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_PPT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_PPT


解析 乙酸乙酯的制备需要浓硫酸作为催化剂 和吸水剂;由于制备乙酸乙酯的乙酸、乙醇都具有挥发 性,所以乙酸乙酯中往往含有乙酸、乙醇,可以利用饱 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醇。
(2)为了防止倒吸,导气管不能插入碳酸钠溶液中。
(3短时间内石蕊没有完全与碳酸钠溶液混合,而且 乙酸乙酯中溶解的部分乙酸进入石蕊层,使石蕊跟上层 乙酸乙酯接触面显酸性而为红色,石蕊水溶液为紫色, 石蕊与碳酸钠接触面显碱性而为蓝色。
答案 C
1.(2011·课标大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答案 D
解析 A项,乙醇与钠反应有气泡产生,乙醚不与 钠反应,无明显现象,正确;B项,3-己烯能使KMnO4 酸性溶液褪色,而己烷不能使其褪色,正确;C项,苯 与溴苯均不溶于水,会发生分层现象,苯在上层,溴苯 在下层,正确;D项,甲酸甲酯和乙醛都能发生银镜反 应,错误。
答案 B
4.(2010·课标全国理综)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 一反应类型的是( )
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 酸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 -二溴丙烷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 制苯甲酸和乙醇
答案 (1)浓硫酸 催化剂和吸水剂 饱和碳酸 钠溶液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杂质乙酸和乙醇,便于乙酸 乙酯的分层
(2)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以上,不能接触溶液 使产 生的乙酸乙酯冷凝在碳酸钠液面上,并防止液体的倒吸
(3)D
互动训练2 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 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 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 如右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2)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的醇会被氧
化成酮,即: (3)与羟基相连的碳 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 碳原子,并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 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键。表示为:
等结构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A.乙醇催化氧化制取乙醛: 2CH3CH2OH+O2催―△―化→剂2CH3CHO+2H2O B.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液共热制硝基苯:
C.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CH3CH2OH+CH3COOH
催化剂 △
CH3COOC2H5+
H2O D.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H2===CH2+Br2―→CH2Br—CH2Br
A.
B.
C.乙醚 E.CH3—O—CH3
D.甲醇 F.HO—CH2CH2—OH
(4)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①46g乙醇完全燃烧消耗________mol氧气。 ②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 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乙醇不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
生成酯和水 ⑮CH3COOH+CH3CH2OH浓H△2SO4 CH3COOCH2CH3+H2O ⑯羧酸 ⑰

