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J. H. Wiener.: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Domestic Policy 1689 - 1973.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过程
➢ 18世纪初,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 19世纪初,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 ➢ 185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人事改革; ➢ 1853年,《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问题; ➢ 1855年,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中古时期
17-18世纪
•国王和权贵常常凭 个人的喜好随意恩 赐官职给身边的人, 官员也只是为国王 和显贵服务,类似 于仆从。
欧美国家逐渐建立 起资本主义制度, 但仍是少数人掌握 官员的任免权。他 们将官职作为礼品 或商品,私相授受
恩赐官职制
内阁制和 政党政治 形成后
•执政党一般会把官 职分给党内同僚, 一旦内阁重组或执 政党更换,就要更 换几乎所有政府官 员。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的建立
美国: “政党分肥制”
1881年,因分官不均,新任总统加菲尔德被刺杀。 文官制度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由议员彭德尔顿提出的文官制度改革法案 (史称《彭德尔顿法》),建立了美国的文官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1983年,美国卡特总统任内的人事署长艾仑• 坎贝尔(Alan Campbell)来华讲学。他直言不讳 地说:“当我接受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向诸位讲文 官制度的时候,我是深感惊讶的。因为在我们西方 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 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
思考:科举制有什么优点值得别国学习?
材料二: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 团体采取政治行动。
材料三:划入职业文官行列的行政官员不再是由总统或是部门长官任命,也 不再与政治家的选举或任命共进退,而是终身任职。
---Pendleton Act of 1883[R].Basic Documents of Americ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1776-1950 [M].
材料二:如果有人无视政党利益,必将遭到本党党徒的攻击和社会非议。如 1830-1834年,担任海军大臣的詹姆士-格雷厄姆曾在本部门内打破政党界限, 按能力任命文官,结果遭到本党成员的攻击,同时受到财政部负责文官任命 事务的秘书的谴责。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三:内阁大臣的首席录事每年总收入为553英镑10先令10便士,其中职薪 仅为175镑,不足1/3。……据调查,1764-1778年间,陆军主计处账目亏空高 达445735镑。1780年,土地局税吏共拖欠398748镑税款。
➢ 1853年,《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思考:阅读教材,想一想《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 报告》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作业布置:(任选一题进行论述)
• 简述文官制度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原因?它对资本主义 国家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 查找资料,试论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对中国选官制度 的认识与传播,及其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影响。
• 查找资料,试论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美文官制度的改 革及其对你的启示。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文官制度的改革
任何制度都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十 全十美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应当在坚持自身优秀传统 的基础上,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互相取长补短,臻于完善。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1 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2 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
3 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恩赐官制制
文官制度的建立
政党分肥制
政党分肥制
材料一:海军部财务处和陆军部主计处长官每年分别花费500镑和1000镑雇人 代理,官俸剩余部分作己用。内务部首席书记员查理·布里耶兹克本有81镑 13先令的职薪,可他一面雇人代行此职,一面为大法官厅高级文官威廉·弗 雷泽代行职守,每年获取227镑3先令的薪给。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过程
➢ 18世纪初,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 19世纪初,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
政务官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小范围:公务员即文官,即不与内阁共进退的、非选举产生和非政府任命 的事务官。英国最为典型。 •中范围:行政系统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美国最为典型。 •大范围:涵盖所有国家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大系统的工作人员 以及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法国、日本最为典型。
--- 陈乐桥《英美文官制度》
探究:结合课本及材料,分析“恩赐官职制”、“政党分肥制”的弊端?
时代呼唤新的文官制度
这一时期,政府承担起了社会救济、工厂监督、扶植教育等 新职能,增设了教育委员会、农业部、卫生部等新型中央机构。 许多旧部门也扩大了编制,如贸易部本来的一个协商机构,1832 年开始负责收集和发布有关统计资料,1840年后又负责监督铁路 公司法案的实施,以及股份公司的规划与注册。为了完成日益繁 重的职责,贸易部只得成立了4个下属机构。
候选人进行考试;
➢ 1870年,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 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过程
➢ 18世纪初,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1701年议会在《王位继承法》中规定,从汉诺威王 朝以后,凡领取皇家薪俸和养老金的官员都不得为下院 议员。为了使议会能控制各部,这个法律同时又规定, 各部大臣例外,可以同时是下院议员。
---R. L. Schuyler and C. C. Weston.:Cardinal Documents in British History〔M〕
“现今人事管理建立在两大柱石之上,一为选贤任能, 一为职位分类,两者缺一不可。”
---美国行政学家怀特
以英国为代表,其 主要特征是“因人 而分”,其分类依据 是公务员个人所具 备的条件(如资历、 学历) 和身份(如官 职地位的高、低所 得薪俸的多少)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密迪乐在其著作《中国人及其叛乱》中系统地提出了自己 的三条建议。一,尽快在英国三大行政部门的各个分支机构实行 考试录用官员的制度;二,采用中国科举制公开竞争的原则,考 试必须是面向全体英国臣民的;三,实施分级考试制,先在地方 和首都举行普考,尔后在首都举行特别会考。 ---中外关系史学会、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中外关系史译丛》(四)
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1855年,帕麦斯顿 (Palmerston) 政府又颁布关于“录用王国文官的第 一个正式法令”,并决定成立文官制度委员会,负责考试事宜,这一命令奠定 了考试用人的组织基础,这种用人和晋升的方式又称为“功绩制”。不过,这 次改革并不彻底 ,因为它不要求实行公开考试,只是对被推荐人员进行审查。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共21页)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从美国《彭德尔顿法》中理解西方文官制度特点
材料一: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了主管文官考试与管理的新机构——文官制度 委员会。……美国文官任何官阶将是一个没有任何禁律的向任何人“开放” 的文官结构。任何试图在身份或其他方面限制文官被录用或流动的行为,都 将被视为是“不民主”的。
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过程
➢ 18世纪初,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 19世纪初,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
➢ 185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人事改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