大于700 mm,弯曲管段不应大于300 mm。

5)加热盘管水压试验0.8Mpa,5分钟降压不超过0..02 Mpa,为合格。

加热盘管水压试验合格后带压填充C20细石砼。

6)地板供暖施工应在建筑物封顶后,与地面施工同时进行,入冬以前完成,不易冬季施工,且环境温度不低于5℃。

二、施工准备1、技术及现场准备1.1地暖系统施工前,设计图纸已会审、施工工艺标准等文件齐全。

1.2地暖系统施工时,室内其它工序停止作业,确保地暖材料的成品保护。

1.3地暖系统施工前,其它水、电等埋地系统均已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

1.4施工区域地面应平整清洁,无裸露的钢筋、水电管线及任何影响施工进行的设备、材料、杂物等。

1.5施工现场有水、电供应,有专用的材料存放地,要保证施工环境温度≥5℃。

1.6所有后期装修所需的地面孔洞应在地暖管敷设之前打好,避免以后的任何钻孔作业。

1.7组织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会,做好样板施工计划。

2、机具准备主要施工机具需要计划表3、材料准备3.1材质要求各种进场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国家相关标准的质量技术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明和检验报告,还应做好对各种材料的进场检验工作。

3.2本工程所用的材料规格、型号见下表三、施工方法1、地暖系统的构造地暖系统构造包括:防潮层、保温层、加热盘管、细石砼层、找平层、面层,具体详见构造图:2、工艺流程砼垫层浇筑→地面防潮层施工→安装集分水器→铺设绝缘层→敷设加热管→第一次试压→带压浇筑填充层→第二次试压→面层施工→调压与试运行2.1地面防潮施工,由专业队伍完成。

2.1.1铺设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区域内的隐蔽工程全部完成并确认;2.1.2有防水要求的地面防水处理施工;2.1.3对施工现场做必要的清理,清除结构层表面碎石、砼碎块、钢筋头等,并对凹凸不平的表面作找平处理;2.1.4墙体与地面分界面应垂直、平顺;2.1.5地面防潮层施工时及施工后均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2.2安装分集水器(当管系统未清洗时,暂不与其连接)2.2.1固定支架选好安装位置用膨胀螺丝固定好支架2.2.2安装分集水器把集分水器放在支架相应的位置上并调整好,然后用螺钉把卡钉环拧紧2.2.3分集水器水平安装时,一般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m.2.3铺设绝缘层2.3.1铺设绝热层地面应平整、干燥、无杂物,墙面根部应平直,且无积灰现象。

2.3.2绝热层的铺设应平整、相互错缝、拼接严密,接缝处用密封胶带封严。

2.4敷设加热管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不间断的伸缩缝,伸缩缝填充材料应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mm,伸缩缝填充材料与墙、柱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与地面绝热层连接应紧密,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10mm,伸缩缝填充材料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

2.4.1按照预先划分好的供暖区域及管道布置形式,将地暖专用管固定在保温层上.2.4.2固定塑料管,管道系统应扣紧以较其水平和竖直保持不便,管道垂直位移不应大于5mm,塑料管固定的间距为500mm,大于90°的弯曲管段的两端、中点均应固定。

2.4.3丈量好各回路采暖管的长度,先把采暖管安装到活接球阀上,然后再把活接球阀安装到地暖分集水器上。

2.4.4敷设加热盘管时,管道端口应采取临时封堵措施,管道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6倍管外径,中间不得设有管件。

2.4.5加热管道与分集水器支路连接之前,加热管道穿越地面处要有套管保护。

2.4.6加热盘管敷设后,未充填砼之前,禁止穿硬底鞋在上面行走或搬运、堆放材料及设备。

2.4.7当地面面积超过30㎡或边长超过6m时,应按不大于6m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应小于8mm。

2.4.8塑料管穿越伸缩缝时,应设置长度不小于400mm的柔性塑料套管。

2.5第一次试压2.5.1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水压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大于0.6Mpa。

2.5.2水压试验应在浇筑砼填充层前进行,水压试验以每组分水器、集水器为单位,逐回路进行。

2.5.3水压试验时,经分水器缓慢注水,同时将管道内空气排出。

2.5.4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小时,其压力降幅不应大于0.5 Mpa。

2.5.5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随时观察与检查,不得有渗漏,不宜以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2.5.6试压及验收均应做好记录。

2.6带压填充砼2.6.1砼必须在加热盘管充0.6 Mpa压力的条件下,才可充填。

2.6.2填充砼时,不应迫使管子移动,避免砂浆进入绝热层及边界保温带的接缝处,手工铺平压实砼,现浇层施工和养护期间,塑料管中应保持试验压力,砼养护周期后方可泄压。

