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1.1 项目由来随着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湛江已具备了发展钢铁、石化等大型重工业基地的良好条件,一大批重大项目在大港口的吸引下纷纷落户湛江。
目前,湛江市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强劲,市场已步入稳定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湛江庆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投资4.0亿元,在湛江市龙平中路西侧兴建“湛江·人和春天住宅小区”项目。
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84117.43m2,建筑基底面积15686.48m2,总建筑面积268518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97308.56m2,90m2以下户型住宅建筑面积占总面积的70%;商业建筑面积5927.66m2,幼儿园建筑面积2400m2,架空层建筑面积4000m2,地下车库建筑面积58881.50m2。
本项目拟新建3幢30层住宅楼、2幢29层住宅楼、1幢28层住宅楼、4幢25层住宅楼、6幢23层住宅楼、1幢21层住宅楼、1幢3层幼儿园,临龙平北路和龙安路的1~3层为商业裙楼,其它住宅楼首层架空,还有公建用房如物管用房、垃圾屋、消防控制中心等。
本项目容积率为2.556,建筑密度为19.5%,绿地率为35.6%,居住总户数1698户,停车位1580个。
另外,配套建设消防设施、三级隔油池、三级化粪池、专门烟道、给排水管线、绿化、小区道路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湛江庆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委托湛江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所及时组织评价人员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对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对项目的工程活动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征询了建设单位及环保主管部门的意见,识别和筛选了环境影响因子和评价因子,同时确定了评价专题和内容。
在此基础上,我所进行了资料调研、公众意见调查、类比调查、现场监测、室内分析计算、模拟预测等工作,根据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技术规范,编制了《湛江·人和春天住宅小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供建设单位上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1.2 编制依据与主要参考资料1.2.1 任务依据(1)《湛江·人和春天住宅小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湛江庆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10年4月;(2)湛江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与湛江庆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湛江·人和春天住宅小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合同》;(3) 《规划设计条件书》[湛江市城市规划局,湛城规(规划)[2007]369号](4)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国土建设局《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局规划设计条件》[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国土建设局,湛开规建[2005]15号],(5)《湛江·人和春天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广州市景森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2010年。
1.2.2 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8日修订,2008年6月1日起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2004年12月29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00年4月1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订)》(1998年8月29日);(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7年3月20日);(1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发2006【28号】)。
(1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2005年12月2日。
1.2.3 技术与标准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2.1—93);(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9)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10)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2)《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5年10月);(1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1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1.2.4 主要参考资料(1)《湛江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年);(2)《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3)《湛江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4)《社会区域类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办公室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3 评价目的与内容1.3.1 评价目的湛江庆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湛江·人和春天住宅小区”项目环评工作目的如下:(1)通过评价,查清该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针对项目建设工程的特点及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因素,分析、预测项目的建设期和营运期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
(2)根据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果,提出针对环境不利影响的预防、缓解和减轻措施以及采取补偿措施的途径,减轻建设项目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保障周围公众及本小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使该项目建设区域的环境质量不因项目的实施而恶化,并使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
(3)从环境保护和宏观经济的角度,为项目的环境管理和当地经济发展规划提供辅助决策信息,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就该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
1.3.2 评价内容与重点本项目是房地产开发项目,根据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识别和筛选结果,对建筑施工噪声、绿色建筑、生态环境等进行重点评价,对高大建筑物可能造成的景观影响、日照影响也进行针对性评述,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固体废弃物等作一般性分析评价。
环境影响方面:对项目的建筑节能进行分析;通过对高大建筑物可能造成的景观影响、日照影响和风险也进行针对性评述,分析项目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对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噪声等的影响预测,分析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污染防治方面:针对该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污染,以及可能引起的环境破坏,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并分析其实施效果。
总量控制方面:根据湛江市政府部门对项目所在地区的功能区划分,说明该项目能否满足区域环境功能的要求。
环境管理方面:从污染物产生到防治的各个环节,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和监测计划。
1.4 评价等级与范围1.4.1 评价等级1.4.1.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本项目的废气主要有厨房燃气灶废气、厨房油烟和停车场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有NO X、SO2、烟尘和THC(总碳氢化合物)。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有关规定,本评价选用SCREEN 3模型进行相应的筛选计算后,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1.4.1.2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的规定,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域的规模以及水质要求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
该项目废水主要有居民、写字楼、学校、商铺等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停车场和道路冲洗水等,最大排放量约为890.2m3/d,主要污染物为COD Cr、BOD5、氨氮、SS、动植物油等,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较为简单,污水将经平乐河排入湛江港麻斜海区。
因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的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可知,本次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1.4.1.3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根据《湛江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年)可知,项目所在地位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2类区域内。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再结合该项目的建设性质和周围环境分布特点,确定本次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1.4.2 评价范围1.4.2.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有关规定,确定本次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范围为:以项目的主要污染源为中心,主导风向为主轴,边长为5km的方形区域,详见图1—1。
1.4.2.2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项目的排污口设于龙平北路,小区生活废水经中水处理设施处理后一部分回用,其余经平乐河引入湛江港麻斜海海域。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中的有关规定和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评价项目的地面水环境评价范围为海湾大桥西部的麻斜海海域。
详见图1—1。
1.4.2.3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中的对三级评价项目评价范围的规定,再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噪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项目场界往外延伸150m内的范围。
1.5 评价因子与标准1.5.1 评价因子1.5.1.1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因子为常规污染因子SO2、NO2和PM10,项目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因子为NO x和SO2。
1.5.1.2 水环境麻斜海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因子为水温、DO、pH、磷酸盐、高锰酸盐指数、BOD5、无机氮、悬浮物、石油类、硫化物等共10项;环境影响分析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
1.5.1.3 环境噪声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因子为等效A声级(L);环境影响预测因子为项目场界噪声A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