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藏象学说
– 注意脏腑学说的整体观念的特点: 系统论(统一性、完整性、联系 性)
– 注意要结合脏腑的病理改变特点 来学习脏腑的生理功能
第一节 脏腑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 与系统连属
(一)心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生理意义:心气推动血液循行 于脉中,周流全身;面色.舌.脉
病理意义:
不足(虚):心气不足:脉细 弱.面色无华,舌质淡。 有余(实): 心火上炎:面赤舌红、舌尖深
有余:心火上炎:数
心脉瘀阻:涩
(4)其华在面: 生理意义:心的生理功能状况可 以从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 病理意义: 不足:心的气血不足:面色淡
白、晦滞 有余:心血瘀阻:面色青紫
心火上炎:面色红赤
(5)开窍于舌: 生理意义:心的生理功能状况, 可以从舌的变化显露出来 病理意义: 心主血脉的不足.虚 心阳不足:舌淡白胖嫩 心阴不足:舌红绛瘦瘪 心血不足:舌体瘦瘪,色少华
生理意义:
主气:主一身之气:气的生成 (宗气),气的调节-出入升降
主呼吸之气: 司呼吸:控制呼吸 病理意义: 肺气不足:呼吸无力、少气不 足以息、语言低微
(2)主宣发和肃降: 主宣发: 生理意义: *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 *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 *通过对卫气的调节,控制皮肤 腠理(肌肤上的纹理) 的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 汗液,排出体外;
心主血脉的有余:(实) 心火上炎:舌红赤生疮; 心血瘀阻:舌紫暗或瘀斑 心主神明的有余:
痰蒙心窍:舌卷、舌强、 失语
【附】心包络: 心之宫城,替心受过
(二)肺(华盖,娇脏)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
【关于‘宗气’的概念】 生成:自然界的清气+水谷精气 分布:形成于肺,聚集于胸(膻 中),贯心肺之脉而达全身 功能:通过肺的气道而调呼吸 声音;通过心的血脉而调气血 的运行;
第三章
藏象学说
概述 一.藏象学说(脏腑)的定义: 是研究人体脏腑的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气血津 液神相互关系的理论,是中医 生理学和病理学基础的主要组 成部分,对于指导中医临床, 具有重要意义.
二.藏象学说的内容: *以心为核心的五脏功能:
心、肝、脾、肺、肾
*与五脏相表里的六腑功能: 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2.系统连属 (1)在志为悲忧: 病理意义:
悲忧过度:肺气不足 肺气不畅:气机郁结:
(2)在液为涕: 病理意义:肺寒:清涕
肺热:黄浊涕
肺燥:鼻干
(3)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生理意义:肺的生理功能(宣 发卫气)与皮毛的生理功能 (卫外.泌汗)
病理意义: 肺气不足:汗多、易感冒 肺气不宣(外感):泌汗异常
*运化水液:包括水液的吸收、 转输和排泄;
#从饮食物中,吸收(化)、转输 (运)水液到肺,通过肺的功能,布 散全身,起滋养濡润作用;
#把各脏代谢后的水液,转输(运) 到肺,通过肺的功能,向外化汗, 向下输送到肾,化成尿液排出体 外;
病理意义:
脾不健运:包括两方面: *运化水谷功能障碍: 腹胀、便溏、食欲不振
(1)在志为喜: 生理意义:心的生理功能与情 志的‘喜’有关,正常的喜, 对心的生理功能有促进作用病 理意义:喜极->心神受扰,耗 散 (2)在液为汗: 生理意义:心的生理功能与汗 有关,血汗同源,汗出于心 病理意义:汗多则心血受损
(3)在体合脉: 生理意义:与心主血脉意义一致; 病理意义: 不足:心气不足:细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 胆、女子胞
*以五脏为中心的系统连属: 五志、五液、五体、五窍 *脏腑功能的物质基础及其联系:
气、血、津液,神以及 气与血、气与津的关系 *以五脏为中心的系统联系: 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
三.学习藏象学说的注意事项
– 注意脏腑学说建立的方法学基础: 黑箱理论(司外揣内)
红起刺、脉数
心脉瘀阻:面舌色暗、或青紫、 舌紫有瘀斑、脉涩 或结代
(2)心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之神,指人体的生命活动 及其外在表现
*狭义之神,即心所主之神,是 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的功能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意 识、思维活动,是属于大脑皮 层的功能 *中医学认为:与五脏有关,特 别是与心的关系尤其密切;
病理意义: 肺气失宣:呼气不利、胸闷、 咳喘、鼻塞、无汗、喷嚏;
主肃降: 生理意义: *吸入自然界之清气; *将自然界之清气和脾转输的津 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全身; *肃清气道内的异物; 病理意义: 肺失肃降:呼吸短促或表浅、 咳痰、咯血;
(3)通调水道: 生理意义:疏通、调节体内水 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宣发:水液向上、向外输布, 布散全身,外达皮毛->汗 *肃降:水液向下输布,布散全 身下达于肾->尿
(4)开窍于鼻: 生理意义:肺的生理功能与鼻
的生理功能(嗅觉、发音.门 户)有关
病理意义:
肺气不足:嗅觉异常、发音异常; 肺气不宣:鼻塞、流涕、喷嚏、
喉痒、音哑、失音
(三)脾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 生理意义: *运化水谷精微:把经过胃 ‘腐熟’的水谷,‘化’(消
化吸收)为精微物质,‘运’ (转运输送)到肺及全身;后 天之本生化之源。
病理意义: 水道失于通调:痰饮.水肿 (4)朝百脉、主治节: 朝百脉: 生理意义:肺气助心行血 病理意义: 肺朝百脉功能异常: (肺气不助心气行血):血瘀
主治节:
生理意义:治理调节全身气机、 津血运行; *司呼吸: *调气机: *助心行血: *行津液:
病理意义:
肺主治节功能异常: *司呼吸异常:呼吸无力、少气 不足以息、语言低微(肺气虚) *调气机异常:气机不畅 *助心气行血功能异常:血瘀 *行津液功能异常:痰饮
生理意义:主宰五脏六腑的生理 功能,控制神志活动,神清思敏。 病理意义: 心血不足,心神失养:睡浅易醒、 健忘、反应迟钝、精神萎顿
心火上炎/痰蒙心窍,心神受扰: 难睡多梦、烦躁、癫狂、神昏 谵语
2.系统连属 【关于系统连属的问题】
*系统连属的理论,是五行学说 在中医学上的具体应用:
木肝胆目筋泪怒 ↗↘ 恐唾骨耳膀胱肾水 火心小肠舌脉汗喜 ↖↙ 悲涕皮鼻大肠肺金←土脾胃口肉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