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与统计概率(1)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直接考查互斥事件的概率及运算,而随机事件的有关概念现时频率很少直接考查;(2)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发生的概率问题有时也会出现在解答题中,多为应用问题.一 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二 古典概型三 几何概型统计1.统计中所学的内容是数理统计中最基本的问题,通过这些内容主要来介绍相关的统计思想和方法,了解一些有关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应用几个基本概念、基本公式来处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2.统计案例为新课标中新增内容,主要是通过案例体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增加了统计和统计案例后,使得高中数学的整个体系更加完善了,有利于开阔数学视野,丰富数学思想和方法.【重点关注】1.从对新课标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发现,主要考查抽样方法、各种统计图表、样本数字特征等.对这部分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2.统计案例中的独立性检验和回归分析也会逐步在高考题中出现,难度不会太大,多数情况下是考查两种统计分析方法的简单知识,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注意体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全国新课程标准高考数学考试大纲》中对考生能力要求明确界定为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六个方面,其中数据处理能力是首次提出的一个能力要求,这定义为: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高考考试大纲对知识点要求如下表所示)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对统计的要求已提升到能力的高度.注:利用图形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可以结合所求的数值来进行比较.作图应注意单位统一、图形准确,但它不能给出我们两个分类变量有关或无关的精确的可信程度,若要作出精确的判断,可以作独立性检验的有关计算. 基础篇江西11.一位国王的铸币大臣在每箱100枚的硬币中各掺入了一枚劣币,国王怀疑大臣作弊,他用两种方法来检测.方法一:在10箱子中各任意抽查一枚;方法二:在5箱中各任意抽查两枚.国王用方法一、二能发现至少一枚劣币的概率分别为1p 和1p ,则A .1p =2pB .1p <2pC .1p >2p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考点:二项分布的概率规律方法:通过间接法求概率,不等式判断的方法解析:考查不放回的抽球、重点考查二项分布的概率.方法一:每箱的选不中的概率为0.99,总概率1p 为1010.99-; 方法二:每箱的选不中的概率为9998*0.9810099=,总事件的概率2p 为510.98-; 两个做差得:50.98- =525(10.02)[(10.01)]---=55(10.02)(10.020.0001)---+所以21p p <答案:B湖北 4投掷一枚均匀硬币和一枚均匀骰子各一次,记“硬币正面向上”为事件A ,“骰于向上的点数是3”为事件B ,则事件A ,B 中至少有一件发生的概率是A .125B .21C .127D .43 考点:两个独立事件发生的概率规律方法:先求补事件的概率,再间接法求该事件发生概率解析:用间接法考虑,事件A 、B 相互独立,其补事件也相互独立,且一个都不发生的概率为()B A P =()()B P A P ⋅=21 1615C C ⨯=125,则所求概率()1271=-=B A P . 答案:C(辽宁 3)两个实习生每人加工一个零件.加工为一等品的概率分别为32和43,两个零件是否加工为一等品相互独立,则这两个零件中恰有一个一等品的概率为A .21B .125C .41D .61 考点: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规律方法:“恰有一个”之类的事件中,注意分类讨论解析:记两个零件中恰好有一个一等品的事件为A ,甲加工零件为一等品同时乙加工零件不是一等品的事件为1A ,而乙加工零件为一等品同时甲加工零件不是一等品的事件为2A , P (A )=P (A 1)+P (A 2)=12543314132=⨯+⨯ 答案:B课标13.设()x f y =为区间[]1,0上的连续函数,且恒有()10≤≤x f ,可以用随机模拟方法近似计算积分()⎰10d x x f ,先产生两组(每组N 个)区间[]1,0上的均匀随机数1x ,2x ,…,N x 和1y ,2y ,…,N y ,由此得到N 个点()11,y x ()N i ,,2,1 =,再数出其中满足()11x f y ≤()N i ,,2,1 =的点数1N ,那么由随机模拟方案可得积分()⎰10d x x f 的近似值为_____. 考点:几何概型、定积分的基本概念及几何意义解析: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就是函数f(x)与x 轴围成的面积,()⎰=101d S x x f ;x ,y []1,0∈,其构成的边长1的正方形面积S ,由几何概型知,随机点(x,y)落在1S 的概率与落在S 中的概率比就是1S 的面积与S 的面积比:N N S S 11=,1=S ,1S =()⎰10d x x f =NN 1 答案:NN 1, 陕西13.从如图所示的长方形区域内任取一个点M (x ,y ),则点M 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_______考点:几何概型、定积分的基本概念及几何意义规律方法:牛顿莱布尼茨积分公式解析:点M 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即阴影部分与长方形面积比,长方形区域的面积为3,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010321d 3x x x ,所以点M 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31 答案:31 课标(6)某种种子每粒发芽的概率都为0.9,现播种了1000粒,对于没有发芽的种子,每粒需再补种2粒,补种的种子数记为X ,则X 的数学期望为A .100B .200C .300D .400考点:二项分布期望规律方法:先通过求解简单期望,最后通过公式()b aE b a E +=+ξξ来求解复杂期望。
