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收益分析
是一种量入为出的经济性理念它要求对未来行动有预期目标并对预期目标的几率有所把握。
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一个普遍的方法。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前提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
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出发总要力图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在经济活动中人们之所以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就是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成本收益分析的特征是自利性、经济性、计算性。
成本收益分析的特征
自利性
这种方法的内在精神是追求益但这种对效益的追求带有强烈的自利性。
成本收益分析的出发点和目的是追求行为者自身的利益它只不过是行为者获得自身利益的一种计算工具。
成本收益分析追求的效用是行为者自己的效用不是他人的效用这是其指向性即自利性。
经济性由于行为者具有自利的动机总是试图在经济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使经济活动经济、高效。
成本收益分析的前提效用最大化就蕴含着经济、高效的要求。
计算性
行为者要使自己的经济活动达到自利的目的达到经济、高效必须对自己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计算因此成本收益分析蕴含着一种量入为出的计算理性没有这种精打细算的计算经济活动要想获得好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因此成本收益的计算特性是达到经济性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证行为者行为自利目的的基本工具。
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及步骤
成本收益分析的三种主要方法
1、净现值法(NPV)
2、现值指数法
3、内含报酬率法
这三种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具有不同的适用性。
一般而言如果投资项目是不可分割的则应采用净现值法如果投资项目是可分割的则应采用现值指数法优先采用现值指数高的项目如果投资项目的收益可以用于再投资时则可采用内含报酬率法。
成本收益分析程序步骤
成本收益分析程序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首先澄清有关的成本和收益
2、然后计算这些成本和收益
3、继而比较项目寿命期间出现的成本和收益
4、最后选择项目。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从社会的角度而非中央联邦政府的角度来界定和估计预期成本和收益。
(2)在成本收益的计算中要以机会成本界定成本要使用增量成本和收益而不能使用沉没成本。
(3)在净收益的计算中只计算实际经济价值不包括转移支付只是在讨论分配问题时才考虑转移支付。
(4)在计算成本和收益时必须使用消费者剩余概念而且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估计支付意愿。
(5)市场价格为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提供了一个“无可估量的起始点”但在存在着市场失灵和价格扭曲的情况下不得不利用影子价格。
(6)一项公共工程是否可以接受这种决策依据净现值标准决定其中要计算出内部收益率。
(7)在使用净现值标准时不仅要利用实际贴现率而且还要分析对其他各种贴现率的灵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