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常识整理点1、农业领域的三大计划: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燎原计划。
2、863计划:邓小平批示的,称之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3、火炬计划:称之为“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
4、我国科技创新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5、中国创新型国家的建成在2020年,要求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
6、可持续发展战略:指的是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可持续。
7、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是近代天文学的起点。
8、牛顿:提出了运动三大定律、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9、1960年我国自主研发了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10、三网融合: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融合。
11、民间常说的鬼火是磷自然现象。
12、雷雨过后感觉空气清新是因为雷电过程中产生了臭氧。
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4、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20毫克到80毫克为饮酒驾驶,等于或大于80毫克是醉酒驾驶,要付刑事责任。
15、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16、酒越陈越香是因为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了乙酸乙酯。
17、石英钟受到重力矩的作用,其秒针往往停在“9”这个刻度。
18、无氟冰箱的广泛使用主要为的是环保。
19、煤气会中毒主要是产生了一氧化碳这种物质。
20、伤口愈合会觉得痒痒的,原因是伤口瘙痒说明发生在伤口的第三阶段:增生阶段。
21、烫伤后应立即做的是用冷水冲洗或冷敷烫伤部位。
22、动物咬伤后应该立即用含碱的物质清洗伤口。
23、PM2.5指的是可入肺颗粒物,人体一点防御能力都没有。
24、暴雨预警信号从低到高的顺序是: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25、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传输技术。
26、磁悬浮列车起源于德国,二维码起源于日本。
27、宇航员在太空中要借助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古代史知识点1、夏朝——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商朝--甲骨文,青铜器。
3、西周--宗法制盛行,礼乐制突出。
4、东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长平之战,商鞅变法,诸子百家理论5、秦朝---皇帝制度创立,三公九卿制,使用小篆,发生了陈胜吴广起义6、汉朝--文景之治(刘启刘恒),汉武盛世(刘彻),光武中兴(刘秀);董仲舒,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7、三国---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曹操与孙刘刘军,以少胜多)8、东晋--淝水之战(前秦和东晋,以少胜多)9、隋朝--隋文帝创立科举,隋炀帝始创进士科,修筑了隋朝大运河。
10、唐朝---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时间顺序排列)11、北宋---王安石变法,最后失败,与司马光是死对头。
12、南宋--岳飞抗金,陆游爱国。
13、元朝--蒙古族建立,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开启行省制度,疆域最广。
14、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设立特务机构,迁都北京,李自成起义口号为钧天免粮,朱棣时期编制永乐大典,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15、清朝--康乾盛世,第一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文字狱,八股取士盛行。
16、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7、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通商口岸最远到达汉口。
18、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19、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完全被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20、辛亥革命-兴中会和同盟会。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中国民国临时约法形成。
21、夏朝——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2、商朝--甲骨文,青铜器。
23、西周--宗法制盛行,礼乐制突出。
24、东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长平之战,商鞅变法,诸子百家理论25、秦朝---皇帝制度创立,三公九卿制,使用小篆,发生了陈胜吴广起义26、汉朝--文景之治(刘启刘恒),汉武盛世(刘彻),光武中兴(刘秀);董仲舒,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27、三国---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曹操与孙刘刘军,以少胜多)28、东晋--淝水之战(前秦和东晋,以少胜多)29、隋朝--隋文帝创立科举,隋炀帝始创进士科,修筑了隋朝大运河。
30、唐朝---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时间顺序排列)31、北宋---王安石变法,最后失败,与司马光是死对头。
32、南宋--岳飞抗金,陆游爱国。
33、元朝--蒙古族建立,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开启行省制度,疆域最广。
34、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设立特务机构,迁都北京,李自成起义口号为钧天免粮,朱棣时期编制永乐大典,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35、清朝--康乾盛世,第一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文字狱,八股取士盛行。
36、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37、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通商口岸最远到达汉口。
38、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39、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完全被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40、辛亥革命-兴中会和同盟会。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中国民国临时约法形成。
人文历史常识总结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2、“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开创的一种诗体。
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源头,屈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离骚》。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被称为我国第一部“正史”,在史学、文学、哲学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书,作者班固。
5、建安诗歌代表人物:曹操、曹植、曹丕。
6、田园诗代表人物陶渊明,采菊东篱是和他有关的典故。
7、东晋诗人谢灵运(385~433)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
8、“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代表作《滕王阁序》。
9、王维被称之为“诗佛”,他的诗被苏轼称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0、被称之为“诗仙”、“诗圣”、“诗魔和诗王”、“诗鬼”的人分别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贺。
11、杜甫的“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12、白居易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与元稹共同发起了一场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运动”。
13、小李杜指的是“杜牧和李商隐”。
14、被称之为三苏的人是:苏轼、苏洵和苏辙。
15、李煜是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
代表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
16、陆游,爱国诗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都是其代表作。
17、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18、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被后世称为“元杂四大家”。
19、《三国演义》是它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20、“三言”即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即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21、《红楼梦》成书于1784年,原名为《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作者曹雪芹。
22、1918年鲁迅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3、矛盾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腐蚀》和《虹》等;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大鼻子的故事》《林家铺子》等;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24、老舍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馆》以及《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25、巴金:他的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散文集《随想录》。
26、莎士比亚主要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27、塞万提斯其著名代表作《堂吉诃德》。
28、雪莱创作了《麦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云雀》《西风颂》等,名句“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广为流传。
29、雨果其主要作品有《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30、托尔斯泰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31、高尔基出版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32、海明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等。
33、隋文帝始创了科技制度、隋炀帝始创了进士科。
武则天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34、科技制度的程序:童试(县试、府试、院试)---中了被称为秀才;乡试---中了称为举人,第一名是解元;会试---中了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中了成为进士,第一名是状元。
35、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
36、束发十五岁左右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及笄之年女子十五弱冠男子二十岁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天命之年五十耳顺(花甲)六十古稀之年七十岁37、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38、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类书是明代的《永乐大典》;最大的一部丛书是清代的《四库全书》。
39、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40、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41、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 多年)。
42、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 之间,算到小数点之后第7位。
43、“脉学之宗”是扁鹊,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医圣”是张仲景,代表作《伤害杂病论》。
“神医”是华佗,发明了麻沸散。
“药王”是孙思邈,代表作《千金方》。
李时珍代表作《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44、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详细介绍了中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
45、《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46、《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被世人称为“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
47、《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著,论述了农学理论,提出了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并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