2.6.3当铺设现浇层时,且至少3天室内温度不应低于5℃。

2.7第二次试压2.7.1 系统试压的试验压力为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2 Mpa,且不小于0.6 Mpa。

2.7.2 10分钟内压力降不大于0.02 Mpa,降至工作压力后,不渗、不漏为合格2.8地面面层施工待砼养护周期后,进行地面面层施工2.9系统调试及试运行现浇层施工21天后进行试热,初始供热强度应在20~25℃,保持3天,然后以最高设计温度保持4天,同时完成系统调试。

四、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工程质量管理小组组长:方小林副组长:申智军组员:申威海沈现民郭志胜张本强卢增海李小波1.1明确小组成员职责,根据工程目标展开工作1.1.1根据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科学地组织施工生产,合理地将材料设备和专业技术组织起来,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杜绝返工现象。

1.1.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落实现场施工质量责任制,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1.1.3加强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凡进场材料均进行检验与试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进行更换。

1.1.4加强工程质量的检验与验证,自检与互检相结合,及时纠正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2、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会议式交底→书面交底→口头交底→现场指导及样板交底→过程监控。

3、成品保护3.1各类型料管、绝热材料不得接近和接触明火。

3.2塑料管严禁踩踏、用作支撑或借作它用。

3.3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应穿软底鞋,不得穿皮鞋或其它硬跟底鞋踩踏塑料管,除专用工具外,不得有其它铁件进场。

3.4供暖系统的安装过程,不宜与其它施工作业同时交叉作业,砼现浇层在浇筑和养护过程中不得踩踏。

3.5在砼现浇层养护期满后,敷设塑料管地面应设明显标志,加以妥善保护,不得在地面上运行重载荷和放置高温物体。

3.6施工完成的地板辐射供暖地面严禁大力敲打、冲击,不得在地面上开孔剔凿或嵌入任何物料。

4、施工资料管理要求4.1.认真熟悉图纸,收集整理本专业施工资料。

4.2.施工资料整编及时、认真、清楚、真实,填写正确、项目齐全、签认完整。

4.3.专业施工资料做到与工程同步。

4.4.隐蔽验收4.4.1加热管安装完毕后,应按照隐蔽工程验收且记录齐全。

4.4.2绝热层的厚度、材料的物理性能及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

4.4.3加热管的材料、规格及敷设间距、长度、弯曲半径等应符合要求,并可靠固定。

4.4.4填充层内加热管不应有接头。

五、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安全管理体系2、分析影响本工程的安全主要风险(临时用电方面、交通安全、机械伤害),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3、完善安全网络,加强制度建设。

3.1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使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到所有工种和作业面。

3.2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

3.3按照规范和标准,制定和完善了各级岗位责任制、岗位操作规范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

3.4 把安全生产"三标"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落实到各班组、施工现场和岗位。

3.5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活动。

提高工人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3.5狠抓安全教育,切实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坚持做到员工三级教育合格率100%,主要技术工人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4、安全教育与培训4.1做好安全教育与训练的计划工作,其计划要适时、适人,内容合理,定时考核,形成制度,实施时做到严肃、严谨、讲求实效,使操作者了解,掌握生产操作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安全生产技能,获得完善化,减少操作中失误现象。

4.2结合过程施工进度需要,定期做好现场再教育和训练工作。

5.严格执行制度,认真落实措施,确保施工安全5.1坚持安全目标与利益分配挂钩。

5.2坚持安全生产交底制度。

5.3加强现场安全巡检,发现问题,当即提出,立即整改。

坚持夜间施工由主要领导巡查,突发性恶劣气候条件下施工主要领导亲临指挥。

5.4坚持每天的安全讲话制度并认真记录。

5.5实行规范化管理,文明施工。

工地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现场平面布置,做到道路畅通,材料堆放整齐有序并有标识,安全消防设施器材完好并由专人管理。

5.6加强劳动保护,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项目部经常对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设施,尤其是员工的“三宝”用品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立即更换或强令整改。

同时,坚持按标准发放和使用劳保用品,并重点加强了食堂饮食卫生的管理。

5.7严格执行制度,维护生产安全。

对违章问题,我们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除了及时进行纠正外,还按照制度给予罚款、赔偿损失直至开除的处理。

5.8认真做好政治思想工作。

项目部领导经常找员工座谈,深入实际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关心员工生活,量力安排工作,力所能及地为员工排忧解难。

6施工过程安全控制实施6.1在施工现场设置消防设施,安全标牌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6.2 把好施工临时用电安全关,如架空线路必须用绝缘导线,且不允许有老化、破损现象,架设高度不得小于3米,过路地段如需埋设的应设有套管。

在配电箱、开关箱方面应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要求认真做好,同时还需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规定,避免发生误操作等事故;任何一个电动机械和其他机械操作人员在离开工作岗位时,必须断电和停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