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试资料填空题1、两种模式:填空西方学者于70年代到80年代初提出七种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模式,仅举两例:美国学者斯波尔斯基于1980年提出的“教育语言学理论模式”;斯特恩于1983年提出的“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一般模式”。
2、记:理论基础部分提出与本学科的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七个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和哲学。
本学科基础理论包括四个方面:对外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汉语习得理论、学科研究方法学。
3、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对外汉语教学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4、记:功能主义语言学家把语言看做是一种社会现象。
这一理论影响了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的交际法。
对外汉语教育学是语言教育学的分支学科,而语言教育学又是一门分科教育学。
分支学科与总学科的关系、下位学科和上位学科的关系。
7、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1969提出中介语的概念8、四大流派:强调自觉掌握的认知派(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直接法、情景法、听说法、视听法)强调感情因素的人本派(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强调交际运用的功能派(交际法)5、教学过程的模式:传授式、活动式、发现式、发展式6、文化冲突与适应:蜜月阶段、挫折阶段(有文化震荡症/文化休克、调整阶段、适应阶段9、备课的三个方面:分析教材、分析教材对象、确定教学方法。
10、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组织教学(教师课前或课的开头进行一定的准备)复习检查。
(方法:提问、测验、改错等)讲解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10、汉字教学任务:以汉字形、音、义的构成特点和规律为教学内容,帮助学习者获得认读和书写汉字的技能。
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教学即语言要素教学,是教授汉语的基础知识。
11、语言测试的分类用途:学能测试、成绩测试、水平测试、诊断测试评价的客观化:客观性测试、主观性测试命题方法:分立式测试、综合性测试、交际性测试分数解释的方法:标准参考测试、常模参照测试测试的制作要求:标准化测试、非标准化测试语言测试的评析标准:效度、信度、区分性、可行性、反馈作用交际能力1)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在60年代提出的。
2)交际能力指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即在不同场合、地点对不同的人进行成功的交际。
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
3)四个特征:语法性、可接受性、得体性、现实性。
4)卡纳尔概括了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即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策略能力。
名词解释题、1、语言能力:1)乔姆斯基于60年代提出的。
2)所谓语言能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含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体系。
3)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能正确组合声音和语素;区分结构不同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区分同一结构的歧义;区分结构不同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句子等。
最根本的就是能造句。
可见语言能力主要与语言形式结构有福安,实际上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语法能力,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环境的、人的内部心理机制。
2、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汉语结构最大的特点是重意合而不重形式,只要在上下文中语义搭配合乎事理,就可以组成句子,这反映了中国人善于概括、综合,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疏于对局部的客观分析和逻辑推理的传统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主客观统一观。
汉语中词语排序整齐、语义对称、节奏和谐的对偶句,体现了中国人喜欢对称、成双的心理。
3、正迁移:相似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起阻碍作用。
4、文化适应?指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的结合,因此,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就成了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
5、对外汉语教学4、对外汉语教学性质、特点学科的什么叫对外汉语教学?名词解释性质:1)首先是语言教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好语言,交知识、规律和文化等都是为了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服务的。
2)是第二语言教学:……往往是零起点的,基础阶段对学生来说显得特别重要,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阶段,第二外语教学的性质,就把对外汉语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明显地区分开来的。
3)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文化差异大、汉语教学起步晚、尚未普及;汉字;语言系统与各语系差异大;等使外国学习者感到困难。
4)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这不同于对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外国学习者所处文化与中华文化差异大,这就造成了对汉语的理解、学习和运用的障碍。
