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成本-效益与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与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固定成本
1、定义:在卫生服务中有些成本的总额,在 一定时期和一定服务量范围内,不受服务量增 减变化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 2、虽然固定成本总额不变,但是单位服务量 的固定成本随服务量的多少而呈反比例变化, 服务次数越多,每次服务的固定成本就越低。
变动成本
1、定义:在卫生服务中有些成本的总额随服 务量的多少呈正比例变化,服务量增加/减 少,成本总额随之按比例增加/减少。
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教用房的成本与效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投资(万元) 每次增加健教人数
A
50
100
B
50
150
(二)成本相同比较效果大小
即方案效果相同,比较其成本
如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有两种治疗方法, 即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各60例病人均治愈, 见表。
两种不同治疗阑尾炎方案的成本与效果
治疗方案
例数
治愈
成本(元)
A(手术)
60
60
7320
B(药物)
60
60
3090
(三)比较增量成本和增量效果比率
当卫生计划方案的投资不受预算约束的情 况下,成本可多可少,效果也随之变化,这 时对卫生计划方案的评价可采用增量成本与 增量效果的比率指标。
案例
某县为了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癌,有3个 方案可供选择,根据其经济效果可以采用其 中的一个方案,也可以一个都不用,且决策 者认为查出1例病人的价值为1500元,试评 价分析3个方案的经济效果,以供选择,见表。
成本-效用分析
1、效用:在医疗卫生服务中,效用是指人们 对自己健康状况或生命质量的评价和满意程 度。
2、常用的指标有质量调整生命年和失能调整 生命年。是当前国内外用的比较多的一种表 示人的生命质量的效果指标。又称成本-效用 分析(CUA)。
效用的相关指标
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由于实 施某项卫生规划挽救了人的生命,不同程 度的延长了人的寿命。但不同的人其延长 的生命质量不同,将不同生活质量的生存 年数换算成相当于完全健康人的生存年数。
三、边际成本
1、定义:在原卫生服务量的基础上再增加一 个单位的服务量所支付的追加成本。
2、当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时,这时所能获 得的经济效益最大,而每单位服务量的平均 成本最低。
四、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根据与卫生服务的关系划分 1、直接成本:在卫生服务中治疗和预防所花 的代价或资源的消耗。 2、间接成本:由于伤病或死亡所造成的损失, 包括休学、休工、过早死亡所造成的工资损 失。
2、公式:
NPV n Bt Ct 0
t0 (1 i)t
IRR i1 (i2 i1) (NPV1 NPV) NPV1 NPV 2
五、增量的效益成本比率
第四节 成本-效果分析
定义
是评价卫生计划方案经济效果的一种方法, 原理与成本-效益相似,区别是成本-效果分 析方法不仅使用货币值作为效果指标,而且 使用能够反映人民健康状况变化的指标。
综合效果评价方案分析步骤
1. 选择评价的效果指标; 2. 确定指标的权重; 3. 确定指标的评分标准; 4. 评分; 5. 计算综合评价; 6. 评价。
五、决策树分析方法的应用(熟悉)
成本-效用分析
在卫生计划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中,由于 效果指标内部构成或质量的不同,不同方案同 类效果指标之间的比较就不一定合理,如能采 取适当的方式对效果指标进行一定的调整,可 以使评价和决策更为确切合理。
效用的相关指标
1、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s):是非致死性健 康结果与早逝的复合健康评价指标,用来衡量人 们健康的改善和疾病的经济负担。 2、失能权重的确定和选择是失能调整生命年指 标计算和评价工作的基础。 3、在复合健康指标中,使用0~1之间的权重, 在完全健康与完全死亡之间确定6个失能等级。
失能权重的定义
第三节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
1、定义:通过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全部预期 效益和全部预期成本的现值来评价这些备选 方案,作为决策者进行选择和决策时的参数 和依据的一种方法。
2、内容:研究任一方案的效益是否超过它的 资源消耗的机会成本,只有效益不低于机会 成本的方案才可行。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
举例
1、假设你现在21岁,每年收益率10%,要想在 65岁时成为百万富翁,今天你要一次性拿出 多少钱来投资?
C=1000000÷(1+10%)44=15091
忽略了税负和其他因素,现需筹集15091元。
2、20年后收益为100万元的现值是多少?
如果利率是5%?
