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镇江市2019版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

江苏省镇江市2019版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

江苏省镇江市2019版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80分)1. (4分) (2017高三上·牡丹江月考)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岛屿距离图中大洲最近的是()A . 古巴岛B . 火地岛C . 塔斯马尼亚岛D . 新西兰南岛(2)与其他大洲相比,本洲的资源优势是()A . 生物资源B . 矿产资源C . 淡水资源D . 太阳能资源(3)当南极地区极地高压带范围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黄河进入枯水期B . 巴西高原进入雨季C . 红海的盐度处于低值期D . 地球在远日点的附近运行2. (6分) (2019高二上·佛山期中) 从2014年12月正式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向华北地区输水超过60亿立方米。

如表为我国四种缺水类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解决华北地区的()A . 资源性缺水B . 水质性缺水C . 工程性缺水D . 效率性缺水3. (2分)(2019·阜阳模拟)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如图)的文章,引起广泛热议。

该工程设想从雅鲁藏布江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旗河”采取“平原开明渠”的好处是()A . 沿途可以补充水分B . 减少路途水源损耗C . 方便沿途引水灌溉D . 减少流经区水污染(2)“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带来的影响有()A . 改变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B . 有效控制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C . 增加雅鲁藏布江下游防洪压力D . 提高我国西北地区农产品的产量4. (2分)关于两区域同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B . 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C .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全面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D .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5. (4分)据报载,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 . 风蚀作用B . 水蚀作用C . 沉积作用D . 风化作用6. (4分) (2018高二下·孝感期末) 全长6500m的引汉济渭(引汉江济渭水)工程秦岭隧洞的出口段于2017年11月25日顺利贯通。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汉江相比,渭河()A . 汛期长B . 流量大C . 含沙量大D . 结冰期短(2)引汉济渭工程综合难度居世界第一,最主要是因为()A . 汉江水量不足B . 受水区污染严重C . 沿途蒸发量大D . 秦岭地形地质条件复杂(3)引汉济渭工程预计2020年全线贯通,该工程建成后可()A . 彻底解决渭河平原的缺水问题B . 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C . 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D . 减轻渭河平原盐碱化危害7. (4分) (2017高二下·莆田月考) 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础。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 . 热量、水源B . 光热、降水C . 风向、地势D . 地形、河流(2)关于甲、乙两地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甲地河流多有凌汛现象B . 甲地河流水流急,水能丰富C . 乙地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小D . 乙地河流水量大,含沙量大8. (2分) (2018高二上·汪清期末) 下图为某流域图和b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a、b、c三地的海拔分别是2599米、22米、5米。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该流域及其开发方向的组合正确的是()A . a地大力发展种植业B . b地以保护植被为主C . c地以水能开发为主D . c 地大力发展航运业(2)大坝的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能有()A . 河口三角洲侵蚀加剧B . 下游旱灾频率加大C . 下游河道淤积加剧D . 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3)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①光合作用强烈②生物循环旺盛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土壤肥力高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④9. (4分) (2019高三上·连城期中) 我国毛乌素沙漠东南缘的萨拉乌苏河流域,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带,蕴藏着丰富的晚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变的地质信息。

下图为距今2.3—1万年期间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地层剖面示意图,其中黑垆土是发育于黄土母质上的一种土壤。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推测距今1.9万年时期萨拉乌苏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可能是()A . 气候暖湿,湿地增加B . 气候干热,沙漠扩张C . 气候湿热,出现雨林D . 气候干冷,出现针叶林(2)地层剖面示意图中甲时期的大气环流特点是()A . 西北季风影响增强B . 东南季风影响增强C . 东南信风影响增强D . 河陆风影响增强10. (4分) (2018高二下·雅安期中)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遥感发现,近年来图中乙湖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示甲河()A . 夏汛有利沿岸农业发展B . 火山湖补给流量稳定C . 冬季有凌汛现象D . 冬季含沙量较大(2)乙湖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是()A . 入湖河水减少B . 地壳抬升C . 引湖水灌溉D . 人工围堰11. (8分) (2017高二下·太湖期中) 读甲、乙两国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国家均为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对于两国农业的对比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 . 耕地都主要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B . 甲国农业劳动力素质高于乙国C . 甲国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乙国D . 甲国粮食大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2)两国地形对气候影响都很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甲国东北地区降水量大B . 甲国冬季受寒潮影响大C . 乙国降水自东西两岸向内陆减少D . 乙国中北部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12. (4分)西气东输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A . 缓解能源紧缺B . 改善水体质量C . 促进减排降污D . 保证能源安全13. (6分) (2016高二上·长春期中)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是()①在农区改善耕作与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②在牧区增加水井数量,保障牧草有充足水源③在缺水的流沙地区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④D . ①③④(2)下列有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压力所迫和管理失误,本区荒漠化趋于严重B . 从总体上看,特别是旱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

C . 宁夏沙坡头采用方格状的沙障固沙,是为了保护兰新铁路不被腾格里沙漠的侵袭D .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14. (4分)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工厂逐渐用机器人代替手工生产。

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

据此回答小题。

(1)关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工厂逐渐用机器人代替手工生产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 . 劳动力成本提升B . 科技水平的提高C . 产业结构的调整D . 人口结构的改变(2)“西进运动”的影响有()A . 促进西部逆城市化的发展B . 导致东部工业化水平降低C . 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D . 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15. (2分)要对“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 地理信息系统B . 全球定位系统C . 卫星遥感定期拍摄D . 人工科考察16. (6分) (2015高二上·武汉期中) 染系数(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可以用来反映风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下面是我国M市多年污染系数和多年风向频率统计图。

据图判断,关于该城市污染系数的描述,正确的是()A . 污染系数从正东向南北两个方向递减B . 风速越大该市的污染系数越大C . 污染系数越大的方向污染越严重D . 污染系数西南偏西方向最小17. (2分)我国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多发,需要加强监测与预报工作。

这项工作主要使用的现代技术是()A . 数字地球B .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C . 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D .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18. (2分) (2018高二上·汪清期末) 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形成至今,虽然“身体”在不断“长大”,但在上海的经济地位却一直“长不大”。

对崇明岛“身体”的变化进行监测可采用()A . 遥感B . 全球定位系统C . 地理信息系统D . 数字地球19. (6分)读图,完成。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图中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A . ①B . ④C . ⑤D . ⑥20. (4分) (2017高一下·安溪期末) “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

在索科特拉岛(______)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离)的悬崖上,直接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索科特拉岛自然带为()A . 热带雨林带B . 热带荒漠带C . 热带草原带D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可有利于()A . 散热B . 耐寒C . 防风D . 防沙二、综合题 (共3题;共45分)21. (15分) (2017高二上·枣庄月考) 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据图比较汉水中游的支流南河与唐河、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3)指出图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的措施。

22. (15分) (2017高二下·重庆期末) 下图为东北局部地区地理事象分布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大豆之乡黑龙江正在上演“豆退苞进”,大豆种植面积从200,年的7200万亩减少到今年的3500万亩,而玉米则从2007年的5800万亩,扩至今年的9800多万亩.玉米在中国的崛起,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必然趋势。

(1)图中呼伦湖属于________(淡水或咸水)湖,判断理由是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