解析:设发芽的粒数为ξ,则ξ~B ()9.0,1000,900=∴ξE又()2000221000+-=⨯-=ξξX ,20020002=+-=∴ξE EX答案:B上海6.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率由下图给出:则随机变量ξ的均值是___________考点:离散随机变量的期望规律方法:从定义求解数学期望解析:考查期望定义式E ξ=7×0.3+8×0.35+9×0.2+10×0.15=8.2 答案:8.2北京11.从某小学随机抽取100名同学,将他们的身高(单位:厘米)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由图中数据可知a =_______.若要从身高在[)130,120,[)140,130,[)150,140三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8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150,14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应为________.考点:统计中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层抽样原理解析:由所有小矩形面积和为1,不难得到030.0=a (注意:该数值要与其他数的估计精度一致,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而三组身高区间的人数比为3︰2︰1,由分层抽样的原理不难得到140-150区间内的人数为3人. 答案:0.030,3湖北 6 将参加夏令营的600名学生编号为:001,002,…,600.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且随机抽得的号码为003.这600名学生分住在三个营区,从001到300在第1营区,从301到495在第Ⅱ营区,从496到600在第Ⅲ营区.三个营区被抽中的人数依次为( )A .26,16,8B .25,17,8C .25,16,9D .24,17,9 考点:系统抽样的概念和基本方法解析:依题意可知,在随机抽样中,首次抽到003号,以后每隔12个号抽到一个人,则分别是003、015、027、039⋅⋅⋅⋅⋅⋅构成以3为首项,1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其中第26项为303,故,001到300中有25人,同理在301至495号中共有17人,则496到600中有8人.答案:B广东 7已知随机量X 服从正态分布N (3,1),且P (2≤X ≤4)=0.6826,则P (X >4)=( )A .0.1588B .0.1587C .0.1586D .0.1585考点:正态分布的基本性质解析:该正态分布关于x=3对称,所以()()3413.0422143=≤≤=≤≤X P X P ,()()435.04≤≤-=>X P X P =0.5-0.3416=0.1587另一种方法:因为改正态分布关于x=3对称,所以P (X >4)=(2)P X <= 1(10.6826)2-=0.1587 答案:B提高篇(天津 18)某射手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是32,且各次射击的结果互不影响. (Ⅰ)假设这名射手射击5次,求恰有2次击中目标的概率(Ⅱ)假设这名射手射击5次,求有3次连续击中目标.另外2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Ⅲ)假设这名射手射击3次,每次射击,击中目标得1分,未击中目标得0分,在3次射击中,若有2次连续击中,而另外1次未击中,则额外加1分;若3次全击中,则额外加3分,记ξ为射手射击3次后的总的分数,求ξ的分布列. 考点:二项分布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等基础知识解析:(I)设X 为射手在5次射击中击中目标的次数,则X ~B ⎪⎭⎫ ⎝⎛32,5.在5次射击中,恰有2次击中目标的概率()243403213223225=⎪⎭⎫ ⎝⎛-⨯⎪⎭⎫ ⎝⎛⨯==C X P (Ⅱ)解:设“第i 次射击击中目标”为事件()5,4,3,2,1=i A i ;“射手在5次射击中,有3次连续击中目标,另外2次未击中目标”为事件A ,则 ()()()()543215432154321A A A A A P A A A A A P A A A A A P A P ++= =8183231313231313232323=⎪⎭⎫ ⎝⎛⨯⎪⎭⎫ ⎝⎛+⨯⎪⎭⎫ ⎝⎛⨯+⎪⎭⎫ ⎝⎛⨯⎪⎭⎫ ⎝⎛ (Ⅲ)解:由题意可知,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6 ()()2713103321=⎪⎭⎫ ⎝⎛===A A A P P ξ ()()()()3213213211A A A P A A A P A A A P P ++==ξ 923231313231313222=⨯⎪⎭⎫ ⎝⎛+⨯⨯+⎪⎭⎫ ⎝⎛⨯= ()()2743231322321=⨯⨯===A A A P P ξ ()()()27831313132322321321=⎪⎭⎫ ⎝⎛⨯+⨯⎪⎭⎫ ⎝⎛=+==A A A P A A A P P ξ ()()2783263321=⎪⎭⎫ ⎝⎛===A A A P P ξ 所以ξ的分布列是要熟练的掌握二项分布,关于分布列和期望的题目中,二项分布占很大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