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锣鼓巷产业构成

南锣鼓巷产业构成

区位南锣鼓巷位于北京旧城北中轴北端东侧,西临地安门外大街,北边为鼓楼东大街,南至地安门东大街,东侧?为交道口南大街,占地约?84?公顷。

西、南两侧分别与什刹海和景山历史文化保护区相邻。

南锣鼓巷古都风貌保护区,文物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可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段祺瑞执政府、和敬公主府、孙中山逝世纪念地、婉容故居、茅盾故居、蒋介石行宫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僧王府、拱门砖雕、豫园、齐白石故居、田汉故居等。

空间特征传统街巷肌理:?传统的街巷胡同呈“鱼骨式”?,巷在其中主要连接各胡同,大部分居住建筑不直接向巷内开口。

巷宽约?6?一?8?米,两侧主要分布一些小的商业建筑。

一般在胡同的端头临“街”或“巷”的地方是铺户?所在,作为居民生活的供应点,这些临街商业建筑空间开敞,因此街道封闭感不强。

?东西向胡同一般宽?5~6?米。

宅院一般面向胡同开口,进深也较大,纵向常二、三进院,有的大院进?深达前后胡同。

?南北向胡同一般宽?3~5?米,大多数形成的边界较为偶然,等级较东西向低,走向也较曲折,开口于其间的宅院一般也较小。

?改造中,?根据不同情况分级拓建了胡同,?每隔一至两条胡同拓宽一条,?此外为了增加南北巷的联系,?只增加一些?3~4m?的人行小路,限制区内交通,鼓励步行。

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元代的街巷肌理。

结构布局街道高宽比?D/H,D?为街道宽度,H?为建筑外墙高度,北京胡同的高宽比约为?1,南锣鼓巷胡同?地区的高宽比维持在?0.5-2?之间,改造前后街道空间基本没有变化,街道和胡同在改造过程中没有大幅?度拓宽,保留原始的胡同空间。

?南锣鼓巷大街,宽约?12?米,两侧为一层或两层建筑,因此,建筑高度和街道的宽度形成了非常适?宜的高宽比(趋近于?1:1),空间尺度不会让人觉得压抑也不会过度宽广。

12?米的街道宽度对于步行逛街?来说非常适宜,它可以让人非常容易从一侧穿行到另一侧。

产业集群的源起,发展历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起源于“文化产业”,过渡到“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三个核心要素:一是以创意为产品内容;二是利用文化符号意义创造产品价值;三是知识产权受到保障。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发展迅速,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为突出。

北京市文资办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 年北京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10022 亿元,在第三产业当中仅次于金融业,排第二位。

南锣鼓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南锣鼓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街道西部组团的中央,是现状仅存的保留着最清晰“鱼骨构架”型、格局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平房居民集中的四合院胡同片区,距今已有745 年历史。

冯国璋、茅盾等都曾在这里居住过,为南锣鼓巷留下了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记忆,此外,辖区内还有中央戏剧学院、国家话剧院等一大批文化单位。

南锣鼓巷于1993 年被北京市划为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梳理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起步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初-2005 年)南锣鼓巷的创意产业起步于20 世纪90 年代初,因为其历史文化浓厚和接近艺术机构,而成为一些创意工作者的聚集地,此间陆续有一些创意商家进驻南锣。

许多手工艺人、导演、演员、艺术创作者开始出现在酒吧和咖啡店,出现了艺术阶层的集聚,文化产业开始商业化萌芽。

(二)发展阶段(2006-2009 年)2006 年以后,交道口街道办联合北京大学提出了“大都之心,原生胡同,民居风情,创意空间”的理念,倡导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期间,政府在南锣鼓巷先后进行了道路改建、院落修缮、景观优化、照明和网络建设等多项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物质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工作,并且通过置换、调整、更新、招商的方式,先后对南锣鼓巷的商户进行调整,严格限制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业态,鼓励艺术品交易,文化创意产业的导入。

同时,南锣鼓巷先后组织举办了多届南锣鼓巷胡同节、戏剧节及创意市集等活动,参加多次大型博览会,吸引了全国一大批文化创意者的加入。

南锣鼓巷主街的商户由2006 年的76 家发展到150 多家,于2009 年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推荐为25处必去的亚洲风情体验地之一。

(三)繁荣阶段(2010 年至今)经过发展期的积累后,南锣鼓巷的文化创意产业业态已具规模,其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北京胡同旅游的代表,多数来京游客的必到之处。

2012 年末和2013 年末,北京地铁6 号线和8 号线鼓楼大街- 南锣鼓巷段先后开通,南锣鼓巷成为了连接东西、南北两条地铁线的换乘点,便利的交通为南锣鼓巷带来了大量的游客增长,自2013 年6 月后,日均游客数量已达2 万人。

近期国家领导人、文体明星的造访,更是大幅度提高了其知名度,节假日游客数量已经超过10 万人次。

南锣鼓巷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地位1.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2北京市明确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未来十到二十年的新兴产业战略3、南锣鼓巷是文化创意产业兴起和发展的产业集聚社会背景及相关产业研究①相关学者通过对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描述,揭示出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律性。

②有些学者通过对发展创意产业模型的研究,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模型应该更注重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不同发展模式。

