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地理 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高二地理 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9.该卫星城
A.以居住为主B.以商业为主C.以工业为主D.以行政为主
10.M处布局某工业区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便捷B.服务人口多C.水质优良D.地租较低廉
11.该市计划选建一个对外市服务的大型批发、零售中心,比较合理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市郊区农业区位示意图,该地拟布局花卉蔬菜园艺区、果树林区、粮食产区。读图完成12~13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一)必考题(3小题,共40分)
26.图l为南美洲气候分布示意图,图2为安第斯山脉某段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⑴沿图1中箭头方向行进,沿途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的地域分异规律,该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2 分)
⑵南美洲西海岸受(填洋流名称)的影响,导致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狭长;图2中安第斯山脉的某段山地可能位于(填“赤道附近”或“30°S附近”)。(4分)
材料一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辽宁材料二 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
⑴说明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2分)
⑵简述A地区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4分)
⑶分析B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4分)
26.
(1)由赤道到两极热量(2分)
(2)秘鲁寒流赤道附近(4分)
(3)东坡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气温较低,导致东坡永久积雪和冰川的海拔高度低于西坡。(4分)
27.
(1)①臭氧层空洞;②酸雨;③气候变暖;④荒漠化(水土流失、植被破坏)(4分)
(2)人口快速增长资源过度消耗(2分)
(3)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国际协作。(4分)
世界人口分布具有不均衡性,不同地区也形成了不同的人种、宗教,据此完成24~25题。
24.世界人口最稠密和人口最多的地区是
A.大洋洲B.亚洲东部和南部C.北美洲南部D.非洲南部
25.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该宗教是
A.基督教B.天主教C.伊斯兰教D.佛教
21.图中丙处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流向东南B.流向西北C.流向东北D.流向西南
读下图,完成22~23题。
22.沿EF线上的山脉是
A.两个大洲的分界线B.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C.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D.两种地形区的分界线
23.M、N地的地表特征表现为
A.M地面起伏大,多山地丘陵B.N地势低平,多沼泽地
C.N地亚寒带针叶林广布D.M地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
品观花区。下图为赵县旅游景点分布图。
指出赵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并为赵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1.C 2.C 3.D4.D5.B 6.C 7.D 8.A9.C 10.D 11.A12.D 13.B
14.B15.C 16.B 17.A18.C 19.B 20.B 21.A 22.A 23.C 24.B 25.C
6.地貌景观甲和丁成因的差异是
A.前者为内力作用,后者为流水侵蚀B.前者为风力侵蚀,后者为风力沉积
C.前者为内力作用,后者为风力侵蚀D.前者为流水沉积,后者为风力沉积
读非洲乞力马扎罗山雪线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示雪线变化原因是
A.为了解决生产用水,人工融冰所致
B.与人类活动无关,地球处于温暖期所致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15.梯田在保持水土中的作用是
A.减少降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B.拦蓄泥沙
C.降低坡面径流对坡面的冲刷D.土地平整,便于耕作
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田纳西河流域进行梯级开发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湿润,降水集中于夏季B.河流落差大,流量大
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内容为必修三。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做题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50分)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l~2题。
A.0°~lO°盛行下沉气流,干燥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4.若M点位于大陆西岸,则下列四幅图中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
读地貌景观图,完成5~6题。
5.形成景观图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外部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丁C.丙和丁D.甲和丙
⑶图2中山地东坡永久积雪和冰川的海拔高度低于西坡,分析原因。(4分)
27.读部分环境问题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⑴说出图中序号分别代表的环境问题。(4分)
①,②,③,④。
⑵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2分)
⑶据图说出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C.黄赤交角变小,使太阳直射赤道时问变长所致
D.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所致
8.雪线变化引起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的低地可能被淹没B.北温带耕作区向低纬度方向延伸
C.高纬度地区比原来的降水少D.中纬度地区粮食产量增加
下图为2016年某城市卫星城规划图,该城市盛行西北风。读图完成9~1l题。
1.下列节气中,北京白昼最短的是
A.清明B.立秋C.小雪D.雨水
2.大暑到大雪期间
A.天安门升旗时间逐日提前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C.莫斯科正午太阳高度变小D.海口市的正午物影朝向正南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28.
(1)人少地多,土地增产潜力大;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国内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任答两点,2分)
(2)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积水;土质黏重,且有季节性冻土和永久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造成积水;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等。(4分)
(3)继续强化商品粮生产;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4分)
29.读甲、乙两幅著名海峡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⑴甲图的海峡名称是,乙图的海峡名称是。(2分)
⑵分析甲、乙两海峡附近区域的气候特征的差异。(4分)
⑶1月,一艘由甲地经过乙地的轮船,经过甲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乙海峡时则风平浪静,解释其中的原因。(4分)
(二)选考题(共lO分)请考生在第29~30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C.地势平坦,大部分均可通航D.支流众多,水量稳定
17.田纳西河流域进行梯级开发后
A.提高了流域内的通航能力B.解决了流域内的环境污染
C.为种植棉花提供了灌溉水源D.彻底解决了流域内的洪涝灾害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工业区。据此结合下图,
完成18~19题。
18.一位德国生态学家曾悲观地对鲁尔区做出预言“在这里,白色只是一种梦想”,其描述的问题是
12.该市花卉蔬菜园艺区、果树林区应分别布局在图中的
A.A区和B区B.D区和C区C.B区和D区D.A区和C区
13.该市粮食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A.传统旱作谷物农业B.传统稻作农业
C.乳畜业D.地中海式农业
读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缓坡上修筑的梯田田埂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梯田田埂的修筑一般与
A.失业率下降B.人口老龄化C.环境污染D.气候变暖
19.导致图示地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产结构单一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③煤炭能源地位的提高④世界性钢铁过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高差可能为
A.50米B.200米C.400米D.600米
30.
优势条件:旅游资源丰富,观赏价值高;(2分)交通便利,且临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市场广阔。(2分)
建议:挖掘、整理、展示古城遗产深厚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景区的文化品质;制定景区合理的旅游承载力,保护景区旅游环境;发展梨园赏花、采摘、农家乐等生态旅游;加强旅游景区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服务质量;加口大资金投入,修缮和保护历史文化景观。(合理即可,6分)
29.
(1)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2分)
(2)甲地: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湿润多雨.主要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乙地:全年高温多雨,主要与该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有关。(4分)
(3)经过甲海峡时,1月份此地正值西风控制,海上风大浪急;经过乙海峡时则为赤道无风带,所以风平浪静。(4分)
29.[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赵县,古称赵州,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县城距省会石家庄市东南40千米,地处太行山东
麓中段的山前冲积平原上。Z018年4月,“中国雪花梨之乡”——河北赵县进入梨花最佳观
赏期,万亩梨花竞相绽放,似雪如玉、花海飘香,吸引各地游客前往踏春赏景。为方便游客赏
花,该县在最佳赏花位置设置了梨乡花海、花亭生态园、冀华星观花区等15处老树区作为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