⑲不 ⑳易 ○21 小
考点一 醇的催化氧化和消去反应的规律 1.醇的催化氧化规律 醇发生氧化反应时,脱去羟基上的H和与羟基相连
的碳原子上的H,即

(1)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至少含两个氢原子的醇才 能被氧化成醛,即:RCH2OH―[―O→] RCHO。
思考1 如何检验乙醇中含有少量的水?如何除去 乙醇中含有的少量的水?
【提示】 可用无水CuSO4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水; 可用生石灰除去乙醇中含有的水。
①无色 ②特殊香味 ③比水小 ④易挥发 ⑤与水
以任意比互溶 ⑥
⑦C2H5OH或
CH3CH2OH ⑧—OH ⑨2C2H5OH+2Na―→2C2H5ONa +H2↑ ⑩C2H5OH+3O2 ―点―燃→ 2CO2+3H2O ⑪ 2C2H5OH+O2C―u―△或→Ag2CH3CHO+2H2O ⑫CH3CHO
互动训练1 下列醇不能在铜的催化下发生氧化反应 的是( )
答案 D
考点二
乙酸乙酯的制备
1.实验原理
CH3COOH+CH3CH2OH浓H△2SO4
CH3COOCH2CH3+H2O 浓H2SO4作用:催化剂 吸水剂
2.反应特点
3.实验装置
(1)大试管倾斜成45°,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 (2)装置中的长导管起导气和冷凝作用。 (3)导管不能插入到Na2CO3溶液中,以防止倒吸回 流现象的发生。
4.实验操作 (1)加入试剂的顺序为C2H5OH―→浓H2SO4―→ CH3COOH。 (2)加热时要用小火均匀加热,防止乙醇和乙酸大量 挥发,液体剧烈沸腾。 (3)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5.现象 Na2CO3溶液上面有油状物质出现,具有芳香气味。 6.提高反应速率和转化率的措施 (1)提高反应速率的措施 ①浓H2SO4作催化剂。 ②加热。
二、乙酸 1.物理性质 颜色:①________,气味:②____________,熔 点:③________,当温度低于熔点时,凝结似冰,又称 ④________,水溶性:⑤________。
2.结构 分子式:⑥______,结构简式:⑦______,官能 团:⑧______。
3.化学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 乙酸在水中可以电离: CH3COOH H++CH3COO-。 乙酸是⑨________酸,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 通性。
○21 ________,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此反应为酯化反应
的逆反应,如:
CH3COOC2H5+H2O稀H△2SO4CH3COOH+C2H5OH 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
①无色 ②强烈刺激性 ③16.6℃ ④冰醋酸 ⑤易 溶 ⑥C2H4O2 ⑦CH3COOH ⑧—COOH ⑨弱 ⑩2CH3COOH+Mg―→(CH3COO)2Mg+H2↑ ⑪CaO +2CH3COOH―→(CH3COO)2Ca+H2O ⑫2CH3COOH +Cu(OH)2―→(CH3COO)2Cu+2H2O ⑬2CH3COOH+ Na2CO3―→2CH3COONa+CO2↑+H2O ⑭酸与醇作用
些?
【提示】 根据酯化反应的原理,酸脱羟基,醇脱
氢,则酯水解时也是羧酸部分加羟基、醇加氢,因此再
次到达平衡后仅有乙酸分子中含有18O。
4.酯的概念及性质 酯是指⑯________跟醇起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 酯的通式为⑰________,官能团是⑱________。酯⑲ ________溶于水,⑳________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
①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碱反应 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与盐反应 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酯化反应 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写出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2
向上述乙酸乙酯的平衡体系中加入含有H
18 2
O的水,则再次达到平衡后含有18O原子的有机物有哪
2.有机物A分子式为C2H4,可发生以下系列转化, 已知B、D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75%的B溶液常用以医疗消毒 B.D、E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C.B、D、E三种物质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由B、D制备E常用浓H2SO4作脱水剂
答案 D
3.(2011·沈阳检测)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2)提高产率采取的措施 ①用浓H2SO4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加热将酯蒸出,使平衡正向移动。 ③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
7.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中和乙酸,吸收乙醇。
a.苯的硝化反应,b.实验室制乙烯,c.实验室制乙酸 乙酯实验中浓H2SO4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实验a和c中 浓H2SO4均起催化剂和吸水作用,实验b中浓H2SO4作催化 剂和脱水剂。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意在考查考 生从有机物结构的变化中理解有机物性质的能力。A项 溴丙烷的水解属于取代反应,丙烯与水的反应是加成反 应;B项甲苯的硝化反应是取代反应,甲苯制取苯甲酸 是氧化反应;C项的反应分别是消去反应和加成反应。
5.(2011·保定模拟)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 食住行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是比较常见的有机 物。
(1)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____。 (2)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写反 应条件),原子利用率是________。
(3)下列属于乙醇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属于乙醇
的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2)化学性质 ①与钠反应: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氧化反应 a.乙醇燃烧,放出大量的热:⑩_______________ b.乙醇催化氧化: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被KMnO4(H+)、K2Cr2O7(H+)氧化: CH3CH2OH―K―M―n―O―4―H+―或―K―2―C―r2O―7―H―+→⑫___ _____K―M―n―O―4―H+―或―K―2―C―r2O―7―H→+CH3COOH等产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