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家长会课件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家长会课件


希望家长配合的工作
• 12.监督周末孩子的作业. • 13.控制孩子的零花钱.只给孩子 带足生活费. • 14.注意观察孩子的异常举止.
孩子变坏前的10项征兆
1.语言:爱说谎话,黑话,脏话,及喜欢说话时 带有江湖气。 2.穿着:太过于时髦,暴露,喜欢擅改衣服,穿 制服时特别将胸前两个扣子解开。 3.外貌:发型怪异,身上有刺青,常有外伤。 4.行为:较为标新立异,行为诡异,不敢让家人知 道,常长时间反锁自己房门,且神色紧张。 5.态度:易于动怒,情绪极端变化,常与家人赌气 或自暴自弃。
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发现家 长在教育中有以下几个误区:
• 6.过分放手,对孩子的在校学习生活 情况不闻不问,让孩子自由发展. • 7.唠叨没完没了,不抓住其当时的心 理,使得效果适得其反. • 8.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孩子开脱责 任. • 9.凡事武力解决,不管孩子接不接受.
需要注意十问 :
1、在外留宿。 2、回家很迟。 3、带同学住宿。 4、打电话时间长,次数多 5、受伤回家。 6、超消费要问。
• 11、严格常规管理,严格请假制度,严 格班规班纪,稳定学习秩序,为全面复 习保驾护航; • 12、老师们全力以赴,精心备课,组织 好考前总复习。和学生同甘共苦,关爱 每一个学生,用真情激励学生奋进。
对家长的希望:
一、重视 二、了解 三、关心 四、鼓励 五、督促 六、配合
希望家长配合的工作
1、合理安排饮食,注意补充营养; 2、提醒孩子认真参加体育锻炼; 3、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交通安全、 运动安全、饮食安全等); 4、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物 质、文化、精神环境)。
考试之后我们做的
• 1.落实学生的成绩情况之后,寻找 该生的薄弱科目,确定培优补差学 生名单。 • 2.通过班主任与各科任老师的联系, 对补差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并通 过学生补差记录单,时时跟踪,使 学生在薄弱科上有所进步。
考试之后我们做的
3、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自信 心和成才欲望,充分利用课堂及班会时间 给同学们加油鼓劲。 4、增强时间观念。
成绩背后的问题:
• 1.个别同学上课自以为是,不够专心, 甚至出现开小差、想心思,自己做自己 的事情,完全不顾老师所讲的内容。 • 2. 有些学生作业马虎,作业差错多,选 择题乱猜,计算题只写一个答案;老师 讲评过的练习部分学生始终没有养成及 时订正的习惯,导致已做过的练习屡做 屡错。
成绩背后的问题:
真诚期待与您的合作
别忘了
常过来看看!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 创孩子的美好明天
感谢光临
有潜力但有待挖掘的同学
• XXX •…
退步明显波动大的同学
XXX
希望你 们能在 12月份 月考中 迎头赶 上
考试后显露出的问题:
• 1.在这次考试后,我们发现很多同学的总分 高不了,究其原因,偏科太厉害!要引起重视的 是英语、数学,尤其是数学这科拉的分数最多. 但 也不能忽视语文. 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很多同 学都在这些科目中出现“瘸腿”现象。 • 2.试卷答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不规范性。 • 3.基础掌握不扎实。基础题失分太多或答不 完全,不审题,做题马虎导致失分过多. • 4.老师反复强调的知识点没落实到位.
我们的努力+您的关爱=孩子的成功
学期工作重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性的竞争意识
班级教学理念
•关注每一个学生 •不仅追求好,更追求进 步 •不看中一时成绩 •希望每个人都有进步