③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十分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英国与美国根据其经济发展状况,日韩两国以历史传统和文化氛围为依托分别实行与其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产业集群的发展前景,产业链,空间等方面总结①南锣鼓巷依托原有的历史风貌和胡同肌理,引进了一批创新型产业,在政府引导和市场自发调节下,保护了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又发展成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区,形成了地区传统保护模式+ 产业集聚区模式的发展模式。

②戏剧产业借助政府的投资以及吸引的社会捐赠逐渐发展壮大,这种小剧场戏剧正渐渐成为话剧演出的主流,形成了政府主导模式。

③民间、民俗类和创意体验类产业在创意、技术人才的支撑下将民间艺术与现实物品、历史与现代结合起来,形成了人才支撑模式。

④酒吧餐饮类产业在“过客”“咂摸”等知名度高、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下快速发展,发展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南锣鼓巷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涉及到多个主体,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产业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中,驱动力的影响大小,必然会有所区别。

目前处于繁荣阶段的南锣鼓巷,政府规划和历史文化及艺术机构的驱动力式微,出现了过分追求商业利益,租金成倍增长,创意空间经营者被纯商业化经营者所取代的现象。

消费群体也由长期光顾的少量稳定客源变为了大批以旅游、观光、猎奇为主的体验式消费者,进一步恶化了产业发展的环境。

长此以往,不仅稀释了历史街区的文化氛围,不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序发展,更有可能走向破坏性开发,偏离南锣鼓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目的。

由此可见,任何受单一的驱动力影响的发展模式,不足以支撑涉及到多个主体的产业稳定。

实现南锣鼓巷文化创意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将繁荣阶段过渡到稳定阶段,需要厘清三种驱动力之间的关系。

在南锣鼓巷的下一步发展中,应注意提升历史文化和艺术机构的吸引力以及政府规划的推动力,开展如挖掘南锣鼓巷名人故居的文化内涵、规划发展南锣鼓巷周边胡同、对游客科学分流等工作。

结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了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城市更新的重要问题,当创意产业走进历史街区,两者的结合形式至关重要。

南锣鼓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繁荣三个阶段。

在此过程中,历史文化及艺术机构的凝聚力是基础要素,政府规划的推动力是中坚力量,资本增值的吸引力是根本动力。

三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

在南锣的下一步发展中,需要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时疏导、调整,以实现三种驱动力均衡做功,形成南锣鼓巷历史街区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为了让如此众多的文化创业集群更好的发展下去,企业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加大创新投入,积极引进创意型和技术型人才,增加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政府应该为企业搭建服务性平台,建立专项资金、提供技术支持等,通过降低房租、等方式鼓励企业实现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注册商标。

项目主题定位主题定位:新旧交融的特色街经营以休闲旅游、文化艺术、创意设计、艺术品交易、游戏动漫等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特色街形象定位:—大都之心、元生胡同、民居风情大都之心标明了南锣鼓巷作为元大都几何中心的重要区位地标的意义; 元生胡同体现了城市肌理与格局的历叱价值民居风情蕴含着北京典型传统四合院民居的怀旧情怀。

整体业态分析细分业种分析根据产业的不同功能,将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店铺分为四类:戏剧类——由戏剧催生出的上下游产业;民间、民俗类——以民间艺术或民俗文化为蓝本的手工商品交易产业; 创意体验类——能引起消费者共鸣的,怀旧风格的产业;酒吧餐饮类——提供饮食休闲的产业。

此外还有其他类——此类产业是普通的店铺,包括服装店、餐饮店、饰品店等,不属于文化创意产业。

✍南锣鼓巷以休闲旅游、文化艺术、创意设计、艺术品交易等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特色街,因此以创意工作室为主的零售商铺占66%,配合31%休闲为主的餐饮,着力打造创意产业特色街。

✍ 从商铺面积上看,由亍以古巷二十号商务酒店东堂客栈为主力店的酒店, 因此配套服务占比有所上升,符合休闲旅游的需求。

?南锣鼓巷定位亍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特色街,因此商铺数量上原创性工作室的工艺品、个性化的服装包袋商铺占到最大比例;?休闲餐饮、酒吧和特色小吃类的餐饮也占较大比重共同营造了南锣鼓巷的休闲旅游的闲逸氛围。

商铺面积上,由亍服装商铺单店面积大,因此占最大比重;?此外,以古巷二十号商务酒店东堂客栈为主力店的酒店配套也占较大比重。

整体业态分布——品牌列举表店铺分割开间:5-16M 店铺主导面积进深:6-15M 零售:25-150㎡餐饮:20-200㎡层数:1-3层休闲娱乐:2000㎡配套服务:20-800㎡发展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是指政府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大量投资、制定优惠政策并吸引社会捐赠,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类型。

戏剧类产业即为这种发展模式。

南锣鼓巷的戏剧产业主要依托于中戏和蓬蒿剧场,中戏剧场主要供学生做毕业作业,上演的剧目为学校投资学生自己演出一些中外的经典剧本,导演和所有制作团队也都是中戏的学生,偶尔也会承担一些商业性的演出(中戏某学生——采访时间:2012年3月)。

蓬蒿剧场则主要上演一些剧本作者或导演的新作,面对的消费者市场主要由白领和大学在校生组成。

针对观众群的构成,小剧场演出票价维持在80元左右,并推出学生半价票。

人才支撑模式人才支撑模式是指靠人才的培养和运用,提高产业自身的发展水平的发展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