376,889元
如果利率是10% ? 148,644元
2、变动成本总额随卫生服务量的多少呈正比 例变化,但就每单位服务量的变化成本来说, 却是相对等量、不变的。要降低变动成本总 额,就是要降低每次服务的变动成本。
混合成本
1、定义:卫生服务中有些成本属于部分固定 部分变动的成本。
2、混合成本的总额随服务量的变化而变化, 但与服务量的增减变化不成比例。
3、根据混合成本兼有固定和变动两种特性, 又可分为: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 期变动成本。
1、明确目的与价值观; 2、确定各种备选计划或方案; 3、确定成本和效益; 4、用货币表示成本和效益; 5、贴现; 6、指标的计算和评价; 7、灵敏度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
一、净现值法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计划期内
方案各年效益的现值总和与成本的现值总和之差。
净现值法是消除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对计划 方案的总效益现值与总成本现值进行比较,并根 据其差值即净现值对方案作出评价和决策的方法。
1、直接效益:实行某项卫生计划之后所节省的卫生 资源。如发病率的降低。 2、间接效益:实行某项卫生计划方案后所减少的其 他方面的经济损失。 3、无形效益:实行某项卫生计划方案后减轻或避免 了病人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以及康复后带来的舒适 和愉快等。难以用货币来表示。
八、贴现率
1、指把将来的钱换算到现在的价值,其换算 的比率称为贴现率。 2、把将来值换算成现值的过程叫做贴现,贴 现时所打的“折扣”或所用的利率叫做贴现率。 3、一般人们常用银行的利息率或物价指数的 变化率作为贴现率。常用d或i表示。
2、如果考虑原有一个Ⅰ方案的前提下,转而 实施Ⅱ方案或Ⅲ方案时,情况就不同。
案例评析
3、Ⅱ方案比Ⅰ方案多查出100例病人,多花 13000,平均多发现1例病人成本为1300元; 4、Ⅲ方案比Ⅱ方案多查出50例病人,多花 95000,平均多发现1例病人成本为1900元;
通过比较增量成本和增量效果的比率,对3 个方案的正确选择见表。
效益现值
净现 值
年当量 净效 益
A 10
5
6
28 12 3.1656
B 12
10
5.5
34 16.5 2.6854
已知基准贴现率为10%,试作评价. A:年当量净效益=12(A/P,0.1,5)=12×0.26380=3.166(万元) B:年当量净效益=16.5(A/P,0.1,10)=16.5×0.16275=2.6854 (万元) 两个方案的年当量净效益均为正值,且A方案的年当量净效益大 于B方案,故选用A方案为优。
七、效益
1、是有用效果的货币表现,即用货币表示卫生服务 的有用效果。 2、当不能合理的用货币来表示效益时,可用卫生服 务的结果指标,即各种效果指标为妥。 3、经济效益:指卫生服务使社会获得的使用价值与 卫生服务在创造这些价值时所消耗的劳动的比较关系。 即用同样多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
效益的分类
举例:化验员、救护车、人员工资等。
延期变动成本
一般情况下,支付的卫生或医务人员的工资 是固定成本,当工作量超过预定服务量时,则 需对卫生或医务人员支付加班费、津贴等,这 种成本就称为延期变动成本。
二、机会成本
1、定义:被放弃的方案中最好的一个方案的 净效益就是所选择方案的机会成本。 2、机会成本可以看做是作出一种选择而放弃 另一选择的代价。 3、成本-效益分析的思路就是只有所选择的 方案的效益不低于其机会成本的方案才是可 取的方案。
效果指标的选择要求
指标的有效性;指标的数量化; 指标的客观性;指标的灵敏性 指标的有效性。
成本-效果分析中的效果指的是卫生计划方 案实施的各种结果,不排除用货币表示的直 接结果。
(一)成本相同比较效果大小
即方案成本总额相同,比较效果。
如为解决健康教育场地和设备条件,某区 卫生部门准备投资50万元,扩建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用房,有两个社区可以考虑,但其增 加的健康教育人数不同,见表。
分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描述
失能
在下列领域内至少有一项活动受限:娱乐、教育、 0.096 生育、就业
二、年当量净现值法
1、年当量净现值:就是将方案各年实际发生 的净效益折算为每年平均净效益值,是净现 值考虑贴现率时的年平均值。 2、年当量净现值法:应用年当量净效益指标 对方案进行评价和决策。
A=CR×NPV
A:年当量净效益;NPV:各年净现值之和;CP:资金回收系数
举例
方案 投资
计划期 成本现 (年) 值
三、效益成本比率法
1、定义:就是卫生计划方案的效益现值 方案总额与成本现值总额之比。
2、公式:
n
Bt
B
C
t 0 (1i)t
n
Ct
t 0 (1 i)t
四、内部收益率法
1、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使一个方 案的成本现值总额等于效益现值总额,即使净现 值等于零的那个贴现率。
某县妇女宫颈癌普查的结果
方案
Ⅰ Ⅱ Ⅲ
普查总成本 查出病人数 每查出一例