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科技常识

自然科技常识

第二节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热能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热能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作用缺乏症维生素 A 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 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0形腿等)、骨质疏松症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2、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f咽f食道f胃f小肠f大肠f肛门(食物的通道)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2)小肠的结构特点: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①最长;②内表面具有皱嬖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④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f麦芽糖f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f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f脂肪小微粒f甘油+脂肪酸(3)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①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1)合理营养、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2)食品安全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花生是双子叶,葵花籽也是双子叶。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天竺葵的实验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 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细胞分如: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最后)▲光合作用(130 页)和呼吸作用(125 页)公式▲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合理密植。

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热带雨林--- 地球的肺,▲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的“工厂”,它的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

场所是叶绿体,具体部位是叶绿体的细胞。

Word 操作中,复制ctrl+c 粘贴ctrl+v 全选ctrl+A 恢复ctrl+vPPT操作中,某个内容需要在每张幻灯片中出现,应该在母版试图中进行设置二进制中,10 代表2的意思,逢二进一。

十进制转换二进制计算方法:5吃=2 (1)2 吃=1 01吃=0 (1)从上到下取余数,101EXCEL 操作中,SUMIF 根据指定条件对若干单元格区域或引用求和,属于条件数据计算;SUM 是对一组数值求和,没有条件筛选功能DB 函数:适用固定余额递减法,计算一笔资产在给定期内的折旧值物理常识:生活用电:幵关控制灯泡的亮灭,是串联;家庭用电电压是220V;三孔插座中,一个孔接火线,一个空接零线,一个孔接地线;电能表用来测量消耗的电能能源的分类可再生:短期能恢复,太阳能不可再生:长期难以恢复,化石能源(石油、煤、天然气)一次能源:直接就能用太阳能、原油、化石能源二次能源:加工转换各类电、汽油、煤油、沼气传统能源(常规能源):石油、天然气、水能新能源:新近利用或正在着手开发的能源太阳能、海洋能、水电新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能产生的热能。

特点:污染小、储量大种类:核聚变主要利用形式: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光化学转换太阳能一次能源,可再生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青藏高原;资源最为缺少的地区:四川盆地风能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能沼气(主要成分甲烷CH4)地热能:可再生资源、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的边缘地带,火山地震多发区羊八井中国第一座地热电厂核能核裂变:链式反应,原子弹可控核裂变:核电站轴为燃料核聚变:不可控核聚变氢弹新材料1 石墨烯:碳原子碳单质石墨、金刚石最薄、最坚硬的物质导电性能极佳,导热性能超过现有一切已知物质应用:透明触控屏幕、超轻防弹衣、超薄超轻型飞机材料 2 纳米材料物理学度量单位1nm=10 亿分之一物质到1-100 纳米,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 3 超导材料低温条件下零电阻、完全抗磁性、隧道效应电力网(无电阻,损耗为零)磁悬浮列车:德国专利2016 年高科技技术奖赵忠贤高温超导屠呦呦青蒿素生物工程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1 基因工程:(遗传工程、DNA 重组技术)杂交水稻,2016 年袁隆平海稻86 转基因农作物:大豆、棉花、玉米、油菜(抗病虫、抗除草剂、营养增强)2 细胞技术:体细胞技术(细胞融合)番茄- 马铃薯核移植技术克隆干细胞技术:器官移植、器官再造,造血干细胞3 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酒、酸奶、醋、泡菜、味精、酱油、酵母、红茶抗生素、菜铀、净水、青霉素4 酶工程:加酶洗衣粉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4G :集3G与WLAN于一体优势:通话质量及数据通信速度第四代移动通讯第一个第四代移动通讯标准5G: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要启动5G和超宽带技术的商用2016年11月18日,在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的RAN1 (无线物理层)以华为,极化码POLAR CODE具体应用——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用手机控制冰箱光纤通信光导纤维,材质石英玻璃全反射原理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光纤之父)通信容量大、传输损耗低、经济、轻便、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卫星通信3 颗除南北极地区外的全球范围通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GPS、欧盟GAILEO、俄罗斯GLONASS)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甘肃酒泉(神州系列)、山西太原、四川西昌、海南文昌(最新重)重的2016 你天通一号01 行首颗移动通信卫星,中国版“海事移动卫星”2016-8-16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卫星“墨子号”通信安全、通信保密三网融合:电信网、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火箭:运载工具三级火箭长征三号是全球金牌火箭2017 年4 月: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文昌长征七号(货运火箭)长征五号:打火箭、冰箭低温液体2006 年立项直径最大运载能力最大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多返回式遥感卫星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风云气象卫星时间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北斗导航卫星2016 年4 月,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通信秘密和通信安全4月24号,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升空,标志着空间领域技术进入了新阶段空间站礼炮号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天宫二号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飞得更高时间更长——航天员空中期驻留长达30 天实验更多——14 项空间科学实验太空养蚕、双摆实验、水膜反应10 月17 日神州十一号(景海鹏、陈冬)与之交会对接农业领域三色革命绿色革命:农作物产量白色革命:畜牧业蛋奶类蓝色革命:海洋水体农业中国提出化学常识泡沫灭火:硫酸铝、碳酸氢钠二氧化碳臭氧功能:空气在雷电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有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起到净化空气和杀菌作用,诗人感到特别舒服杀菌和漂白能力。

浓的臭氧呈淡蓝色氟氯烃不粘锅:特氟龙聚四氟乙烯高分子次塑料铲、木铲塑料回收:1-7 数字干洗原理:有机化学剂钢的特性:碳四大发明造纸术最早记录起源:西汉;东汉蔡伦发明蔡侯纸;阿拉伯人传入西方相关成语:韦编三绝-春秋孔丘纸上谈兵-战国赵括洛阳纸贵-西晋左思印刷术最早记载唐朝《金刚金》;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最早记载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火药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广泛用于军事;南宋发明突火枪西传: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益衰落火药的出现与道教炼丹有关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应用航海西传影响: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东汉:《九章算术》完整体系南北朝:祖冲之,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比外国早一千年西汉:汜胜之《汜胜之书》,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专着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最早的一部完整元朝:王祯《农学》,第一次对广义农业生产知识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包括了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介绍西方的农业技术战国:石申,《石氏星表》,现存最古老的星表汉代:尚书,记载了公元前2137 年的一次日食,为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最早观测伽利略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他发明了地动仪以监测地震月食,地球挡在月亮和太阳中间西汉:《太初历》,第一部完整历书南北朝:祖冲之,《大明历》,第一次引入岁差概念,且历法非常精准元朝:郭守敬,《授时历》,古代最优秀历法2016 年,“二十四节气”被收录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