班 委
班 长:宗莹 学习委员:李文龙 纪律委员:徐雯雯 生活委员:冯小娇 卫生委员:卢璐 体育委员:丁琳
• 数学:谷正华 • 语文:崔志强 • 英语:丁琳 • 政治:王鹏 • 地理:谭文菁 • 历史:徐雯雯 • 生物:武润涛、冯小娇 • 美术:于萍萍 • 音乐:徐宁宁
• 3. 竞争意识不强,时间观念较差,迟 到现象严重。尤其是中层的学生自我满 足,部分学生成绩波动较大,偏科现象 较突出。 • 4.晚自习学习的效率不高,无法迅速 进入学习的状态。放松学习,临考试才 匆忙复习, 行为懒散。 • 5. 考试心理状态调整不好。 • 6.学习不扎实,不能落实到实处.
成绩背后的问题:
需要注意十问 :
• 7、超出友谊。 • 8、成绩突然下降。 • 9、穿奇装异服,爱好打扮,沉 默 • 10、老是玩电脑,手机,看闲 书
结 束 语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民族都会
自觉地重视教育。犹太民族在他们的 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 犹太教义中指出:“宁可变卖所有的 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假如 东西,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犹太 我们能与他们做朋友,多一点 人还说:“假如父母和教师两人同时 坐牢而又只能保释一个人出来的话, 沟通交流,少一点打骂,多一 做孩子的应该应先保释教师。”正因 点信任理解,少一点猜疑,那 为有对教育如此重视的观念,才造就 么我们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栋 了犹太人的聪明和富有,从而获得了 世界上第一富有民族的声誉。 梁之材。
• 8、不以成绩论英雄,您的子女学习成绩好,并不 意味着思想好、能力高,您的子女学习成绩落后, 并不意味着思想差、能力低。现在的社会需要各种 各样的人才。只要有能力,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在社 会上立足,并且成就一番事业。 9、科学的分析子女的成绩档案。不与其他同学作比 较,而是着眼于自身的比较。比较前后几次考试, 看是否退步,原因是什么。比较各科之间的成绩, 看哪科是弱项,多花些时间补上。
孩子变坏前的10项征兆
6.作息:早出晚归,常无端数日不归,晚上外出去 向不交代清楚。 7.物品:有不良刊物、药物、香烟酒类,甚 至不明巨款或当票。 8.课业:成绩一落千丈,经常迟到早退、逃 学、读书时间骤减。 9.交友:有社会人士的朋友,电话、有朋友 也不敢介绍给家人。
孩子变坏前的10项征兆
10.习惯:有吸烟喝酒习惯,用钱需求量突增。
尊敬的各位家长: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 加家长会,关心、帮助、督促贵子 女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使您的孩子 得到全面发展、提高是我们共同的 目标!
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
• 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 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相互交 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 老师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家 长能够更好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人与成 材。
课代表名单
期中考试成绩情况
表彰
期中考试前十名:
1 XXX
3 XXX 5 XXX
2 XXX
4 XXX 6 XXX
7 XXX
9 XXX
8 XXX
10 XXX

1 XXX


2 XXX
进入全年级前50名的同学
3 XXX
5 XXX
4 XXX
6 XXX
语文:XXX 单 数学: XXX 科 奖 英语:XXX 地理:XXX 历史:XXX 政治:XXX 生物:XXX
4、工作再忙也要抽点时间来多了解孩 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情况。因为孩 子只有一个,我们的一切工作就是为了 孩子将来的美好前途。
几点建议:
5、家长最好能经常与学校、老师取得 联系, 及时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学生 在校的各方面表现,积极配合学校做好 工作。 6、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处事能力,要让孩 子自己管理自己。 7、要学会欣赏孩子,要善于发现他们的 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 心。
• • • • • 7.个别同学有抄作业现象. 8.不能合理安排时间. 9.个别同学没有明确的目标. 10.基础太差. 11.学生自觉性差,老师在与不在不一样,有 些同学会违反纪律。 • 12.有个别同学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晚上 睡得晚导致上课打瞌睡,影响课堂效果;有的 同学想提高成绩,但方法不对又不积极主动问 老师和同学,时间一长就有放弃的心理。
5、向偏科现象较严重的同学介绍好的学习经验
考试之后我们做的
• 6.通过谈话帮助学生分析成绩,找 出原因. • 7.帮助学生确定目标. • 8.加强自习课余时间的整体辅导 和个别辅导. • 9.加大奖励力度,完善奖励机制,激 发学生的上进心,增强竞争意识. • 10.加强跟踪力度.
考试之后我们做的
如果所列举的特征与孩子 的行为相似愈多,父母就应 该愈加注意,愈早防范。
几点建议:
1、要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关心孩子的思想 动态使孩子有正确的思想导向、明确的奋斗 目标。
2、良好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包括学习 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 卫生习惯等,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几点建议:
3、要尽量控制孩子的零用钱和上学、 回家的时间,教育孩子少与社会上的或 其他学校的人搭朋友。
10.抓好子女在家的行为习惯。如良好的休息、科 学的安排学习、适量的家务劳动(劳动是教育人的较 好方式,只有劳动,他才懂得来之不易,懂得珍惜) 等。
11、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身教重于言传。
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发现家长 在教育中有以下几个误区:
1、过分保护,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影响学生们的 正常学习。 2、过分干涉,许多家长认为学生到了初中,什 么都不能干,只有学习,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 3、期望值过高,超过了孩子实际水平,这样容易挫 伤孩子的自信心。 4、对孩子的身体倍加呵护,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 健康。 5、不注重言传身教,不要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却 做了。
数学成绩前六名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语文成绩前六名
• XXX • XXX • XXX • XXX • XXX • XXX
英语成绩前6名
• XXX • XXX • XXX • XXX • XXX • XXX
稳中上升的同学 X)
• XXX • XXX • XXX • XXX
希望家长配合的工作
• 5、对子女的期望水平适中, 不能一 味追求高目标。 • 6、控制零花钱,引导孩子合理消费。 • 7、注意观察学生变化(交友、着装、 学习态度),碰到孩子的新问题, 辩 证思考再处理,切莫鲁莽行事。 • 8、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老师的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