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报告书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
二、投入本工程的人员和设备 (1)
2.1作业人员 (1)
2.2投入设备 (1)
三、采用的软件系统 (1)
四、坐标系统 (2)
五、技术依据 (2)
六、控制测量 (2)
七、地形测量 (3)
7.1基本要求 (3)
7.2全野外数据采集数字化成图 (4)
八、纵横断面测量 (4)
8.1纵断面测量 (4)
8.2横断面测量 (4)
九、质量保证 (5)
十、完成工作量 (5)
十一、本工程提交的资料 (5)
附件:控制点成果及点之记
纵横断面成果
现场照片
xxxx工程测量
技术报告书
一、工程概述
受xxxx建设指挥部委托,由xxxx承担了xxxx工程测量任务。
本次xxxx 工程位于滨江区钱塘江围垦区,地势平坦。
西起规划闻涛路,东至规划西浦路,道路长度约为517.2米。
测量范围:a,xxxx区块;b,1:500地形图测绘范围由用地红线外扩30米范围;横断面范围由用地红线外扩10米范围。
在本院的精心组织安排下于2015年3月21日派遣一个小组进场对上述地块进行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纵横断面测量等内容,并于3月28日顺利完成以上各项测绘任务。
二、投入本工程的人员和设备
2.1作业人员
投入1个作业小组,其中工程师1名,技术人员3名。
2.2投入设备
1)中海达A8一台(编号为020*******);
2)中纬ZDL700电子水准仪一台(编号:4110300);
3)拓普康ES-602G全站仪一台(编号:FH1230);
4)手提电脑二台;
5)绘图仪两台。
三、采用的软件系统
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公司的CASS7.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
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
①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②Autocad软件2004版本
四、坐标系统
平面采用杭州坐标系;
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复测)。
五、技术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2、《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10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 17160-1997
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浙江省GPS-RTK测量技术规定》ZCB 001-2008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T 8-2011
8、《工程测量成果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B9008-98
9、其它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及技术要求等
六、控制测量
6.1 一级GPS控制测量
为满足测绘需要,在所测望水路(闻涛路~西浦路)区域埋设相互通视的一级GPS控制点,共埋设一级GPS控制点3个,编号分别为WJ01、WJ02、WJ03。
RTK观测利用杭州CORS系统。
采用网络RTK方式初始化观测四次,观测时在每个控制点上用角架对中、整平,架设稳固,仪器周围不存在大功率的信号干扰区,采样间隔为2s,每次测量的历元数取120次,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2cm,各次测量的平面坐标分量较差≤2cm。
外业采集完成后,在计算机上利用杭州CORS系统网络平差软件,将控制点坐标转换成工程需要的杭州坐标系统下的成果,用于求解地心坐标与地方坐标系
的转换关系参数的参考点在3个以上,所选参考点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整个测区,转换后各点的残差分量≤2cm。
控制点成果进行100%内业检查和不少于总点数10%的外业检测,平面检测用采集区域内的老一级点平面坐标进行比较。
经外业检测,符合规范精度要求。
RTK观测的点位平面分量互差最大值为0.8cm,平面坐标成果取各次观测成果的平均值。
6.2 高程控制测量
本次高程控制测量成果利用中纬ZDL700电子水准仪按四等水准精度要求接测至每个一级GPS控制点。
四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注:l为线路里程,单位为公里。
本工程的高程控制采用二等水准点II杭城146作为起算始终点,布设成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四等水准点和GPS E级控制点共用,中间联测一个老的四等水准点作为检核。
经外业观测数据平差计算结果,其闭合差为15毫米,最大点位中误差为0.7毫米,水准线路长13.21公里(四条路总长度),平差后精度良好,符合规范要求。
七、地形测量
7.1基本要求
1. 地形图底图由为杭州市规划服务的1:500基础平面图,对红线外30米范
围内地形进行补测、修测,对细部地形变化均需准确表示,并提供成果,其它技术要求按照《城市测量规范》执行。
2.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0.5m。
3.野外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数字化图。
4. 地形图的测绘按《规范》、《图式》的规定。
7.2全野外数据采集数字化成图
1.房屋测绘以外墙体为准。
正规房屋不综合。
房屋注记层次和结构,整幢房屋不同层次或不同结构的用实线分隔表示。
飘楼、走廊、阳台等均按《图式》规定以相应符号表示。
2.独立地物以相应符号表示。
3.管线和垣栅
永久性的电力线、通讯线均予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实测。
一杆上架有多种线路时择其主要的表示。
临时性的围墙不表示。
活树篱笆、铁丝网均予表示。
架空及地面的管线均表示并注明输送物的名称。
地下管线仅表示地面上的附属设施,如检修井、污水篦子、防火栓、阀门等。
4.道路
测区内的公路、简易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小路、内部道路以相应符号表示。
铺装路面注明铺装材料,不同路面的分界线用点线分隔。
有名称的注记名称。
桥涵、路交叉、公路路面中间注记高程。
大车路、乡村路取其平均宽度测绘,临时小路不表示。
路面按土方测量要求测注高程。
5.水系
测区地处围垦,有河流、池塘、水渠和其它沟状地形分布。
范围以实地情况用陡坎或斜坡表示,按土方测绘的要求在坡度变化处和水底测注高程。
6.植被
各种植被均以相应符号表示,并以地类界圈出其范围。
八、纵横断面测量
8.1纵断面测量
以四等水准成果为起算,用全站仪沿着道路中心线每20m测一点,沿线有地形起伏变化明显处加测高程点。
8.2横断面测量
以四等水准成果为起算,沿道路中心线20m一个,方向与路中心线垂直,测
绘宽度至红线外10m范围,并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加密高程点。
所取得高程均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复测)。
九、质量保证
所有产品均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
在作业组自查互查的基础上,院质检部门再进行100%过程检查。
所有成果完全符合有关规范及委托书要求,可以提供给甲方使用。
十、完成工作量
①一级GPS控制点:3点;
②四等水准测量:3.3公里;
③ 1:500地形图:0.059平方公里;
④纵断面:517.2米;
⑤横断面:1130米;
⑥中线放样:517.2米
十一、本工程提交的资料
1、望水路(闻涛路~西浦路)工程测量技术报告;
2、1:500地形图;
3、纵横断面数据
控制点成果表如下:
望水路(闻涛路~西浦路)工程
控制点成果表
注:1、杭州坐标系。
1985国家高程基准(复测)。
单位:米。
2、平面坐标采用GPS-RTK技术观测,高程采用四等水准观测。
编制:校核:
控制点点之记:
控 制 点 点 之 记
控 制 点 点 之 记
控 制 点 点 之 记
纵断面成果表:
注: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复测)。
单位: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