特点: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
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5)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6)集中、强化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1)是专门的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在语言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的集中、强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些任务和内容是其他学科无法承担的。
2)是综合的学科。
它综合地、有选择地汲取……等七个学科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
3)是应用的学科。
其任务是揭示汉语最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规律和教育规律,从而指导教学实践和教育实践,更好地实现这个教学目标,这就决定了这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应用学科。
6、什么是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或古典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7、什么是暗示法?强调通过暗示,开发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潜力,激发高度的学习动机并创造最佳学习条件,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放松而又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有效的学习的教学方法。
10、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
这种交际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成为跨文化语言交际。
影响跨文化语言交际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特别是文化差异。
21、语言测试根据一定的评估目标,以抽样方式通过有限试题来诱导出受试者的言语行为,然后借助定量描述来推断受试者掌握该语言的知识和能力。
简答题1、偏误分析理论的五个基本步骤是什么?1. 收集资料;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或听力理解中选择供分析用的语料,有横向预料收集和纵向语料收集,面谈、笔试等方法。
2. 鉴别偏误;要关注几个问题:●同时还要区分是结构形式的偏误还是语用形式的偏误。
●偏误以目的语的正规形式为准;●鉴别是有规律性的“偏误”还是偶然性的“失误”;●区分学习者的“显性偏误”和“隐性偏误”;●“得体性”问题。
比如:你多大?3. 描写偏误;对偏误进行描写的方法有“语言表层特征分类”(比如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范畴);“表层策略分类”(主要是根据学习者偏误产生的方式进行分类和描写,如“省略”、“附加”、“类推”、“错序”等。
)等。
4. 解释偏误;偏误主要存在两种情况:“语际偏误”和“语内偏误”。
前边有个厚森林。
属语际偏误。
5. 评估偏误。
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哪种偏误更严重。
(2)对于母语者和非母语者的偏误的评估应有所不同。
(3)评估标准问题:可理解程度、可接受程度、冒犯程度。
2、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教学语法而不是语法理论,是教语法知识而不是语法学知识,是教外国人的语法而不是本族人的语法。
更多的是从意义到形式而不是形式到意义,是分析的语法更是组装的语法,是描写的语法更是讲条件的语法,是在语际对比中讲语法。
1)通过语言对比突出语法的重点和难点。
请你等等我。
请你等我。
可以放在对比讲授。
2)从句型入手,句型操练与语法知识的归纳相结合。
如归纳把字句的用法。
3)由句子扩大到话语4)精讲多练,以练习为主5)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安排语法项目。
对教学内容做出简化处理。
如把字句,把桌子一拍等特殊用法可以留意以后教。
6)语法结构的教学与语义、语用和功能的教学相结合7)重视纠正学习者的语法错误,并把病错句的分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
3、功能法的基本原则和典型的教学过程是什么?交际法概念:以语言的意念、功能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基本原则:1)把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以功能意念为纲——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自然的语言能力。
(6)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3)教学过程交际化——为学生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语言环境。
(4)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性训练相结合。
(5)强调表达内容,不过分苛求形式,对学生的错误要确定一个容忍度。
教学过程:(1)展示语言材料。
展示方法:对话、图片、实物,或通过情景。
(对话自然、真实)(2)学习和操练。
把对话中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相应的语言结构抽出来,让学习者模仿练习。
操练方式:朗读、设问、对答。
(3)自由交际及表达。
为学生自由使用语言创造情景,如游戏、谈话、讲故事、角色扮演,讨论等,训练他们的各种交际技巧,提高表达能力。
4、直接法的基本原则和典型的教学过程是什么?1、概念:主张以口语教学为基础,按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母语、不用翻译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
2、基本原则:(2)以口语为基础(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立)。
(1)建立语言和外界事物的直接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不使用学生的母语。
(3)以模仿为主。
(4)句本位,以句子为基本的教学单位。
(5)从实践中领悟并归纳出语法规则,然后指导学习,反对死记住语法规则。
3、典型教学过程:1)教师做动作,并用动作配上目的语词语和句子展示教学内容2)教师反复领读词或句子,并正音3)操练(教师说,学生做动作,或者一个学生说,另一个做动作)4)看课文认读文字,将语音和文字结合起来5)抄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