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3 .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10年3月底,世博会广东馆整体完工,装饰着古色古香的窗花、金色箔片做成剪纸的骑楼,在灯光的映射下美轮美奂。 B.中国代表团中最矮的小块头何可欣,年纪轻轻却早已获赞誉一片,是体操界著名的“高低杠公主”,可谓秤砣虽小压千斤了。 C.要想富,先修路。在穷家富路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江西省交通厅和南昌市共同投资数亿元启动瑶湖大桥扩建及麻丘互通立交工程。 D.公安部门终于证实,为查清利用足球赌博的几起重点案件,南勇等被依法传讯到案接受调查,相对于足协的三缄其口,坊间则开始 了一场围绕南勇案件的大猜测。
③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④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
A.①②中的“为”字意义与用法相同,③④中的“于”字意义与用法不同
B.①②中的“为”字意义与用法不同,③④中的“于”字意义与用法也不同
C.①②中的“为”字意义与用法相同,③④中的“于”字意义与用法也相同
D.①②中的“为”字意义与用法不同,③④中的“于”字意义与用法相同
难度:0.85 组卷:246 题型:选择题 更新:2010/7/10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4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2010年4月19日,抢险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奋战了4个多小时,帮助藏族同胞清理出了许多家具、生活用品和重 要物品。 B.对记者的问题,有关部门负责人态度鲜明地作了答复:一定要查明事情真相;严明纪律,处罚违纪人员;加强监督,净化从业环 境。 C.文化体制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在实践中,我市遵循突破“三点”、整体带动的原则,从而开启了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局面。 D.2010年4月23日,在地震重灾区结古镇,恢复商品交易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经达100多家。
12 .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的是
A.秦始皇派遣张唐到燕国去任相国,但张唐曾带兵攻打过赵国,他觉得赵国一定会怨恨自己,对自己不利,所以以此为借口推托。
B.张唐不敢去,吕不韦虽然心里不快,但没也没有办法勉强他,结果年仅十二岁的甘罗看出了吕不韦的心事,主要请求去说服张唐。
C.甘罗用武安君白起得罪了吕不韦,结果被吕不韦逼死的例子警告张唐,如果他不听吕不韦的话,只能是死路一条。
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秦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
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1,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
遽叱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
③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
④整个园区的灯光设备大量采用节能的LED光源
⑤园区公共交通系统采用电动汽车、超级电容汽车等清洁能源车辆,使园区内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
⑥中国在筹办过程中也在全力实践这一理念
A.③⑤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①⑥②
C.③⑥①④⑤②
D.①④⑤②③⑥
难度:0.65 组卷:689 题型:选择题 更新:2017/3/2
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
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
“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来自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6 . (题文)下列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传奇”是我国古代一种文学体裁。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一个高峰,代表作有李朝威的《柳毅传》等;明清传奇则是戏剧, 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等。 B.元代戏剧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重门第重爱情的富家小姐崔莺莺的形象;清代剧作家孔尚任的代表作是《桃 花扇》,借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写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可说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C.曹禺和老舍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话剧《雷雨》和《茶馆》。老舍还是一位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骆 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D.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他们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分别是《羊脂球》《樱桃园》《警察 与赞美诗》
难度:0.85 组卷:840 题型:名著阅读 更新:2017/3/2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近似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 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音乐篇》说商陵牧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此外《灵 宝经》还记载某国大旱,一个女仙“为王仰啸,天降洪水,至十丈”,这是用啸来求雨。葛洪的《神仙传》也曾记载西汉人刘根学成道 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戮。刘根于是“长啸,啸音非常清亮,众客震惊”。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 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 魏晋以后的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w.&w.^w.k.s. 5*u.c.#o@m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但其实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 来形容周颧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 在其中。所以吟啸之风,广泛流行,以至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新版《辞源》)或“感慨发声”(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 的声音,既谈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吐属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 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啸于其音乐性之 外,再蒙上这样薄薄一层玄学的外衣,遂使它在当时更具魅力。如《晋书·阮籍传》说他在苏门山遇见后来被称为“仙君”的孙登,“与商 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不过,啸声中确乎没有歌 词,不能把吹口哨说成是无词之歌,正像不能把吹喇叭说成是无词之歌一样。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夫 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 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存,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游泰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便可为证。 唐以后,此风渐息。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 袋,不一定实有其事。这时在考古材料中看到的啸者,则大抵为艺人。河南偃师出土的宋代砖画河南焦作、山西侯马出土的金代陶俑中 都有吹口哨的。他们都是正在演戏的演员: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 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 7 . 根据文意,下列对“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啸近似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可以用来抒情,也可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 B.魏晋名士首发“啸”,他们常常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时甚至是登高临远之际且吟且啸。 C.啸声没有歌词,但相当优美,带有旋律且具有音乐性。因其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因而不能理解为唱歌。 D.魏晋时期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或“感慨发声”,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它不是随声感叹,而是有音乐性且寄托了文 人的风骨和气质。 8 . 下列不属于表现“吟啸之风,广泛流行,以至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一项是 A.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
难度:0.85 组卷:250 题型:选择题 更新:2010/7/10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2 .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两讫披星戴月 孽根祸胎悬梁刺骨 B.撕打倍尝艰辛 放诞无礼贪赃枉法 C.枕藉神智不清兵慌马乱先理后兵 D.寒暄理屈词穷 不假思索见风驶舵
难度:0.85 组卷:244 题型:选择题 更新:2010/7/10
茂田宅赐之。
(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
1相传项橐七岁时就曾难倒过孔子。
10 . 下面加点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其试臣,何遽叱乎遽:急忙
B.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 难:感到为难
C.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使:派…出使
D.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报:告知
11 . 下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尝为文信侯伐赵,赵怨臣 ②夫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
难度:0.85 组卷:959 题型:现代文阅读 更新:2010/7/10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
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文信侯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地。’今之燕,必
2010年河北唐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类型:期末 试题总数:14 浏览次数:832 上传日期:2017/7/18
1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庾(yǔ)毙挫(cuō)折一爿(pán)前合后偃(yǎn) B.赍(jī)发懵(měng)懂贫窭(jù)插科打诨(hùn) C.佣(yòng)金裨(pí)将弄(nòng)堂曲(qū)意逢迎 D.角(jué)色谂(rěn)知打烊(yàng)恬(tián)退隐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